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万亩青贮玉米亩产超万斤技术
摘要:海林农场在垦区是小场,现有耕地面积13.4万亩,是人口多,资源少的农场,从1988年起农场确定了大力 发展 奶牛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如何大力发展奶牛业,不断提高奶牛单产及鲜奶质量,降低养奶牛生产成本,提高养牛业 经济 效益,针对我场草原面积比较少,而且退化严重,严重制约奶牛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使奶牛畜牧业快速发展,必须走舍饲之路,扩大 科学 饲养规模,因此,推广青贮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青贮 
        我场从1990年开始种植青贮,到1995年以前青贮单产一直在3吨左右徘徊,1996年以后,在不断 总结 前几年青贮栽培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生产实践,我场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青贮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措施,产量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四年,产量提高很快,2006年种植青贮5000亩,亩产4.4吨;2007年4950亩,亩产4.97吨;2008年种植青贮5010亩,亩产5.28吨;2009年种植青贮10186亩,亩产5.013吨,实现了万亩青贮玉米亩产超万斤。2009年8月28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家对我场青贮玉米地块进行了现场随机抽样,产量实测,共抽取2个生产队2地号9个点次,其测产结果平均亩产6.375吨。
        分析我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有不少与各农场相同,但也有其独到之处。wWw.11665.coM现将我场青贮玉米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 合理轮作,建立适合青贮玉米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为了防止病虫等感染危害和土壤肥力偏耗而影响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多年来,农场建立了麦--玉米(青贮玉米)--豆近三区轮作体系,在安排青贮玉米茬口上做到不重不迎,并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麦茬或豆茬种植,为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 耕作是基础,整地质量是保证
        根据我场阶段性旱情频繁发生,尤其是春旱频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多年来,在旱作农业上我们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旱地保水耕作法”,即合理轮作、科学耕作储水,适时作业保水等有效措施,以保墒为突破口,向耕作要水。几年来,我场麦茬地种青玉米做到了伏翻、伏耙,达播态后100%秋起垅夹肥;大豆茬种青贮玉米做到优先秋翻、秋耙(或原垅卡),达播态后100%秋起垅夹肥,做到翻地与耙地、重耙与轻耙相结合,耢地与平地连续作业,耕地与整地紧密相连,既做到耕作合理,又达到整地标准要求,做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为一次播种保“四苗”奠定了基础。
        3 选择高产优质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为保证种植玉米高产高效,选择品种是关键。品种是增产的内因,没有高产的品种,就不可能发挥青贮玉米最大的增产潜力。根据我场地理及气候状况,在品种选择上,几年来我们引进推广了适合海林农场种植的高产、活杆成熟、抗逆性强、具有亩产万斤以上潜力的龙单13为主栽品种,试验种植中原单32等高产优质品种,并将两品种或三品种搭配混播,两品种混播其比例是龙单13占三分之二,中原单32占三分之一,既保证了青贮的产量,又增加了青贮饲料中籽实的比例,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质量,经2008年对二区、三区混播与单播试验的籽粒与秸秆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混播比单播中原单32亩增产34.7-36.4%,比单播龙单13青贮饲料中籽粒增加0.2-2.2个百分点。
        为确保青贮玉米高产,种子由场种子公司统一购进,统一精选,统一拌药包衣,定量灌袋后下发给各生产队,既保证了种子质量,又提高了防病防虫效果,为青贮玉米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4 科学施肥,合理调整氮、磷、钾比例,生育期科学追肥
        青贮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尤其是氮肥需量较大,如何科学施肥,保证青贮玉米生育期不脱肥,根据我场耕地多属岗地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我们从科学增施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着手,青贮产量逐年提高,一是增施化肥。1990-1995年,青贮平均亩施化肥22公斤(商品量,以下同),青贮平均亩产2.8-3.5吨;1996-1998年青贮平均亩施化肥26公斤,青贮平均亩产3.2-4.2吨;1999年以后至今,根据青贮玉米亩产万斤以上产量指标和我场土壤肥力状况,青贮玉米亩施肥量增加到31公斤,青贮平均亩产4.0-5.28吨。随着化肥投入量的增加,青贮玉米单产不断提高。二是施肥方法由全部一次性分层深施不追肥,改为总施肥量中亩留10公斤尿素生育期追肥,其余三分之二秋起垅夹肥,三分之一做种肥施入。经调查,在同样亩施肥31公斤的情况下,追肥比不追肥青贮玉米亩增产1.025吨,增产24.8%,科学的施肥方法既保证了青贮玉米的需肥量,又提高了产量。三是合理调整氮、磷、钾比例,全面施用钾肥。我场青贮玉米氮、磷、钾比是1:0.4:0.2,并由1999年以前不施钾肥,改为亩施钾肥3公斤。

        5 合理密植,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
        为充分发挥玉米群体和个体的均衡增产潜力,合理密植是青贮玉米高产稳产的保证,1995年前,我场青贮玉米每亩收获株数4000-4300株,单产只有2.8-3.5吨,1996年以后,我们逐步增加了青贮玉米的保苗密度,经1997年在我场二区田间调查,亩收获株数4333株,亩产3.113吨;亩收获株数4667株,亩产3.586吨;亩收获株数5333株,亩产4.015吨;亩收获株数6000株,亩产4.318吨;亩收获株数6667株,亩产4.762吨;亩收获株数7333株,亩产5.568吨;亩收获株数8000株,亩产4.212吨。经2006-2009年的生产实践,我场青贮玉米亩收获株数确定以7000-7300株为宜,过稀、过密都将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
        6 争取有效积温,适时早播,确保青贮优质高产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霜前能否成熟对产量高低及品质有很大影响,为提高青贮玉米抗灾能力,使青贮玉米正常成熟,提高干物质积累,合理利用早春有效积温和充分利用五月积温,适时早播是高产的关键。1996年以前,青贮玉米播种一般在玉米、大豆播种结束后开始,播期在5月10-15日,严重影响了青贮玉米产量,从1997年以后,根据我场气候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5月1日开始播种,5月5日前完成播种任务,播期提前了10-15天。据调查,青贮玉米5月1日播种比5月10日播种亩产提高1.17-1.56吨,提高27-36%。既保证了高产,又提高了品质。
        青贮玉米播种质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保证青贮玉米播种质量,在100%秋起垅夹肥的基础上,采用精播机进行垅上精量点播,播深严格控制在4厘米,误差不超过 ±0.5厘米,确保了种子分布均匀,播深一致。
        7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消灭草荒
        7.1 为防止青贮玉米草荒,进一步搞好化学灭草,提高综合灭草效果。在播后及时采取土壤处理灭草,其配方是每亩88%乙草胺0.13公斤加70%赛克津0.033公斤。后期人工拿大草一遍,彻底消灭草荒。
        7.2 为了促进青贮玉米生育期的正常发育,加强田间管理,从提高地温、抗旱保墒入手,适时早深松,放寒增温,促苗早发,提高青贮玉米的综合抗灾能力。在青贮玉米播种后及时深松,6月5日前深松二遍,深度28-30厘米,7月10日前完成最后一遍中耕培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追肥,每亩追尿素10公斤,确保玉米生育后期不脱肥。
        7.3 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采取措施,在短时间内完成防病灭虫工作,为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创造条件。
        8 适时收获,及时制贮,确保青贮质量 
        腊熟初期开始机械收获,到腊熟中期结束。经2008--2009年两年在我场二区、三区调查,腊熟初期至中期收获的青贮,亩产5.340-5.576吨,其中籽粒亩产733.7-833.8斤,占青贮的6.9-15.0%;而乳熟末期收获的青贮,亩产5.325-5.561吨,其中籽粒亩产306.5-410斤,占青贮的2.88-3.69%。可见,适时收获既保证了青贮产量,又提高青贮的质量。青贮收获割茬高度5--10厘米,茎杆切碎长度控制在2--3厘米。收获后,应用永久性窖贮,压实排净空气,每立方米贮700公斤,最上层覆盖聚乙烯薄膜,并覆土压实。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郭子江 于万民 [标签: 万亩 青贮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万亩玉米制种单产700千克关键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饲草肥育肉牛增重效果试验研究
    试论龙山县粮油万亩高产创建活动
    试论邵武市拿口镇万亩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项…
    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锦玉青贮28玉米杂交高产制种技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