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西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七情致病病因分析及心理学机制探讨

                  作者:何宗池,赖雪花,梁光霞

【关键词】  七情病因;发病机制;医学心理学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致病是从表入里,都从外感,故有“外感六淫”之称。而情志致病,病从内发,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称“七情内伤”。其致病特点:一是直接伤及内脏,病由内生,故又称“内伤七情”;二是主要影响气机,使脏腑气血失调;三是情志波动,导致病情加剧和恶化。笔者尝试对七情致病心理学机制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1  七情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所反映的是客观现实,而客观现实是产生人的心理现象的源泉。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反应的情感体验,即对外界客事物反映的态度体现和个体感知外界信息、事物、事件与机体内环境(心理、生理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情绪情感反应,属正常的心理活动范围。它是通过人体对内外环境中信息的摄取、分析、加工、整合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客观事物好恶的不同态度。wWw.11665.cOM“好”、“欲”可产生喜乐的积极的情绪反应,“恶”可产生悲、怒、恐等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情感体验或自我感受于内,或通过五官肢体活动表达于外。七情也即心理现象的内涵,属认知活动范畴[1]。情志活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情志的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会形成病态的基本心理条件,而成为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

  中医以五脏为中心概括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与变化,将人体情志变化分属五脏。从中医学的历史沿革来看,历代医家临证诊治均十分重视患者病变的心理作用,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其中忧附于肺,惊附于肾,说明对外界环境的所致七情变化,是五脏的生理活动所产生,如喜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为肺之志、恐为肾之志等。又如《内经》较详细论述:“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又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强调心是产生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主宰。说明心理接受外界刺激,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又有“心主神明”之说,包括情绪情感反应。其实,情志活动作为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均为脑的机能[2]。

  上述所论虽没有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完备形态,却充分肯定了人的情志活动是心理现象的具体反映,阐明了人的心理因素与病理变化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作为认知,情绪情感反应的七情及其太过或不及而致病的七情病因,虽只列出7种,但应将其理解为对人体情绪情感体验的概括。现代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情绪变化是复杂的,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4种基本情绪及在此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复杂情绪,但总体上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情感反应,前者如喜、乐、愉快、恬静、满足感等,后者如怒、悲、恐、焦、烦、痛苦、内疚、厌恶、敌对、挫折感等。这些因素过极尤其是负性情绪太过,即可单独或杂合致病。

  2  七情致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2.1  相关机理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认为,人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过激、过量、过大超出了脏腑调节负荷的承受力时,即可成为致病因素,使心理活动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作用过久,即可致自主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使机体某些器官出现器质性损害。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应激持续状态,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加压”素分泌增多,这些物质长时间作用心血管系统,容易导致心脏过重负荷,造成心脏器质性损害,损伤脏腑,扰乱气机或耗损正气,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而引发各种心理或心身疾病,并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症状。中医认为,五脏与七情相关,不同脏腑对七情致病有一定的易感性,如喜则气缓,喜伤心;怒则气上,怒伤肝;思则气结,思伤脾;悲则气消,悲伤肺;恐则气下,恐伤肾等。由此可见,对于七情是否致病及其所致疾病、转归、预后等,均与个体心理、个性性格特征、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系统(中介系统)水平高低及调节系统的功能、个体对事件的承受能力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产生(包括情志活动)是由客观的事物刺激作用引起的。中医理论大多把脑髓功能归属于脏腑学说,认为“心主神明”、“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无节藏象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强调心是产生心理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主宰。研究七情致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五脏与情志各有相应的内在联系,不同的情志活动可通过不同的脏器体现出来,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等,对五脏六腑之间又与情志有着统一的内在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五脏六腑,心为之主”。中医认为,七情致病的因素与各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如情志所伤往往首先伤肝,致肝气郁结,失其疏泄;继则横犯于脾,胃气失和,故出现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肋胀满、胃脘不适、食少纳呆;若气郁化火,火扰心神,则出现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心理生理病理变化和症状;久则耗气伤阴,阴精亏虚,累及于肾,致肾虚不足诸证;若肾失滋润而动,肺失清肃而气逆,致肺肾阴虚证象,故临床上常可见肝脾不和、肝火犯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肺肾阴虚等兼证。可见,七情致病任何一脏都可累及他脏,它们之间的生理病理机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2.2  社会环境因素

  人脑是产生心理情志活动的器官,但心理情志不是人脑生来就固有的,而是人脑对外部的客观事物的反应。只有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形成心理情志正常或异常主观反映。

  中医对生活事件引起情志致病很早就有系统的论述。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当今之世,忧患于内,苦行于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也。”《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说明了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致病的作用。外部刺激事件作用于个体时,由于个体对应激事件评价系统(中介系统)的差异,其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同一事件对不同人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也不同。

  外因导致七情变化多是由社会生活环境,条件作用于个体而诱发的。从性质上讲,七情致病可大致分类两类,即积极性质的生活事件(也称“正性事件”)刺激多引起正性情绪情感和消极性质的生活事件或负性事件刺激多引起负性情绪情感。后者太过对心身健康危害较大,前者太过对心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临床所见七情致病除对五脏系统有特殊的易感性和亲和性外,也可见七情的两种以上情志杂合致病。如《内经》中常将“悲哀愁忧”、“怵惕思虑”并称,而致一个脏腑受病或多个脏腑同病,如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肝脾气血郁结的肿瘤等。又如,《景岳全书》就曾论述:“阴寒直中之证……惟流离穷困之世多有之。若时当治平,民安饱暖,则直中之病少见。”若遇剧烈境变、意外刺激、所求未遂、事有疑虑、过度操劳等亦可引起情志变异,造成内伤疾病,如心“在志为喜”,喜于欲遂,一旦获得久欲求之而突如其来的喜讯,常可使人大喜若狂,或惊喜如呆。再如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因事怒甚悖愿而爆发,以致伤肝染成重病或由此而暴卒者屡见不鲜。

  2.3  心理因素

  七情致病的心理因素在于不同人格特征类型产生的不同结果。同样的生活事件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个体,有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或相反的情志反应。这就是七情引发的不同心理因素作用结果。《素问·评热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观,对于七情致病的内因,即人格特征及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在心身疾病中的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太阳之人(火形人)为阳气之极者,具有心静开朗明快、喜悦乐观的性格特点,但情绪波动较大,阳气有余,易于极乐生悲,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故对因“怒”致病是有明显的易患性。少阴之人(木形人)属于阴形人、阴气偏重,其性格多深沉、悲观、多忧多虑易生思虑之情而发肝郁之证等。

  在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某种人格特征易发展成为某特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而这些因素又易促进某类疾病的发生。如胆汁质型者的特点性情急躁、易怒、易患高血压病;性格内向忧郁、多愁善感之人易生思虑忧伤易患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和神经症。

  总之,心理社会因素是导致七情太过而引发多种心身疾病的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就要求心理和医护工作者临证仔细深入地了解分析生活事件以及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认知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才能把握主动,这对于心身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3  七情致病的心理学机制分析

  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七情致病的机制与生物、理化因素致病的发病机理一样,只不过病因是心理、社会因素,病理生理过程与生物医学相同。七情致病的发病机理在于个体接触内外致病因素刺激后,由于个体中介机制的差异,对于刺激导致的情志太过产生心理应激,应激反应持续存在引发机体器质性损害并伴有临床症状[3]。应激过程是否进而使某些器官器质性损害,与个体对该刺激的承受力、抵抗力和耐受力有关。就象病源生物因素作用个体时是否能引发疾病与个体免疫力有关一样,个体免疫机制完善,机体免疫力强,就不会引发疾病和出现临床症状,反之就有可能致病。正象《素问·评热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观。如七情致病的内因,与人格特征等不同的心理水平和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模式不同,其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该发病机制过程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

  [2] 邢玉瑞.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 9(9):6-7.

  [3] 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何宗池,赖雪花,梁光霞【关键词】 [标签: 致病 心理学 机制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略论毒邪致病及毒药治病
    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常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奥沙利铂化疗致病人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陈礼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致病原因的讨论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致病因素及自然疗法的运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