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西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痹证经验总结

【关键词】  名医经验;魏品康;对药;痹证

魏品康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造诣精深,对痹证诊治颇有心得,善于使用对药,强调标本兼治、病症结合,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忝入门墙,感受颇深,兹采撷其治疗痹证经验之一二,以飨读者。

  1  病因病机

  华佗《中藏经》云:“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可见,痹有闭塞、闭阻、不通畅的意思。《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故痹证是以经脉、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人体营、血、卫、气失调,或气血亏损,腠理疏松,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壅塞经络,深入骨骼,日久而成。

  痹证从病因学可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关节病和部分结缔组织病,其中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肩周炎、骨质增生均属此列。

  2  常用对药

  2.1  续断-桑寄生

  续断味苦、辛、甘,性微温,可补肝肾、强腰膝、安胎、疗伤续折,为“疏利气血筋骨第一药”,“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桑寄生味苦、甘,性微温、气平和,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可祛风湿、调血脉,《日华子本草》谓其“助筋骨,益血脉”。WWw.11665.CoM

  痹证为风、寒、湿三邪杂至而成,疾病早期,外邪多致营卫不和,筋脉拘急或经气不利,治以祛风、散寒、化湿等祛邪为主,此为治标。但患者前来就诊时,多为病情迁延难愈或久病失治,加之“久痹入络”,此类患者多夹虚夹瘀,病位较深,其内在病因以肝、脾、肾三脏之虚为多。因肝藏血主筋,为疲极之本,肝虚则筋爪不荣;肾藏精生髓主骨,肾虚则骨弱、骨髓生化无源,故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为法,此为治本。魏师治痹证强调标本兼治,常将两药相须为用,使补肾壮腰、强筋健骨之力大增,兼可祛邪通脉,无论病之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可使用,亦可配伍杜仲、黄精等,尤其对腰背部、髋、膝等大关节病较为适用。

  2.2  鹿含草-淫羊藿

  鹿含草,又名鹿衔草,味苦、微甘,性温,入肝、肾二经,功能祛风除湿、强壮筋骨、补虚益肾、调经活血,《滇南本草》言其能“添精补髓,延年益寿。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日华子本草》载其“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肾,强心力……筋骨挛急,四肢不任”。

  魏师认为,风、寒、湿邪之所以能侵入人体,肝肾亏虚以致卫外不足为内因。叶天士尝曰:“有卫阳疏,风邪入络而成痹者。”可见,阳气亏虚,利害甚大,临床所见畏寒怕冷、腰酸膝冷、遇寒加剧等症状亦为痹证患者常见,故于通痹时常以温阳之鹿含草,伍用淫羊藿以助阳填精,取“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意,二药共奏温肾助阳、散寒宣痹之功效,实得治痹之妙,应用时常联用仙茅、骨碎补、补骨脂等以增强温阳、坚肾、壮骨之疗效。

  2.3  羌活-独活

    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经,功能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入肾、膀胱经,功能袪风湿、止痹痛、解表,善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两者伍用出自《外台秘要》,其中羌活行上焦而理上,长于祛风寒,能直上颠顶,横行肢臂,治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等症;独活行下焦而理下,长于祛风湿,能通行气血,疏导腰膝下行腿足,治伏风头痛、腰腿膝足湿痹等症。二药伍用,羌活走上,独活走下,直通上下,横行肢臂、腰膝,宣通络脉,治各类风寒湿痹皆可。

  2.4  海风藤-络石藤

  海风藤味辛、苦,性温,入肝经,功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疼痛。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又能凉血消肿,用于喉痹、痈疡。《要药别剂》曰:“络石之功,专于疏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两者皆为藤类药物,且以茎枝入药,《本草便读》云:“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因其多能通经络达四肢,对肢节疼痛有较好疗效,故魏师常将二者联用以舒筋活络,治疗脉络不和、气血循行不畅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及半身不遂诸症,亦可配伍鸡血藤、钩藤等以增强疗效。

  2.5  全蝎-蜈蚣

  全蝎味辛、咸,性平,有毒,入肝经,功能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功能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二者均入肝经,为熄风止痉圣品,伍用名曰“蜈蝎散”,取全蝎1个、蜈蚣2条时,用治皮肤疮疖疔痈;两者磨粉各等分时,又名“止痉散”,每次服1~1.5 g,可用于治疗四肢抽搐、痉厥,以及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

  魏师应用虫类药物,因其走窜力强,善于搜邪剔络,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使血不凝着,气可宣通,邪去而不伤正。除用于熄风止痉外,也常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对于顽痹病程较长者,全蝎、蜈蚣合用可增强止疼痛、消肿散结功效,适用于脊椎痹痛僵直、四肢肿痛麻木及关节畸形者,亦可配伍白花蛇、地龙、乌梢蛇等增强疗效。

  2.6  乌头-细辛

  乌头有川乌、草乌两种,川乌为毛莨科乌头的块根,其味辛、苦,性温或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草乌为毛莨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功用与川乌基本相同,但毒性更强,入汤剂需制用。细辛,味辛,性温,味辛而厚,气温而烈,上行入肺,以发散在表之寒邪,下走肾经,以散肾经之风寒,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乌头既可治疗痼寒在脏腑,又可治疗寒凝肌肉关节。魏师临证常将制川乌、制草乌同用,乃因二乌虽皆温散定痛之药,但川乌力缓而效持久,草乌效速而不耐久,两者并用则速效而持久。与细辛合用见于《金匮要略》赤丸,既能增强温阳散寒,又能增强化饮止痛,对于寒凝痛甚的患者功效显著,其中制川乌、草乌的用量可逐步加至10~15 g,且与甘草同用,又有解毒之功。

  2.7  泽泻-泽兰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清泄相火;泽兰味苦、辛,性温,入肝、脾经,功能活血祛瘀、辛散通经、行水消肿。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对于瘀水互结者,只有瘀水同治,才能瘀散湿除。因此,痹证若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明显,甚则关节积液久不消除者,两药为对,一以活血化瘀、通经利关节为长,一以淡渗水湿入肾为长,水血同治,相得相助;若肿胀甚者,再配合丹参、车前及防己、土茯苓等,则泄浊化瘀之力更强。

  此处也体现了魏师病证结合的用药思路,其他诸如筋脉粘连、拘急不伸、活动受限严重者,以伸筋草-木瓜为对,可舒筋通络止痛;若为“痛风”尿酸性关节炎,属代谢障碍性关节病者,以土茯苓-萆薢为对,对降低血尿酸有特效;若为上肢痛者加桑枝、桂枝;下肢痛者加牛膝;肌肉痛者加葛根;产后肢体疼痛者加鸡血藤等,皆为此列。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2006年12月10日初诊。2004年底,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关节疼痛,以髋关节、双侧膝关节为主,晨起伴髋关节僵硬,曾间断口服芬必得、外涂扶他林软膏,症状改善不明显,1个月前因气温突降,疼痛加重,前来就诊,患者平素乏力,胃纳一般,口干不苦,睡眠浅,大便正常,舌淡胖,苔薄白、根腻,脉细濡。查体:髋关节、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双膝关节肿胀,局部皮温正常,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沉60 mm/h,抗“o”712 u/ml。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寒湿型)。拟方:续断15 g,桑寄生15 g,淫羊藿30 g,鹿含草30 g,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细辛6 g,独活9 g,羌活9 g,海风藤15 g,络石藤15 g,炙甘草6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晨僵感减轻,膝关节肿胀缓解不明显,诉服药后口干、鼻腔干燥。上方去细辛,加知母15 g、黄柏15 g、泽泻15 g、泽兰15 g、天花粉15 g。继服14剂。三诊:疼痛已基本控制,口干、鼻腔干燥症状消失,膝关节肿胀减轻,仍诉晨僵。二诊方加全蝎6 g、蜈蚣3条、土茯苓30 g,继服14剂。四诊:晨僵感明显减轻,膝关节肿胀基本消失,自觉膝关节活动可,嘱患者避寒凉,守三诊方继服1个月,期间稍做调整,服药至2007年4月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武峰,李宇欣,魏品康 [标签: 痹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医药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