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穴位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与西比灵口服治疗, 治疗组采用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 )左椎动脉 (lva)、右椎动脉( rva)、基底动脉 (ba)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软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与脑血流,疗效确切。

【关键词】  颈性眩晕/中医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脊柱微调手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leasing soft tissue plus embedding catgut at acupoints and spine fine adjusting manipulation on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ty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imodipine and flunarizine tablet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releasing soft tissue plus embedding catgut at acupoints and spine fine adjusting manipulation. after treatment for two month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both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aximum flow rate in left vertebral artery (lva), right vertebral artery (rva) and basilar artery (ba) were record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 )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he results of ridit test showed tha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treatment for two months, the average blood flow rate in lva, rva and ba was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result of 6month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releasing soft tissue plus embedding catgut at acupoints and spine fine adjusting manipulation have certain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by relieving vertigo and improving cerebral blood flow.

  key words: cervical vertigo/tcm therapy;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spine fine adjusting manipulation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眩晕症。wwW.11665.cOm本课题组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颈性眩晕患者以穴位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并与西药治疗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本组160例均来源于我院骨科门诊或住院的颈性眩晕患者。

  1.1.1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①头痛、位置性眩晕,有猝然发作病史;②旋颈试验阳性;③颈部僵硬,颈部有压痛或放射痛,伴有心悸、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交感神经症状;④x线片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有钩椎关节侧后方或后关节部增生、颈椎退变、关节不稳等改变;⑤排除其他眼源性或耳源性眩晕。

  1.1.2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在20~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①内科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意外、梅尼埃病、脑部肿瘤等;②眼科方面疾病;③脊柱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全,颈椎肿瘤、结核等疾病;④不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者。

  1.2 随机对照设计预先查看随机数字表获取160个随机数字,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随机数字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确定各组相应的治疗方法,再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患者根据就诊时的顺序号对应预先获得的随机数字号确定治疗方法。

  1.3 一般资料治疗组80例,男16例,女64例;年龄26~60 岁,平均(401±9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60±192)个月。对照组80例,男14 例,女66 例;年龄23~60岁,平均(418±91)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12±199)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西比灵与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i0930003,每粒5 mg)10 mg,睡前口服;尼莫地平(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i0930003,每片20 mg)40 mg,口服,3次/d。

  1.4.2 治疗组给予穴位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1)脊柱微调手法:先通过传统手法(揉、捏、按、、弹拨等)松解软组织再进行微调:患者坐于凳上,放松颈部肌肉,医者站于其背后,一侧拇指顶住患者错位颈椎对侧后凸关节突的内下侧,另一侧手掌托住患者患侧下颌支及颜枕骨下缘,当托起患者颈部时先向上提托,再对患者头颈施加纵向拔伸力量,引导患者头颈向患侧旋转10°左右, 感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突然加大头颈旋转运动幅度3°~5°,拇指同时向上、向外推旋关节突,即颈2、3节段整复,同样对颈 3、4、5、6节段进行整复。最后通过整理手法结束。推拿治疗隔天1次,当颈椎局部无软组织紧张或硬结、无棘突偏歪时即可停止。(2)穴位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取百会、四神聪、风池、风府与夹脊穴(有软组织紧张或硬结处优先选择),每15 d埋线1次。操作:采用一次性9号注射针针头做套管,取04×500毫针针头剪平做针芯,用3~0号长约10~15 cm的羊肠线置于针管前端,选取上穴后常规消毒,右手持针管快速刺入皮下,百会与四神聪采用交叉刺法,两针贯穿5穴。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风府穴在皮下向上斜刺,颈2~颈7夹脊穴直刺,刺入深度以所取穴位而定,一般长度以20~28 cm为宜,刺入在有硬结的地方沿着肌纤维的方向剥离3~4次,再退到皮下,右手推针芯,左手退针管,当针芯推尽后,快速拔出针管,羊肠线已植入穴位皮内,出针后按压针眼片刻,防止出血和皮下血肿出现。后用碘伏消毒针眼,3 d内勿湿水。

  2组患者同时坚持功能锻炼:以活动颈肩部和放松功为主,步骤包括左顾右盼、健侧牵引、夹背牵颈、与项争力、回头望月、托天按地、前伸探海、伸颈拔背、金狮摇头等动作,每个动作均缓慢进行,保证每个动作进行中不出现恶心、呕吐、晕厥或症状加重,每个动作重复5~10次,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整套操每天进行1~3次,每次至少10 min。2组均以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

  1.5 疗效观察

  1.5.1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原工作能力;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能坚持原工作;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仅能胜任轻微工作;无效:自觉症状与阳性体征无改变。

  1.5.2 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血流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标准操作技术检测坐位时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以每条动脉的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作为定量分析的指标。

  1.5.3 随访对所有疗效评价为治愈和显效的患者随访6~25个月,观察复发病例。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经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及ba等的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略)

  2.3 2组随访情况比较6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66例中,复发8例,复发率为121%;对照组45例中,复发17例,复发率为3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093,p<001),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据文献报道,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者可达半数以上,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性眩晕。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性眩晕的发病呈现出逐渐增多且日益年轻化的趋势[3]。

  对于颈性眩晕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通常认为:①颈椎退变后出现颈椎局部不稳定,或伴有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进而导致颈项部肌肉韧带紧张、挛缩以及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受压发生狭窄甚至闭塞,出现椎动脉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②骨刺刺激或颈椎后小关节半脱位,刺激周围交感神经而致椎动脉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而缺血。③颈部肌肉韧带等损伤后出现反应性水肿,干扰了颈部的紧张反射,使得这些病理冲动通过深部感受器,不断经过c123神经后根传入脊髓、脑部而引起眩晕等症状[4-6]。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手法治疗颈椎病是非常有效的传统疗法之一。手法中的揉、捏、按、、弹拨等方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病变组织的粘连,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7]。而微调方法在不刺激血管神经的条件下,纠正颈椎关节关系紊乱,减轻或消除对椎动脉神经丛刺激和机械性压迫,增加椎动脉血流,从而改善脑部供血情况,且并发症少,疗效满意[8]。

  中医学认为,针刺风池、风府和百会穴,并配合邻近督脉的夹脊穴,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可促进督脉通畅而阳气充足,具有升清降浊、祛风定眩之功效[9]。

  穴位埋线技术是将生物可降解线体埋植于人体特定经络穴位,通过线体长期刺激经穴来治疗疾病。在特定穴位(如风池、风府与夹脊穴)埋线过程中参照小针刀的原理对局部软组织的粘连进行软组织松解。而颈部功能锻炼的拉伸方法可松解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的粘连,调整和改善颈椎关节神经椎动脉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局部肌肉的力量,改善了颈椎的稳定性。

  本观察结果表明,穴位软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配合颈部功能锻炼,在解除颈部软组织粘连的同时,调整了颈部神经椎动脉之间的关系,恢复其内外平衡,改善了颈椎的稳定性,对于早期颈椎变直和颈椎失稳等症状也可逐渐矫正,最终达到消除颈性眩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兵,戴玉景.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及流体力学研究[j]. 中国骨伤,2003,16(2):81.
  
  [2] 李会敏,杨信才,王德超. 单向中频电中药导入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0):626.

  [3] 康甫,汪青春,叶勇光. 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j]. 中国骨伤,2008, 21(4):270.

  [4] 李锋,娄思权. 颈性眩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27.

  [5] 郭保逢,任龙喜. 交感神经因素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j].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0):1598.

  [6] 冷辉,王少波,赵吉连,等. 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3):209.

  [7] 李和.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 中国骨伤,2002, 15(5):310.

  [8] 李秀彬,王立新,李正祥,等. 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0.

  [9] 庄垂加,苏稼夫,周文强,等. 针刺颈部不同经穴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43.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 [标签: 组织 手法治疗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高校协同创新中的组织变革方向及对策研究
    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
    mTOR和eIF4E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病理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
    益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细胞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大肠癌组织RhoE、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宫颈癌组织中PTTG bFGF和c myc的表达及其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