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河南省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在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即“点—轴—圈协同推进”模式,使河南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合作优势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是跨行政区域的,如中部六省、长三角等大区域的打破行政界线的研究,虽然有些已经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才是跨区域合作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具体来探讨河南省省内的旅游合作模式,为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旅游合作奠定基础。
  
  一、合作开发现状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资源优势,政府也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早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打造“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的战略,在“十五”期间“三点一线”基本形成。2006年河南省旅游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三点一线”,延伸到“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一心”即全局性发展核心——郑州;“两带”即以郑、汴、洛为主的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五区”即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六板块”即豫中、豫西、豫北、豫东、豫南及豫西南六大旅游经济板块)的全省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wwW.11665.COm
  
  二、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首先,河南省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拥有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以及三门峡的先秦文化、信阳的楚文化、南阳的三国文化,浓缩了中国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多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高峡平湖壮丽奇观,“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中岳嵩山、洛阳龙门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另外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嵖岈山、薄山湖等。再次,景观地域组合良好。从整体上看,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分布在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线上及邻近地区,全省的29处国家级景点、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绝大部分文物古迹都分布其中,尤其是陇海沿线分布更为集中,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强,且各具特色,易于进行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和联合开发。
  (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2002年6月,河南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这“三点一线”的决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发展定位、工作措施、目标任务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河南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河南成功举办中部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组团赴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促成郑州—首尔航线的开通,并组团赴韩国宣传促销。2006年底,全省旅游部门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通往景区的道路上竖起了1734块旅游标志牌,引导自驾游,成为宣传河南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中部崛起创造契机
  促进中部崛起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做出的统筹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部崛起,旅游先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为它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中部六省崛起这个大背景下,2006年3月17日至19日,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会为河南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郑州—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三、合作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部门、大企业或区位,使这些“增长极”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同周围区域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传导媒介力量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到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二)“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模式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比较显著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结构的抽象。“点”是各级旅游中心地,对各级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旅游廊道及产业带。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常用模式。“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建立旅游廊道、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实现资源—产品—市场共轭耦合,形成多级圈层结构,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核心向边缘的渐降次序,而区域整体水平高,竞争力强。
  四、合作开发的战略构想
  针对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广阔的旅游市场为目标,以中心旅游城市为龙头,以旅游产品为纽带,整合河南省旅游资源,以“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围绕“十一五”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的规划要点,笔者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构想(如图1)。
  所谓“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是以郑、汴、洛三市组成的核心点为中心,以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带为轴线,以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特色旅游区两个圈层为延伸面,结成的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通过点、轴、圈将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连成一片,由点到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一)“郑、汴、洛”核心辐射
  拥有3500年历史的商代古都郑州,以及它东边的七朝古都开封,西边的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上均极尽繁华和荣耀,成为中华文明在一定时期的象征。此三点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连接历史,又连接未来;既牵动龙头,又辐射中原;既促进旅游,又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且已有的“三点一线”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水陆两带连结四方
  沿黄河旅游发展带自西向东连接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濮阳六个河南省重点旅游开发城市,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则自北向南贯穿了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九个旅游开发城市,两条旅游发展带通过水陆两路连通了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大部分的旅游开发城市,使河南的旅游城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贯通的旅游网络。
  (三)中原城市群众星闪耀
  中原城市群由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城市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九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从郑州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并以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许漯产业轴线两条经济带在郑州交汇形成大“十”字架型的经济架构。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城市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四)特色精品旅游区协同开发
  五个特色旅游区为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旅游区,以商丘、周口为中心的豫东旅游区,以信阳、驻马店为中心的豫南旅游区,以三门峡为中心的豫西旅游区,以南阳为中心的豫西南旅游区。五个旅游区分布于河南省的五个方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比如豫北旅游区的殷商古文化群、豫东旅游区的商业文化和祖根文化、豫南旅游区的“红”“绿”旅游资源、豫西旅游区的黄河文化、豫西南旅游区的三国文化等。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性好,且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区域内协同开发旅游产品,创旅游精品品牌,增强旅游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具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河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的旅游精品品牌,促进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第二圈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保生.河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王庆生,许韶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1996(3).
  3、薛莹.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
  4、王晞,汪宇明.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申燕萍 公晓云 [标签: 河南省 区域 合作 战略 模式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河南省图情学研究热点与学术群体分析
    论河南由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探析海南省海洋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内黄县开展小额贴息贷款 破解就业创业
    云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河南省区域物流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选择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管理系统
    浅析河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生态旅游区划研究
    河南和谐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探讨
    河南油田井下作业成本控制研究
    河南石油勘探局井下作业公司的成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