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论互联网在中国社会公共领域形成中的作用
此,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开始出现了某些公共领域的特征。然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使得大众媒介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权力”的左右,“向钱看”和“要收视率”的现实使得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越来越多地播出和刊载消费和娱乐信息而非具有批判精神的理性讨论。因此,我国大众传媒在政治力量和商业利益的双重压力之下,很难拥有真正公共领域的功能。

  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网络媒体发展迅猛,被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在改变着中国人的话语方式,使得在政治权利和商业利益的双重挤压中艰难求生的公共领域,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的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的全新平台。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不仅仅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与传统媒体同样的功能,而且还更胜一筹:网络上的信息更为透明公开,流通性与互动性更强,受者也可能成为传者,媒体不再是单向的“枪弹”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公平、开放和互动的、形成公共领域的有利平台。

  三、互联网促生中国公共领域的萌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传播领域内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整理:WWW.11665.COM 。
新技术一方面催生了传媒产业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门类和新品种;另一方面导致了公众对话形式、内容和效果的改变:网民可以参与网络中的公共空间,从最初具有私密性的电子邮件、各种聊天工具,到具有公共性特征的论坛和博客,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媒体中来,在一个平等、开放和互动的公共平台上畅所欲言、表达意见、交换看法。

  此时,这种公开的网络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公共领域”,因为它具备了公共领域的许多基本特征。

  (一)平 等

  不论性别、年龄、社会地位,通过网络,谁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同样的信息和文化资源,网民们权力均等,只要联入网内,就可以拥有同样的发表意见、直抒观点的权利。这与公共领域中参与者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极为契合的。公共领域中,任何有理性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就像只要付费购买一杯咖啡或缴纳会费,就可以坐在咖啡厅里参加沙龙一样,不论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性别与职业,都可以畅所欲言。平等是构建公共领域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是比其它任何传统公共媒介都更拥有这一基础条件。

  (二)开 放

  网络媒体所提供的“场域” 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打破了人类交际、对话活动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论身处何处,网络都能将人们聚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议事厅,对事件进行讨论,这比任何现实中的通过人际交流而形成公共领域的速度都要来得快。由于互联网的非闭合性,在交流过程中,任何经过的人可以随时加入,或随时离开。互联网上,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讨论的焦点,这无疑促进了多元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为发挥传媒的社会舆论功能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与任何其它媒体都能进行有效的融合,例如在“两会”中,手机用户可以在新华网、人民网两大网站与中国联通合作的联动平台上浏览“两会”新闻,访谈“两会”代表,对提案进行网上投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编写微博,给他人的微博留言,或是在bbs上发帖,进入互联网的开放平台,不受任何人为限制。

  (三)互 动

  网络媒体开放和平等的特质,使参与传播的受者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性,他们无需被动地接受传者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思想观念,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的选择,甚至参与到舆论生成的过程中。在互联网上,人们无需只做一个聆听着,还可以做一个积极的阐述者。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但是却拥有理性思考精神的人,也可以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事件的看法键入电脑内,传播到网上,或者只需轻点鼠标,完成一份网络调查,也可以使自己的意见成为舆论中的一部分,为公共领域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四、互联网在中国社会构建公共领域的作用

  (一)构建了公共领域对话的崭新平台

  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普及率达到28.9%。[2]中国虽然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的绝对占有率还不占优势,但是,就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网民的人数增速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公众发表意见,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这一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第三部分以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这些特点与公共领域生成的条件“不谋而合”,使得互联[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s://www.11665.comhttps://www.11665.com/literature/news/201209/135344.html]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李洁 [标签: 互联网 互联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
    简论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互联网信息分…
    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
    互联网大众传媒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竞争力
    掌控互联网舆论主导权-中国新闻业的现实课题
    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与控制措施——以互联网和…
    互联网条件下的美国意识形态外交
    物联网时代的大众传媒
    创新灾难性事件的互联网专题报道
    互联网环境下当代文学的商业化特征
    建立面向媒介事例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看网络媒体的社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