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简论幻兴中华:论鲁迅留日时期之科幻小说翻译
 摘要:本文详细地梳理了鲁迅留日时期翻译科幻小说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首先通过细读鲁迅所译科幻小说,探讨了科幻小说翻译所体现的鲁迅早期文学思想和社会思想及其变化。第二部分,结合鲁迅成长经历归纳了促使他译介科幻小说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晚清语境对鲁迅之科幻小说翻译加以评析,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鲁迅;日本;科幻;翻译
  
  鲁迅的文学生涯自翻译始。在他的早期译作中,《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北极探险记》和《造人术》均是科幻小说,这是值得注意的。学界多从鲁迅崇尚科学、希望实现“科学救国”的角度对此加以评述;此言大体不错,但失之过简,如果结合鲁迅的生活经历、文学道路、晚清“小说界革命”对“科学小说”的倡导以及科幻小说的文类特性来考察鲁迅在这个时期的科幻小说翻译,当可全面、深入把握此项活动之于鲁迅及晚清文学史、文化史的意义。
  一
  鲁迅在翻译《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时,由于外语能力以及知识不足,留下了不少误译。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没有忠实原作的想法,不仅采用了意译的方式,还有很多随心所欲的增删。故翻译时“随阅随译,速度惊人”{1},而往往与原作出入甚大。鲁迅晚年回忆起这样的翻译时,承认“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2},不无懊恼之意:“年青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③不过,鲁迅的翻译策略很快发生了变化。如《造人术》的译文,除了一处人名改动、另一处添加一句外,连改行、符号等也与日译本相差无几,是忠实于原文的中文翻译。WWw.11665.Com{4}虽然《造人术》只是一篇千余字的微型小说,但至迟在1905年,已经可以在鲁迅的翻译实践中发现“直译”的取向。{5}
  不过,也正是因为不受翻译底本拘牵,鲁迅在翻译《月界旅行》等作品时行文流畅生动,激情奔放而又不失优美,使译作具有相当好的可读性,至今读来仍觉意兴盎然。如《月界旅行》第三回“巴比堪列炬游诸市 观象台寄简论天文”述及众人欢呼情景:
  加之天又凑趣,长空一碧,星斗灿然,当中悬着一轮明月,光辉闪闪,照着社长,格外分明。众人仰看这灿烂圆满的月华,愈觉精神百倍,……到了半夜,仍是十分热闹,扰扰攘攘,引动了街市人民,不论是学者,是巨商,是学生;下至车夫担夫,个个踊跃万分,赞叹这震铄古今的事业。凡是住在岸上的,则在埠头;住在船上的,则在船坞;都举杯欢饮,空罐如山。那欢笑声音,宛如四面楚歌,嚣嚣不歇。
  笔者将本段译文与凡尔纳原著和井上勤日译本{1}中相应文字进行仔细比照后发现,日译本较凡尔纳原文增删颇多,且多了些即兴发挥,如“欢呼笑叫之声恰如楚歌,四面不绝”(声ハ恰モ楚歌ノ如ク四面ニ絶へス)、“实在是自古未有的境况”(实ニ古来未曾有ノ景况ナリキ)。虽然不能排除英译本影响的可能性,但“楚歌”这样的

近数日间,深入彼学生社会间,略一相度,敢决言其思想行为决不居我震旦青年上,惟社交活泼,则彼辈为长。以乐观的思之,黄帝之灵或当不馁欤。{2}
  而要光大“黄帝之灵”,重铸国魂,时人多认为应求诸华夏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所以鲁迅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表现出复古倾向——既要以小说“新民”,又要让这种文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说鲁迅返回东京后所撰写的几篇极为重要的文言论文是“文学复古”蔚为大观的表现,则译作《造人术》可称为“文学复古”之先声;而用如此古拙的言辞表现以科技创造生命这一极具现代色彩的幻想,在
  基于以上对鲁迅科幻小说翻译的细读,我们可以上溯鲁迅早年的成长经历,进而概括出促使他在留日时期热情洋溢地译介科幻小说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少年时代博览群书打下的根基。少年鲁迅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涉猎极广。他受过较为完整的传统教育,“几乎读过十三经”③,但兴趣广泛,常常“置正课不理,其抽屉中小说杂书古典文学,无所不有”{4}。这其中有不少可归于幻想文学之属。比如,《朝花夕拾》中提到的《山海经》,让鲁迅获益匪浅,“第一是这引开了他买书的门,第二是使他了解神话传说,扎下创作的根”,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他恣肆汪洋的想象力:“那些古怪的图像,形如布袋的‘帝江’,没有脑袋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形天’,这比龙头人身马蹄的‘强良’还要新奇,引起儿童多少奔放丰富的想象来呀。”他读过的书中还有《西游记》、《镜花缘》、《封神榜》、《聊斋志异》等幻想文学,至于《绿野仙踪》、《池北偶谈》、《酉阳杂俎》、《阅微草堂笔记》等广涉神怪、灵异的作品,更是不一而足。它们都引导着少年鲁迅神游天外。科幻小说为幻想文学一脉,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中引《山海经》、《镜花缘》为例,大概其潜意识中觉得这些作品中的奇山异水、神秘鸟兽和《月界旅行》中“光怪陆离”的幻想不无契合之处。此外,据周作人回忆,有段时间鲁迅看了《十洲》、《洞冥》中的神话,奇想大发,于是“早就寝而不即睡,招人共话”,“想象居住山中,有天然楼阁,巨蚁供使令,名阿赤阿黑,能神变,又炼玉可以补骨肉,起死回生,似以神仙家为本,而废除道教的封建气,完全童话化为以利用厚生为主的理想乡,每晚继续的讲,颇极细微”。翻译本就是二度创作,而译《月界旅行》时鲁迅的日文水平尚不是很高,又采用意译,兴致勃勃地在底本上多加发挥,就更有“创作”的意味了。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认为是他早年“口头幻想文学创作”的延续吧。
  第二,学习自然科学的影响。鲁迅自陈:“我因为向学科学,所以喜欢科学小说。”{1}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早年喜读《花镜》并动手栽培植物,不过真正受到较为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是在南京求学的时候。他“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2},算是个“工科学生”。在矿路学堂里,鲁迅习矿学、地质学、化学、熔炼学、格致学、测算学、绘图学等多门现代科学,兼阅《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等医学著作,从而具备了较好的自然科学素养。留日初期,在弘文书院的学习也增加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积累。再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仙台习医”。
  科幻小说对读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除了对生活的理解,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较好地欣赏科幻小说。因为科幻小说常常以某种科学技术的幻想为基本的情节推动力,而在叙述中又渗透着科学知识乃至科学的理念和向度,其审美价值和思想内蕴与这些特点有着密切关系。鲁迅钟爱科幻小说,亦与自身科学素养有密切关系。他学矿出身,对地质学和矿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有下矿洞的经历。《地底旅行》恰是一部以地质学和矿物学为基本知识背景的科幻小说,其主人公列曼和亚蓠士都是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自然让鲁迅倍感亲切,而大地深处的景象,也能唤起他对矿洞的实感。此外,熔炼学与测算学之于《月界旅行》,地质学、地理学之于《北极探险记》,医学之于《造人术》,都有显而易见的联系。
  在理念上影响了鲁迅的科幻小说翻译的,则是进化论。严复编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对晚清思想文化界有重大影响。鲁迅早期思想受《天演论》影响很大,③他在《月界旅行·辨言》中认为这部小说“写此希望之进化”,并高呼“冥冥黄族,可以兴矣”,体现了他基于进化论的观念对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理解和发挥。《地底旅行》在第九回插入底本所无的“胜天说”,显然也是受到了《天演论》的影响。
  第三,晚清“小说界革命”的影响。如果说留日学界的政治氛围促使鲁迅爱国热情高涨,那么他在文学方面的作为——翻译《哀尘》、《斯巴达之魂》和几篇科幻小说,则更多地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影响。鲁迅回忆早年读过的文学作品时,说:
  我们曾在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上,看到了《福尔摩斯包探案》的变幻,又在《新小说》上,看见了焦士威奴(jules verne)所做的号称科学小说的《海底旅行》之类的新奇。后来林琴南大译英国哈葛德(h. rider haggard)的小说了,我们又看见了伦敦小姐之缠绵和菲洲野蛮之古怪。{4}
  周作人在《鲁迅与清末文坛》中也回忆道,当时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三个人分别是梁启超、凡尔纳和林纾。兄弟二人举出的这三位作家,正是晚清“小说界革命”中的关键人物,也恰从三个方面影响了鲁迅的科幻小说翻译。“梁任公所编刊的《新小说》,《清议报》与《新民丛报》的确都读过也很受影响,但是《新小说》的影响总是只有更大不会更小。梁任公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当初读了的确很有影响,虽然对于小说的性质与种类后来意见稍稍改变,大抵由科学或政治的小说渐转到更纯粹的文艺作品上去了”。可以说,梁启超所宣扬的以小说“改良群治”“新民救亡”的理念,在这个时期直接规定了鲁迅对小说的取向。凡尔纳是晚清时期作品被译介第三多的外国作家,{5}其《海底旅行》和《十五小豪杰》是“杂志中最叫座的作品”,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让鲁迅大开眼界,领略了科幻小说之魅力。而鲁迅早年读过林纾最负盛名的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后,就成为林纾的忠实读者,林译随出随买。相应地,“桐城美文”的笔法也在纯用文言的《造人术》中依稀可见;至于《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在删节原作之后复而“这里补充一下,那里润饰一下”{6}的译笔,和字里行间的勃勃兴致,则颇有林译的味道。
  三
  在晚清文学文化语境中评析鲁迅留日时期的科幻小说翻译,可有如下之结论:
  首先,这是化身为“小说救国”的“科学救国”。鸦片战争以来,有识之士痛感外人“船坚炮利”,进而认识到外人不仅有此利器,更重要的是“制器精也”,而“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1},根本上在于科学的领先。甲午惨败震惊

 第三,作为“科学者”和“文学者”的鲁迅,在翻译科幻小说这样的活动中,都得到了体现。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凡尔纳是通常意义上的“硬科幻”作家,其学识的丰富和创作态度的严谨使他的作品不同于后世某些科幻小说的“皮以科学,实以言情”,而真正做到了“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因此,对于鲁迅而言,自然科学教育形成的知识背景和在对东西方文明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在对译本的选择和改造中也得以体现。即便在弃医从文之后,他对科学的思考也没有终止,《科学史教篇》(1908)中对科学的批判理解和接受便是明证。另一方面,弘扬科学的出发点部分地落实到翻译科幻小说上,又体现了一个文学者的特征。归根到底,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门类,笼统地称为“自然科学和进化论的介绍和论文”和“文学批评或文明批评”之间的“过渡形态”③并不合适。鲁迅自己说,在受到“幻灯片事件”刺激之后,思想发生转变,认为“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4}。但是,笃信文艺能够“新民”,提倡文艺运动,难道不是从热情洋溢地译介科幻小说就开始了吗?多年后鲁迅仍然说作小说“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5},可谓“吾道一以贯之”;溯洄从之,这种思想最初的表现就在于科幻小说的翻译。以此为起点,鲁迅的“科学者”和“文学者”的品格都在延伸,并整合在政治诉求之中,完成于他对异质的西方文化从整体和本质上——而不是割裂成“科学”、“文学”、“政治”等诸多板块——的把握{6}。
 最后,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审视鲁迅的科幻小说翻译,还可得出两个有意思的命题。碍于篇幅,本文不能进行深入探讨,但笔者不揣浅陋,试进行初步的勾勒:
  科幻小说在东亚的接受。晚清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李广益 [标签: 中华 鲁迅 科幻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简论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互联网信息分…
    简论中华文化之国际传播
    简论微博的媒介融合意义
    简论 红楼梦 中 凤辣子 的悲戚
    简论井上靖与中国文化
    简论从 橘颂 看屈原的思想品格
    简论 恨不相逢未嫁时 
    简论重释老舍的悲剧意识
    简论孤独的骑马人
    简论安徽怀远方言“分音词”举例
    主流文化下的独特声音——简论美国华裔女作…
    简论谋爱与谋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