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黄钢

  [摘 要] 黄钢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升起的一颗记者新星。他早期的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受到毛主席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反映新中国的光辉业绩和新人物。他的报告文学具有登高瞵远的格局和壮丽俊逸的笔调,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报告文学家。

  [关键词] 黄钢;报告文学;独特风格

  abstract:huang gang is the rising reporter star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is early reportage [wtbx]rain-how chen geng’s corps fight[wtbz] received the commendation from mao ze-dong.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he wrote a lot of reportages to sing high praises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magnificent achievements. with features of far-reaching pattern, majestic tone and distinctiv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huang gang became the excellent reportage writer with a unique style.

    key words: huang gang; reportage; unique style 
  
  黄钢(1917—1993),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WWw.11665.CoM抗日战争期间,在晋察冀任战地新闻记者,写了大量优秀通讯报道,成为在伟大抗日战争中升起的记者新星。新中国成立后,又写出大量报告文学,讴歌社会主义新事物、新人物和建设成就。报告文学《亚洲大陆的新崛起》和电影剧本《李四光》是他颂扬为新中国建设献身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的力作。自抗日战争以来,50多年他写出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使他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见证人。他的报告文学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其作品的独特风格是新时期报告文学一道亮丽的景观。
  
  一、从革命后代到革命文艺战士
  
  黄钢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其父黄负生是我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之一。黄负生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曾任湖北省委第一任宣传部长,中共武汉党刊《武汉星期评论》主编。黄负生从事教师职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地方反动势力斗争,受迫害贫病交加而死。毛泽东曾赞曰:“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黄负生去世时,黄钢仅5岁。寡母孤儿,四处流浪,几乎生存不下去,黄钢曾愤而投江,得好心人相救生还。黄钢幼年时期受到恽代英、陈潭秋、任弼时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从小就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仇恨剥削和压迫。
  1933年,他曾进入武昌私立艺术专科学校师范系学习美术。1936年,上海地下党派人到武汉寻找黄负生后人,找到后,告诉了他父亲的遗嘱:让我儿女走我的道路。党组织根据黄钢学美术的特点,把他送到南京、重庆国民党电影机关做记者工作,目的是培养我们自己今后的新闻影视人才。1937年抗战爆发,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博古开介绍信,送黄钢到延安。1938年黄钢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在学习期间,发表了报告文学《开麦拉前的汪精卫》。随后,赴晋东南敌后抗日根据地随军采访。1940年在前线写下了著名报告文学《我看见了八路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解放日报》发表《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描写了八路军358旅转战太行山的英勇事迹,得到毛泽东首肯,说“写得很好”。此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兼采访科长,写出了大量有影响的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
  全国解放初期,黄钢一度从事戏剧、电影剧本和电影评论工作,1958年与人合作完成电影剧本《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后受到国内外好评。1963年,黄钢担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写了不少文学性政治评论,结集为《亚洲的新纪元》共三集。1965年以后,黄钢又写了《拉萨早上八点钟》等一系列优秀报告文学。“文化大革命”中,黄钢同许多老作家一样,被隔离审查,久处逆境之中。粉碎“四人帮”以后,老作家焕发青春,创作激情喷涌而出。1977年5月,在《解放军报》发表了《难忘的延安之夜》,深情回忆了毛泽东在“延安讲话”时的生动情景。1978年1月于全国科学大会前夕,发表了写李四光的著名报告文学《亚洲大陆的新崛起》,引起轰动,并同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起成为一些大学报告文学课的典范教材。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同年于11月又发表了歌颂“四五运动”英雄的报告文学《这是一朵朵报春的白花》。1979年出访欧洲归来后,接连发表了《不灭的光辉形象——周恩来同志的影响在欧洲》、《巴黎,让我们仔细看看你》、《铁托——站立在地平线上的光辉塑像》等。
  1980年以后,黄钢将很大注意力放在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报告文学传播和报告文学研究者的培养方面。1980年,他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长篇论文《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严守真实的党性原则》。年前,他在武汉发起了新时期全国首次 “报告文学(理论)座谈会”。随后在公安部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门刊登报告文学的杂志《时代的报告》;他组织全国十多所大学的报告文学研究工作者筹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1985年,他又参加了由邓颖超为名誉会长,黄华为会长的中国“三s”(史沫特莱、斯特期、斯诺)研究会,并由此在全国多次组织了“三s”报告文学研讨活动。1980年《时代的报告》创刊号上刊登了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纪希晨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二月逆流始末记》。该文作者采访了几位老帅,为这场惊天大冤案的始末作了真实记录,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反对“四人帮”的“打倒一切”的英勇斗争精神。本来早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会议上,中央就已宣布对所谓“二月逆流”彻底平反。但有人认为作者写得过细,以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在召开“十二大”之前“引起了外电注意”、“内外有别”等理由,进行责难,甚至要求收回当期刊物。黄钢和作者纪希晨顶着压力申诉,最后中宣部对作者明确表态: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好检查的。这充分表明了黄钢同志在大是大非面前,为拨乱反正而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该杂志1980年第四期又发表了靳大鹰的《九•一三始末记》,记述了林彪反党集团叛党叛国直至全部覆灭过程。这两篇作品对揭批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起了很好作用,不仅充分发挥了报告文学的及时性、战斗性作用,而且具有历史文献价值。
  黄钢从一个革命后代的孤儿,经过战争锻炼和延安文艺整风的教育,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作家、优秀的新闻记者和报告文学家。正如新华社在其逝世电讯中所说:黄钢“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敢于同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进行斗争。”(见1993年9月23日新华社电讯)
  
  二、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歌者
  
  黄钢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无产阶级意识的作家,把歌颂无产阶级、揭露阶级敌人看作自身的天职。他有幸在抗战初期就投身延安文艺队伍,跟随八路军在抗日前线同日军搏击。作为随军记者,他善于用一双特殊的眼睛和沉思的头脑来看待和思索人民的军队,来表达这场伟大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他的第一篇习作《两个除夕》,透过一位刚进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知识青年稚嫩的双眼,借助于两个不同除夕“理发”这个极为平常的细节,通过延安除夕晚会的温暖场景,抒写了他进入新世界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他第一次见到革命领袖毛泽东的敬慕之情,这篇特写作品成为他参加革命的第一次深情的心灵独白和对光明的颂歌。他的第一篇战地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是他1939年随八路军129师转战晋中的纪实。作者没有把重心放在硝烟烽火铁马金戈的场景上,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陈赓身上,从他对待落后士兵和不合作抗日的地主的态度,写出了陈赓的智慧和博大胸襟,显示了八路军指挥员的高超政策水平和领导艺术,揭示了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必胜的深层原因。这种非表面的深度的战场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42年4月,在有人说:文学作品需要历史的距离,离现实太近难于概括时,毛泽东以黄钢作品为例反驳说:“写当前的斗争也可以写得很好。《解放日报》最近有一篇黄钢的作品,叫《雨》就是写当前的抗日斗争的。”①虽然这时还没有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已为他的创作指明了方向,肯定了他深入现实,反映时代的能力。就这样,他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又写下了《把歌唱起来吧!》、《在东北战场上的一盘棋局》等篇幅不多,而又含蕴深沉厚重的反映伟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颂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日子,他又深入朝鲜前线,写下了《朝鲜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李信子姑娘》等优秀战地报告文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拉萨早上八点钟》、《亚洲大陆的新崛起》都成为反映新中国亮丽面貌的名篇。他怀着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所写的《革命母亲夏娘娘》、《难忘延安之夜》、《马克思是干什么的呢?》、《不灭的光辉形象——周恩来同志在欧洲的影响》、《铁托——站立在地平线上的光辉塑像》,抒写出他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铁托、夏之翊革命前辈的无限深情,成为对共产主义者的赞美诗。可以说,黄钢50多年连绵不断的报告文学创作,主要是对党的赞歌,他坚定地执著于现实,忠诚于祖国的革命和建设,是新时代热情的歌者。
  还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以后,黄钢还是中国报告文学宝库的编纂、发掘、集成的热心者。1980年元月,由他倡导担任总主编,团结当时的报告文学家和研究者,成立了《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编辑委员会,以几所大学教师为骨干,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十九卷共八百万字的巨型《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报告文学作品大集成的编纂工程。这部丛书成为反映六十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历史画卷,为积累保存中国现代文学纪实性作品,为后代提供优质精神食粮,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作为编者之一,深知黄钢和全体编纂者为之付出的艰辛劳动。  

  三、维护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百家争鸣的气氛中,对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展开了热烈争论,有报告文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报告文学可以“略有虚构”的说法。这本来是一个有限制的模糊论点。但有些同志进一步从报告文学“离不开必要的文学加工”,发挥成可以在真实的躯体里长出一节“假肢”,“允许有个别部位与事实有出入,而不致丧失整个躯体的生命力。”(《试谈报告文学的艺术虚构》,载《解放日报通讯》1979年第1期)也有人提出,报告文学“要使人物活灵活现,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就不能没有艺术构思,就离不开一定的想象和虚构”(《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更有同志将艺术“典型化”引入到报告文学,说“从真人真事到报告文学,从生活中的原型到作品中的典型,还必须有一个典型化的过程”(《报告文学特征和有关问题》,载《长江文艺》1978年第2期)。在关于报告文学“允许一定的虚构”声浪中,黄钢于1980年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遵守真实的党性原则》,他指出:“唯有真实,才是报告文学具有锋利的战斗性的根本来源”;“真实,就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特征之一。”他针对“假肢”说批评道:“如果在一个有生命的躯体里,割掉真实的躯体而去接上一节‘假肢’,如果在描写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里张冠李戴,用综合或接肢的办法去夸张报道人物的功绩,那么,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呢?”他质问道:难道“整个躯体的生命力”还不足以说服读者、感染读者吗?还需要给真实的躯体去增添或“附着”“假肢”?他坚持认为“真实人物所具有的真实美本身远比那种虚构更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因此,他的结论是:“严守真实性就是捍卫报告文学的生命”[1]。
  尽管我国诸多报告文学先驱如周钢鸣、茅盾、夏衍、何其芳、周立波等都一直强调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但“报告文学真实性”仍然是一个文艺的学理性和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完全正常的。黄钢的意见是科学的、合理的,值得赞同的,但争论中,也没有必要把“真实性”提高到“党性原则”的政治高度来看待。
  
  四、黄钢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
  
  黄钢是一位善于及时而又真实、深沉而又强烈地把握住时代特征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在坚守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他善于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社会深处,提炼出深刻的时代主题。
  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走向,是作家成功的第一要素。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他作为艺术家,同时也作为思想家和说教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惊人地、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它的力量和它的弱点。[2]”遵循这一思想,黄钢在写每一篇作品时,总要苦苦寻求“为什么写这个题材?”被毛泽东誉为“写得很好”的《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本来可以用热烈的笔触写出八路军如何英勇杀敌的故事。而他以自己的构思,却写了八路军将领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如何对待后进的开小差的士兵,如何对待不肯缴公粮支援抗日的地主。从“怎样作战”四个字上,开掘出“官兵关系”、统战政策这样深刻的主题;也表现了陈赓将军的儒将风度、博大胸怀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主角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作者可以写科学家的奋斗、爱国和科学成就。但作者反复思考,李四光真正的作为、成就和贡献,是在回到新中国以后,是在党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教育、信任、帮助下成功的。于是作家放弃了传记式的写法,从李四光回国写起,写毛、周同他的谈话,写他的地质力学在勘探石油方面的巨大贡献。提炼出了“党是科学的母亲”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有了党的领导,有了科学家的智慧,“亚洲大陆”是一定会崛起的。这样一个主题可以超越时空,在今天也未失去其鲜亮的色彩。所以,报告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深刻性,都体现在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脉搏的贴切触摸上。正如他自己所说:“写报告文学,一定要了解全局,了解事物与运动的全部现状、过去与未来。”
  其次,黄钢的报告文学是强烈的政论性和浓郁的抒情性的有机契合。
  黄钢的报告文学格调高昂而叙述冷静,气势雄阔而诗情盎然,政论、诗情和哲理融合在对事物的客观描述中。在《我看见了八路军》中,作者写延安的一场篮球运动。八路军战士打球,每场只能轮流打15分钟。他看见在争先恐后的青年人中,唯独有一个人,显得有些老迈,他大约在五十岁上下,竟也夹杂在那些年青人里面,……立正,看齐,报数,预备从事这场游戏。然而,第一次排队,老汉排到十一,为难的青年中有人让他,他拒绝了;第二次两队各由五人自由组合,没有人要他,老汉又下来了。“他用局外人的步伐迈出球场,蹲在球场僻静的一角,用那饱阅过世事风霜的眼睛,……(看着)球场上二十几条青年的、壮健的、不停奔跃的腿。”
  “他是谁?读者,他就是朱德。是的,这位老年汉就是八路军最高级的军事指挥员。”
  “人民军队官兵平等”,这样一个政治命题既被诗意的描述掩盖,又为冷静的叙述凸现。很难有人将政治性与抒情性结合得如此完美无缺。《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的结尾写李四光的追悼会,没有准备讲稿的周总理喊道:“‘搞地震预测的,来了没有?’——来啦!我们来啦!”总理说:“‘现在任务交给你们了!你们听见了吗?听见了吗?’——我们听见了,都听见了。这就是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的一声巨响!……说明一个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的中华民族和强大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继承李四光遗愿,攀登科学高峰,中华必将崛起的激情通过人物的问答和庄严的氛围,形成了文章的高潮,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第三,黄钢报告文学善于捕捉动态美的瞬间,表达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
  作为电影记者出身的黄钢,又深受国际著名记者基希、斯诺的影响,通过学习他们报告文学的写作技巧,他善于用画家和摄影镜头般的眼睛去观察、选取乃至定格生活中有价值的画面,尽可能使他的作品分镜头化,造成很强的可视性、可听性和可感性,让读者产生似乎亲临现场目击时的感受。比如他描写八路军进村时的情景:
  作烧饼的老头子把正在做出来的烧饼全部交到我们营长手里,一个七十多岁的妇女,含着泪 ,把两个煮熟了的鸡蛋塞给我们当中一名年轻的战士……大批的柿饼和梨子由每个门户里涌出来……(《我看见了八路军》)
  中国贫苦的农民如此热爱抗日的子弟兵,读后竟像你走进了这个普通的村子一样。
  又如作者写拉萨的清晨:
  拉萨,每天都有它风和日丽的时辰。每天上午六点四十分钟,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汉语播音员和藏语播音员一块走进了播音室。在试过传声话筒之后,七时正,他们俩就分别用汉语和藏语先后呼出了台号——“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拉萨早上八点钟》)[hk]
  在描写周总理参加李四光追悼会走出八宝山革命公墓时,作者这样写道:他的步伐是“缓慢的”,“总理还没有戴上帽子”,“大家清楚地看到:冰冷的雨丝,正在浸没着周总理的白发”。一位主持公道(抗议“四人帮”不准给李四光写悼词)、为民操劳而又备受“四人帮”折磨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写他在巴黎参观巴黎公社墓时,他看到“挺立在那弹痕累累的公社社员墙”前的公社妇女的全身雕像,他似乎“接触到她那激烈战争中撕裂的衣衫”,“听到了公社战士们心脏的跳动”。这种镜头化的表现方法,几乎是黄钢报告文学最大的艺术特色。他用声、光、色、感来尽情表达生活中的诗意和美,这是一般作家所缺乏的。黄钢说:“当你来到现场采访的时候,你要用你全副的身心,用你的五官,来加强你在现场的感受和观察;要力求用准确的、生动的形象,要用最经济的笔墨,来表达充分的、浓厚的现场感受。”这可以说是黄钢写作报告文学的秘密武器。黄钢以他少而精的报告文学篇什为我国报告文学画廊留下了他宝贵的遗产,是我们后来者学习的财富。
  
  [参考文献]
  
  [1] 王荣纲.报告文学资料选编: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361.
  [2] 列 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尹均生 [标签: 抗日战争 新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辽沈战争与清代通俗小说的宝物崇拜
    薛绍徽《满江红》词序弥补中法战争的历史空…
    试论宋夏战争对范仲淹文学创作的影响
    [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浅析] 隐藏的艺术
    有关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隐藏”的艺术研究
    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
    浅析台湾原住民作家的抗日小说
    由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透析其私人化小说创…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浅论:战争——美国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