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城乡经济转型期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探索
论文摘要:要研究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先要考察农民工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农民工流动区域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同时折射出“农民工”概念的发展变化历程。当前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分类进行。科学规划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新格局与领域,积极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与城市融合力;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继续教育;城市化;诉求 
   
  毛泽东说过,中国的革命问题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深入考察农民的状况,才能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同样,在今天要研究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同样也必须先要考察农民工的状况,了解其历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目前,以“农民工继续教育”关键词为标题内容进行网络搜索,结果如下:中国知网2000—2010年12篇研究文章;2000年以前无研究文章;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1989—2010年9篇研究文章;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数据库)8篇研究文章;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命中记录数为:1篇硕士论文;coogle搜索结果:获得约323000条结果;百度搜索结果:找到相关网页约1280000篇。通过搜索数据可以看出,专门研究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少,政策性与报道性的网络文章较多。大多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研究包含在“成人教育”的领域内,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一般沿用成人教育的模式,缺乏针对性。www.11665.Com笔者认为,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必须弄清两个前提:一是厘清农民工的身份地位及发展趋势:二是我国城乡经济目前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城乡发展诉求与农民工发展的诉求中,确立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研究的新领域,进而展开其他层面的研究,并加以推广。 
   
  一、转型期的农村发展状况及农民工发展诉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与农民的发展诉求由内涵提升发展到结构调整发展的阶段。农业生产由个体经验型分散生产转到了今天的科技型专业化趋势生产,对科技型生产者与农产品经济人才的诉求,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对农民工继续教育,不应放弃这一方面的教育。现阶段农民工的新诉求,决定了并非所有城市务工农民都要驻留城市,要维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诉求内容纳入到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中去。重塑新农村新农民的形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模式,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 
   
  1. “农民工”概念的历史演进及身份定位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它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但是,随着农民流动区域的三次大的变化,“农民工”的含义同样有不同表述。第一次是1977—1988年时期,农民突破产业束缚,离土不离乡地发展乡镇企业。11年间,乡镇企业共吸收8302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一时期的“农民工”的含义就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工作的季节性流动较强,大多数基本上没有脱离农业生产。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萎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离土又离乡”的发展阶段,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主流。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现象突出。时至今日,进城务工的农民有1.2亿人,另外还有0.8亿人虽然没有离开农村,但是已经不是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从事加工业等非农的产业,我们把这两部分人都叫做农民工。预计到2020年,还将有2.8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农民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既包括在县域内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又包括跨地区进城外出务工人员。第三次大的变化趋势,就是立足于城乡之间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农民工的流动部分实现了良性双向流动,对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与资金的支持。部分农民工成为当地的企业家、乡村科技型企业化农民、农贸市场的经纪人等新型农民,这一时期的农民工不仅推动了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而且也推动了县域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进程,催生出了大批新型农民。这一时期的农民工的含义外延有了很大突破。如果再沿用以活动地域划分的标准,显然不能说明内涵了。因此可将“农民工”定义为:指拥有农村户籍,在法律上既享有农民的权利,又承担农民的义务,并与原自身附属的农业土地脱离或半脱离关系的劳动者,主要经济来源于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的社会劳动者。当前主要是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这几十年的这三次大的流动,农村转出农民有4亿多人。大大减少了我国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城。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解析及发展诉求 
  据国家调查局农调队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比2002年增长了8.6%;2004年为1.2亿,比2003年增长了3.8%。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在行业分布上,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占80%。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文化程度上来看,以2004年为例,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虽然,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85%下降到8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16%,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从教育培训情况看,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占28%,未接受过的占72%。接受过教育培训的比重由2001年的17%上升到28%,但未接受过任何教育培训的仍占七成以上。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农民工群体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2004年为例,全国农民工中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的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 
  可以看出,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但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他们思想活跃,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外出就业冲动,也较为容易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但由于总体素质偏低,多数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这于他们进城的初衷与职业理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法在城市获得体面和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稳定。在激烈的就业与生存竞争压力面前,由于无法及时获得社会及政府的技术与资金等创业性援助,往往产生迷茫消极的情绪,思想波动较大。盲目流动性就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主要特点。一方面缺乏就业技能,另一方面又不愿从事艰苦的体力简单劳动。又由于现在大多是农村的独生子女,敬业观念与责任感意识比较淡薄,自我享乐意识较强烈。新生代农民工不论在城市和农村的就业处境都比较尴尬。因此,满足他们的诉求,让他们融入城市,这是对青年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与目标。由于行业与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青年农民工对继续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研究,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类进行,从而杜绝不顾农民工具体诉求而盲目教育培训的方式。 

 二、当前城市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社会所形成的壁垒,大批农民虽然涌向城市,但他们背负着农民的身份却从事着产业工人的职业,进城务工广泛分布在城市各个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以及美容美发等服务业,为我国的人均gdp的贡献率约为27%。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无私贡献。然而,农民工群体的自身职业状况,并没有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提升,主要处在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领域,缺乏提升的能力与空间,不适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与企业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比较严重。转轨时期的企业,要想谋求长远的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大科技型人力资本的投向,走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发展之路。然而,现在大多数企业无力或不愿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所以造成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农民工技能缺乏,培训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培训市场严重不足且混乱无序,培训需求与供给陷入了失衡状态。“民工潮”与“用工荒”现象频频出现,就是这一矛盾的表现。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仅是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即可,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缺乏技能的农民转化为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也就是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完成技能素质的达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问题,把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放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研究。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促进农民工继续教育教育的均衡良性发展。满足城市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诉求,达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实现文明成果的全民共享。 
   
  三、科学合理规划农民工继续教育格局与领域,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 
   
  1. 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分析 
  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对继续教育重要性意识淡薄,投入不足。继续教育过于短视,继续教育缺乏制度化,教育培训市场总体上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培训市场比较混乱,有些培训机构根本不具备资格和条件,只追求自身利益,培训内容、时间和标准以及师资教材参差不齐,挫伤了农民工的培训积极性。表现在:在培训动机与培训内容上,首先,政府培训目的仅仅在于解决就业。培训内容与农民工想学内容不匹配,忽略了农民工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内容的低技术性与相对单调性,造成政府培训与农民工多类型的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农民工培训多依托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很多机构以黑板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用的教材选择性小,多为理论内容,实践培训内容少,大多培训教师虽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技能欠缺,基本上沿用一般成人教育的学历达标模式。教学效果与农民工所希望的能学到一技之长的愿望相去甚远。再次,培训以短期教育为主,缺乏系统性,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企业培训多迫于生存发展需要,农民工所在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基于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基本上不给员工安排素质技能提升培训。同时,农民工在规划自身继续教育计划时,很难用长远的、发展的目光对继续教育作前瞻性的打算,也很难作出周全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加上意志力不够坚定,学习的过程枯燥,业余空闲时间有限,学习的效果往往很难保证。同时,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大多较差,学习中还会碰到很多困难。总之,目前的农民工继续教育,尽管曾经为农民工技能提升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在今天不能适应农民工多样化教育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所需求技能型劳动力,而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建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才是有效的教育。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必须在深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分类进行,在实践中推进其科学合理发展。 
   
  2. 以人为本,构建农民工个性化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新体系 
  以人为本做好理论与实践探索,规划科学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格局与领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农民工劳动力资源水平,这是做好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根本出路。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完善教育培训资金投入机制,整合政府、企业、农民工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的资金投入机制。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将被动就业式岗前培训教育变为积极主动能力提升式地接受教育,自觉完成自身的城市化与职业化两个转变。也就是所谓两个方面的教育,即补偿教育与发展性跟进教育两个层面的教育。补偿教育,就是以缩小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前已经与城市同龄人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距。不仅要学技艺,还要更新传统观念,具备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培训,还要注重思想道德培训、法制观念转变等内容,使自己从内容到形式上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工作奉献的所在城市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发展性跟进教育,是以弥补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在追求继续教育方面与城市同龄人的享有同等的职业竞争力教育。对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事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青年农民工在城市是城市的建设者,在农村同样是农村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对青年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能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其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找到比较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流动。健全和规范农民工培训市场,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民工需求大的行业和职业应分层次地教育和培训。 
  目前,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上,从2004年起由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和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春风行动”在各地展开。此外还应该认识到,加强农民工培训固然重要,但稳定推进农民工培训体系和培训能力建设,则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之,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有助于提升其自身就业竞争力;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青年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城市而言,将拥有更加优秀更加全面的人力资源储备。对农村而言则意义更加重大,很大一部分青年农民工最终选择了返回农村,成为农村的建设者。所以加强对青年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智力开发,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更快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更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宓现义 [标签: 经济转型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关于混凝土碳化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感悟人生的优美句子
    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