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又是有助于江苏省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应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高职教育发展 
   
  产业集群(industrial d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因此,我们应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顺应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转型提供智力支持。Www.11665.CoM 
   
  一、产业集群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 
   
  (一)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有助于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群的瓶颈问题、增强江苏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血液”作用,是提高江苏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紧扣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升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本省产业集群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江苏省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立足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作为高职院校自身也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找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位置,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调整好专业结构,努力使专业群与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适应,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因此,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二、从江苏省产业集群的特点看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集群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做优的思路下,形成了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有的产业集群2008年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400亿以上的规模,如宜兴官林电缆产业集群,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产业集群既涉及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器、建材、轻工等传统行业,又涉及it、环保等新兴产业,分布区域涵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已有相当强的市场影响力,如姜堰五金产业集群、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吴江丝绸产业集群、宜兴陶瓷产业集群等。 
  回顾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精心建设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校生72.44万人。2000—2008年,校舍建筑面积由209.75万平方米增长到1964.74万平方米,增长了8.4倍;校园占地由6232.38亩增长到70033.13亩,增长了10.2倍;生均仪器设备值由2005元增长到6198元,增长了3.1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由4854人增长到47565人,增长了8.8倍。全省现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1个;共有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3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56个;有13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所高职院校进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江苏省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苏省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面对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要求方面,江苏省高职教育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新的思路与突破。下面,笔者将结合江苏省产业集群特点来对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江苏省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特点与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的优化 
  紧紧围绕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以乡镇为地域依托是江苏省产业集群在空间布局上的重要特点。如作为宜兴特色优势产业的官林电缆产业集群,围绕电缆产业链,形成了铜材电缆、涂料化工、塑机电子三大门类200多家企业,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专业彰显的产业集群,其广泛分布于官林、川埠、南新及周边乡镇。再如横跨苏中、苏北的亚洲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以兴化市戴南镇为核心,由分别隶属于兴化、姜堰、东台3市的戴南、张郭、茅山、兴泰、溱潼、溱东、时堰等7个乡镇所组成。反观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与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极不匹配。江苏省按照每3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则,其高职院校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产业集群分布的乡镇几乎没有。即便是县级市,仅有四分之一设有高职学院。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比例稍高,已占到一半左右,如江宁(区)、江浦(区)、六合(区)、句容、武进(区)、锡山(区)、宜兴、江阴、张家港、太仓、昆山、吴中(区)等。其中苏州市和无锡市所辖的各县级市均设有高职院校,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则仅有射阳、涟水、铜山(区)、邗江(区)、仪征、海门等县级市(县、区)设有高职院校。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想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就必须优化院校布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向乡镇倾斜,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 
   
  (二)江苏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近年均稳定在55%左右。从总体上看,未来江苏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体现为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的特征。可是,当前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直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仍以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为主,但为适应江苏产业发展战略与趋势的变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高职教育专业会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会有一个大力发展的过程。 
  今后随着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伴随而来的产业调整、企业重组和兼并、技术改造也将在大范围内展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技术与资本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代性更强,一方面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强度也必将越来越强烈。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它们从客观上要求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而目前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组成,从办学层次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一)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产业集群中拥有资金,有把握市场以及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的优势,但缺乏先进的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江苏省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应该利用各自的互补优势,合作共赢。一方面,江苏省应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融进产业发展和扶持的政策中,利用免税、减税和提供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产业集群和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江苏省高职院校还应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义务,为产业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产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二)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各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及江苏省产业发展政策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而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此,江苏省应依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1.要将高职教育布局结构重心向产业集群所在的经济发达的乡镇发展。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建立产学合作中心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手段将办学触角延伸至产业集群所在的乡镇。力争到2020年,江苏省近1d0多个产业集群均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影响存在。 
  2.优化布局,避免趋同。对学校布局、专业布局类同,又缺乏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决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布局的现象。 
  3.鼓励各区域之间的高职院校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错位发展。各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扬长避短,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全力实现分工合作,在错位中找准学校的发展优势,在错位中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4.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目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省会南京和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南京和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与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相匹配,功能、层次、形态既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形态格局,仅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有高职院校50所(其中南京19所、苏州15所、无锡10所、常州6所)。而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宿迁加起来才15所(其中徐州3所、盐城3所、淮安4所、连云港2所、泰州3所、宿迁1所),仅与苏州刚好持平。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在政策上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在这些地区发展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高职教育中心区,从而推动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目前,江苏省的一些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不失时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集群内原有优势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江苏省应采取以下策略: 
  1.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硕士)层次共同构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2.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不仅要扩张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而且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2)要根据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举办那些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及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复合的、有生机活力的专业。 
  (3)对那些已经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促使其迅速发展,加快成长为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专业。 
  (4)还应该妥善处理好专业建设中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从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角度努力建设一批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和长线专业;又要面对动态的市场经济和变化着的职业世界,采取多形式、多学制、多规格的灵活办学形式,设置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根据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加强对专业的调整、改造与更新。 
  3.高职院校要面向产业集群,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以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紧密贴近产业集群生产流程与实际的课程,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陈斌 [标签: 理论 信息产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关于混凝土碳化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感悟人生的优美句子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