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谈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不可或缺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技术素养 技术教育 素质发展 
  【论文摘要】技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缺少技术素养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因与高考无关,通用技术教育和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现状令人忧虑,该门学科严重不被重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改变这个现状,学校要开好通用技术课,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技术学习和发明创造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创造之人。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已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层面,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技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技术素养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技术素养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少技术素养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应该说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已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受传统文化和教育功利性的影响,中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通用技术教育和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现状令人忧虑,很多学校技术课程开设仅停留在课表上,或没有专职师资,或教师数量不足,或没有实践室,或有实践室而长期闲置不使用,因于高考无关,该门学科严重不被重视,普通高中学生除信息技术之外的技术素养基本是空白。这些现象与扑面而来的技术创新热潮和蓬勃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形成巨大反差,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wWW.11665.coM因而,必须大力宣传技术素养培养的意义,探索技术素养培养的途径,研究技术素养培养的方法,更加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让中华民族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引领技术发展的潮流。 
  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要靠科学技术,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疑惑:“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中国的科技如何会停滞不前,以至于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的?”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其实,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璀璨的科技发明史,经济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自汉代推行独尊儒术,特别是隋朝开始以科举取士之后,“学而优则仕”成为读书人的梦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内圣外王”是人们的最高追求,士农工商社会等级森严,促进社会发展的手工业者劳动者地位日益低下,科技发明失去了生长的土壤。直到进入20世纪,在中华民族饱受磨难之后,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举的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科学才逐步回归其应有的地位。胡适先生说:“近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掀起了学习科学、研究科学、运用科学的热潮,引发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这是重视科学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目前“中国制造”充斥世界而“中国创造”难以寻觅,高速发展背负沉重的资源环境和廉价人力制约包袱的时候,我们必须再度审视社会和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重视了科学而忽视了技术,特别是过于重视科学和人文教育忽视了人的技术素养培养,没有完全达到小平同志要求将科学与技术并重的本义。科学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技术在于对自然界的变革,所以科学重在发现,而技术重在创造。科学关注的主要是对一个客观世界的认识,认识它的存在规律;技术关注的是怎么来利用、保护和合理地改造世界,满足我们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尽管两者有所不同,但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一个缺少技术素养的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也会受到很大制约。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认为:“虽然科学非常重要,但就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最直接地产生的影响来说,技术的意义却远在科学之上。如果说没有科学,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重要欠缺的话,那么,如果没有技术,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面临无法生存的境地。”众所周知,科学发现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来自于技术的,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来说,离开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在技术对人类发展如此重要的今天,谁忽视技术教育,忽视对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必将会被社会发展远远甩在后面,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淘汰。 
  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们知道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技术教育,就谈不上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更谈不上完整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技术教育影响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和水平,也深深地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非常重视,美国在《2061计划》着重强调:普通教育应当以神圣的方式,把技术介绍成我们的历史,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我们的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教育应当是当代儿童和青年人的基本教育。许多国家把技术作为学校学生学习的核心科目之一,是全体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门课程,也是国家级考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反思我国现在教育,过于重视人文与科学,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技术教育不被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不足,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也就是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事实上,造就人才绝不是从大学开始的,人的素质大多数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许多大师在回忆过去所受的教育时,都难以忘怀小时候幼稚的技术制作对自己未来产生的巨大影响,甚至是一时好奇对家庭小机械的拆装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现在的中学生,数学物理奥赛金奖银奖、高考省市状元一大堆,但这些人成功率非常低,真能达到“杰出”程度的几乎闻所未闻。为什么?大家从小都是做题做出来的,优秀生悲哀地成了“高分低能”的代名词,追根溯源,从小就缺少想像力和创造力,缺少持久学习的动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可教育发展到今天,六大解放在很多学校依然还是一种教育理想。如果说李约瑟难题是因为我们的历史上社会出现了问题,那么钱学森之问是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中学生究竟要不要学习那么多的课程?要不要学习那么深的课程?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所以,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课程设置现代化,教学评价现代化,技术教育不可或缺。 
  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技术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教育。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努力使学生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新课程将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正是顺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其实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技术教育几乎渗透所有教育类别,在高中教学中技术教育与所有学科教育关联,技术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技术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教育追求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习惯养成,更重要的应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学习,以更持久的热情来对待学习。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一开始就应该成为一种体验发现的乐趣”。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实的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够丰满而有创造性生活的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中国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知灼见。陶行知先生更是要求先行后知,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实践是学习的途径,创造是学习的动力。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注创新和技术教育,温总理也曾指出,“一个人的智慧不仅在头脑里,也在手指上”。“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动脑,还要会动手;不仅要教他知,还要教他行”。让我们回归教育的原点,教育对人的最根本的作用是要激起学习者的一种自我存在意识,是对学习者生命和生活意义的唤醒,脱离了生活的体验学习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学习者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应用,也必将失去持久学习的激情。从这种意义上说,当今技术教育的失衡,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空白,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改变这个现状。 
  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也是应对未来生活的需要。当今世界新技术不断出现,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通讯、交通、计算机、微电子、纳米技术、自动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整个社会的进步迅猛,新技术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触及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引发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可以说技术无处不在。技术改变着学生的生活背景,改变着学生学习内容,是今日青少年应对明日世界的基础。做一个现代人必须是有技术素养的人,只有具有一定技术素养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纷繁复杂的技术变化,拥有便捷、舒适的生活。有一首儿歌说得好: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劳动,大脑爱思考。以朴素的语言说明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动脑和动手同样重要,但一个可怕的现实是,即使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理化实验还降低了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得不到锻炼,如果学校通用技术课程不能正常开设,技术教育不受重视,学生何以掌握生活中的技术?当然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给人类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等威胁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灾难,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技术的发展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安全。技术教育同样具有这样的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妥善使用和改进技术,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形成正确的技术观,这也是对学生的将来和社会的未来负责。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有领先而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和保障。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竞赛空前激烈,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从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中激发创新活力,始终高度重视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也不能重科学教育轻技术教育,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刻不容缓。鲁迅先生曾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上发出了“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的呼喊,我们要提高对技术教育的认识,让全社会都能重视技术教育,在上好技术课程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新的技术教育政策和制度,造就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更好环境。中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实施,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渗透和相互结合,以及学生课外技术活动与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多种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好通用技术课,开发出具有学校育人特点的校本技术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技术学习和发明创造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位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将学科教学与技术素养培养相关联,努力影响并改变着社会对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看法,共同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人,让人人都成创造之人。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本特征.
  [2]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5,2 
  [3]刘宏征.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实施的探索.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5 
  [4]戈立.英美等六国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世界教育信息,2005,2 
  [5]刘兵.技术的意义远在科学之上.中国教育报,2005,7,18 
  [6]国家教育发展中心 组译.《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刘兴东 [标签: 现代化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幽默教育法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从生命教育观照生物学教学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母语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从《Faber钢琴基础教程》中寻求钢琴教育改革
    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