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抓住学生心理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摘要:“两课”教学要贴近现实,抓住学生的心;要“意新理透”,深入学生的心;要客观辩正,理顺学生的心;要高屋建瓴,开阔学生的心;要语言生动得体,打动学生的心;要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网住”学生的心。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两课”教学;学生心理;教学质量
  
  高校“两课”教学一直被定位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长期以来“两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们对“两课”的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课”教学患了“虚高症”,高高在上,没有切中学生的思想要害。“两课”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中,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外部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起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定向的影响,教育才是成功的。因此,要使“两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抓住学生的心理学问题是关键。
  
  一、“两课”教学要贴近现实,抓住学生的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两课”教学必须贴近现实,紧密联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贯彻邓小平说的“两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首先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讲,不少学生认为对时事的关注不能产生实际效用,因而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转而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比如爱情、就业、考研、出国。WWW.11665.cOM另外,长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没有深刻的了解,缺乏切身的经验和体会,对很多政治问题只能停留在浅层认识上。为此,我们在讲授形势与政策时,不妨及时提出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国内外局势,如何辩证地看待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政府的体制改革对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当前如何看待就业难等问题。只有敢于和善于回答、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重、难度大的现实思想问题,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循循善诱,使学生想听、爱听。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经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之所以不愿上“两课”是因为将来搞专业,学了也没用。那么如何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呢?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就可以举例分析哲学与科学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给地质专业学生讲课时,可结合如何绘制一张地质图,说明制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从而说明科学工作者也需要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对哲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大学生由原来的父母包管到融入高校集体,许多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交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问题、特困生的求学和勤工俭学等多方面的问题。“两课”必须贴近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方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爱情观等,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二、“两课”教学要“意新理透”,深入学生的心
  
  愿听新鲜事,愿听新道理,这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两课”教学一定要防止老生常谈和重复累赘,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应充实新的内容;同时理论课的讲授要深入透彻,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经常探讨的理论讲出新意,使人耳目一新。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是靠几个新鲜词表述一下就能奏效的,而要对那些“老事”“老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断求新。只有分析研究深入一层,才能总结提炼出新的认识,对学生才会有新的启示。如果你讲的道理人们早已熟知,那么,你讲的那些只能在学生的思想表层中徘徊,讲过之后也不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只有那些深刻的道理,新颖的立意,才能突破人们的思想表层,在心灵深处打上烙印,从而让我们的“两课”深入学生的心。
  把“两课”讲新、讲深,关键的问题是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所谓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就是运用辩证法的能力。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恩格斯说:“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讲课时才能防止就事论事的倾向,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讲问题的实质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把“两课”讲得“意新理透”,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使所讲的每堂课都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留下一点抹不掉的记忆。
  
  三、“两课”教学要客观辩证,理顺学生的心
  
  由于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会产生一些疙疙瘩瘩和想不通、气不顺的思想、情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两课”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情绪,把学生的心理顺,以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以促进他们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我们的“两课”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必须注意两点:
  一要客观,即要说实话,道实情,讲实理。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夸张,把一说成二;不能编造,把无说成有;不能歪曲,把是说成非。特别是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冷静的分析,让学生理智、正确地看待问题,从而理顺学生的心。
  二要辩证,就是要客观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给学生讲解问题,尽量从正反、利弊、成败、优劣等多侧面、多角度地把问题讲清,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力争把历史、现实和将来都讲清楚,使人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比如,我们在讲述中国与美国人权的本质区别时,就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将美国在全世界反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北约东扩和美国在亚洲强化日美安保体系等问题联系起来讲解,澄清了学生的某些模糊认识,并及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西方某些人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险恶用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两课”教学要高屋建瓴,开阔学生的心
  
  通过“两课”教学,解决大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具体的思想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他们的胸怀,从政治上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起点高一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从本校的客观实际出发,放眼国际经济全球化。讲课不光要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形式的发展变化。
  二是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思想问题和实际无疑总是“两课”联系实际的基本素材之一,但如果仅仅联系这些,必然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局限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考虑问题容易从个人和小团体出发。只有引导学生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准绳,来观察分析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实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
  三是解开学生思想疙瘩,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两课”教育能否消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有所触动,是授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两课”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解疙瘩”上,而是要教会学生“解疙瘩”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提高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时,就不仅是要上好课,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讲道德修养时,既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又要教会学生掌握自觉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五、“两课”教学要语言生动得体,打动学生的心
  
  语言表达是否恰当有力,是能否讲好“两课”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我们在讲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时,语言表达苍白无力,照本宣科,那么内容再生动,也不会收到感人的效果。因此,要使“两课”打动学生的心,教师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朴实无华。上“两课”不能像戏剧表演那样用华丽的词藻、高亢的唱腔和夸张的动作,而应用朴朴实实的、严谨的逻辑把要讲的内容充分表述出来,以达到启发良知、提高觉悟的目的。实践表明,越是朴实的语言,越是实在的道理,越能打动学生的心。
  二要生动形象。我们说要求“两课”教师讲课时要语言朴实无华,绝不是不要生动形象的语言,恰恰相反,因为“两课”的内容往往较抽象,所以要讲好就更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上,群众的语言最生动,具体真实的事例最感人。因此,“两课”教师在讲课时,应尽量在用语正确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多用一些大众化的语言。如灵活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以增强语言的幽默、生动和亲切感。毛泽东同志在作演讲和报告时,就经常是妙语连珠,使听过他演讲和报告的人事后久久难忘。我们强调语言生动有力,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不能用低级庸俗的语言作为“调味品”,否则会损害教育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使人一笑了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三要言简意赅。“两课”教师在讲课时,要紧紧抓住主题,用鲜明简练的语言把该讲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而不要不分主次,泛泛道来。那种一讲课就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乱“发挥”,不仅不会打动学生的心,反而会给学生增添思想负担,打击学生的听课情绪,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六、“两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网住”学生的心
  
  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多建快建各种红色思想政治网站,抢占网络阵地,将“两课”教学搬上网。
  在互联网上建立德育网站,必须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这样才有可能“网住”学生的心。网站可设立新闻时事、素质教育、德育教室、青年志愿者、普法园地等主流板块,弘扬爱国主义旋律,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使“两课”教育最终形成“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教育新格局。
  社会在发展变化,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变化,只要“两课”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思想,展开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学,使“两课”听之有趣,学之有味,就能使“两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继安.思想工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2]杨鑫辉,等.大学生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
  [3]杨德广.大学德育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285.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未知 [标签: 质量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从iPhone热现象中反思大学生自我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教学新思…
    《商务沟通》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紧抓钢琴演奏基础教学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