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构建和谐心理的路径探讨
[摘要]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文章在界定和谐心理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和谐心理应是主体内部协调和外部和谐的健康心理,进而分析了当前大众心理“和谐困境”,探讨了构建和谐心理的路径。
  [关键词]和谐心理;社会;路径;困境
  
  一、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指标
  
  社会主要是由人和自然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载体。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指的是社会生活和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和安定。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就是心理和谐。和谐社会孕育着和谐心理。和谐心理造就着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是指导正确行为和表现的思想基础,社会心理整体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影响。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心理支配和调节着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社会全面和谐的局面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石。
  当前对和谐心理概念的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有所持。本文试从哲学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来界定其概念。意识形态可以说包括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等心理过程;而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和谐心理就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引起的,个人内心世界的舒适和满足,包括人对于社会、人生、自然等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的统一协调,通过平衡心理、冷静思索、适度发泄、接受挑战、假定换位、谅解、豁达、乐观等心理活动方式,实现内心、人事、人际的和谐。这种和谐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WwW.11665.coM从哲学角度讲,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首要维度,是社会和谐的第一来源。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人的心理健康是正确审视当前矛盾、处理人际、人物关系的必需条件,没有良好的心理秩序和社会心态,就不可能有真正长久的、秩序良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人的心理不和谐的状态能够通过个体行动投影于社会空间,造成一定的行为事实和后续影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如果蔓延,则会引发公共政策信用危机、人际信任危机、价值信仰危机,直接危害社会安定,增加社会风险,妨碍社会发展。从一定意义而言,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状态就是人的心态不和谐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个体心理问题及矛盾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群体和各类组织的矛盾冲突,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正视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民众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前社会大众心理所面临的“和谐困境”
  
  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现阶段突出表现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分化、道德失范、价值多元化等因素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就社会成员个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焦虑感加强、人际关系淡漠等。就社会群体而言,主要表现为相对剥夺感(即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认为自身利益被侵占、被剥夺的一种心理感受)和社会歧视心理等。这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这是大众心理所面临的“和谐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冲突困境、公平困境和人文困境。
  (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人们的利益观念空前增强以利益冲突为内核的社会矛盾也相应增加甚至激化。大众心理面临“冲突困境”。改革开放带来的是莫大的实惠和福祉,人们从得到的实惠中产生了进行改革的巨大动力,老百姓从实际出发追求的是实际利益,巨大的物质利益冲破了“精神第一”的迷雾,排除了“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取向,人们要求富裕的愿望十分迫切。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贫富分化问题也日益严重,而这种贫富不均必然会诱发民众心理失衡。据2007社会蓝皮书显示,2006我国城乡居民实际可比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2004年的3.2倍扩大至2005年的3.3倍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高省与最低省之比接近8倍,而上年仅为4.1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已引起底层人群的心理失衡,他们开始对社会强烈不满。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心态上的问题,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二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客观原因,如一些人靠手中权力搞腐败致富,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谋得大利,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些非法致富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民众的心理失衡。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侵蚀社会进步的动力,显然也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社会公平、正义缺失诱发民众心理积怨。大众心理面临“公平困境”。由于体制的缺陷,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导致社会公平、正义严重缺失。一是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二是一些社会群体主要是农民和工人,为改革发展所作贡献与应得之补偿不对等,其利益严重受损,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伸张和维护;三是不同部门、行业和群体之间的竞争机会不平等、竞争规则不公平,这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四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三大公害,引起民众心理积怨。如果这些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只有将“公平与正义”作为政府明确追求的目标,人们能够靠能力和贡献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且有尊严地相处,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才能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才有可能。
  (三)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形态无障碍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大众心理面临“人文困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和法则。在成功与失败的选择面前,利益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虽然“主旋律”的主流文化试图通过宣传来表达改变“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决心,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人们对金钱的攫取欲望和对世俗生活享乐的期待,几乎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而且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以大众传媒的形式消解着我们的传统。一些影视剧作品在消解和颠覆以往的伪政治化、伪崇高化生存的叙事后,并没有为生存找到超越性的意义,表现出的却是日常人伦关系的过分亲密和对消费文化的过分渲染,甚至不同程度上具有将某种前现代生存与后现代精神的负面因素集于一身的特征,从而缺乏真正现代的进取精神和价值追求。这些对正常文化秩序、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培育和谐心理的路径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相违背,会导致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疏离和对立,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广大民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社会运行机制的层面看,正是由于机制的缺陷和漏洞鼓励了不良社会心态的蔓延,进而加剧了社会风气的恶化。所谓公平正义是指在平等、公正的制度、政策和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生存、发展机遇和权利,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体制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机会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所以,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在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正义的政策,建设公平正义的环境是实现社会心理和谐的根本要求,要通过改善社会风气和调整社会心理让世人看到,只有通过合法、合理、合乎道德规范的途径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反之则一无所得。
  首先,应找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点。党中央从六个方面专门就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部署,而这些举措的实施都绕不过一个世界级争议的焦点问题,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30年,我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对于调动民众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过度强调效率优先易使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当下应将公平放到与效率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完善分配政策和法规,保护合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决打击和杜绝腐败,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确保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其次,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制度是人们相互交往、共同生活的平台,只有制度规则本身合乎正义,公平竞争作为人们相互博弈的过程才是有效和公正的。否则,获取之不正义、转让之不正义及矫正之不正义将肆意横行。当前尤其应注重建立社会成员有序流动的制度,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障碍。
  (二)整合道德价值文化体系,使广大民众树立多元包容的文化心态。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一整套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体系,该体系由社会制度、法律法规、运行机制和道德体系共同进行维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有一套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法治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亟须进行改革。我国旧的道德体系虽已破坏殆尽,而新的体系并未建立起来。虽然制定了《公民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但由于缺乏文化的支撑和内容形式的空洞,基本上流于形式,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心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整合和重建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文化体系,应以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革命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养分,建立一种多元、包容的文化,使我们的社会因包容“不同”而和,因和而达到“大同”。所谓多元包容的原则,就是尊重公民个人选择的差异,就是不给公民制造某种压力和人身险境以胁迫他做某种单向度的选择。和谐社会既需要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也需要有所作为的积极自由。通过多元包容的文化,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当然,在构建多元包容的文化之时,要防止片面的“文化宽容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多元之上有一元的灵魂,不同之上追求的是大同理想,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三)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转型期需要加速文化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大厦,并以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在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道德为规范与支撑的社会。而在一个文化衰落、精神贫乏、心理障碍的国家里,是很难建成真正的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克服人们在个性追求方面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培育社会成员以健康的心态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重视发展先进文化,打造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主导文化价值观念,把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统一于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此,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精神层面去关怀社会成员,努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有效教育形式,引导民众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消除人们身心的矛盾与冲突,使漂泊躁动的心灵重归健全的精神家园,让社会成员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为人们的心理走向和谐提供终极关怀。
  (四)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民众拥有持续稳定的心理安全感。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振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当前要注意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尽快构建城乡一体化、资金多元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法律援助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保障、文化等方面问题。这两个体系的建设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基层和向弱势群体的倾斜,这样才更有利于缓解社会基层人群的心理压力,减少社会矛盾,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林燕清 [标签: 建和 路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构建大语文价值观
    构建中职语文人性化课堂
    构建多模态协同式的大学英语课堂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如何构建中学数学和谐课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浅谈火电厂构建第三方燃煤物流平台
    浅谈汽车维护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提高执行力为核心构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高校构建IaaS模式的数据中心需求及实现方法
    加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 促进教育和谐均衡发展
    环境友好型农业旅游系统构建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