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干预机制探析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脱贫;教育模式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已引起高校与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所谓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贫困大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普遍存在
  贫困生存在的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是自卑。贫困生常常有己不如人、抬不起头的自卑感。自卑是贫困生心理症状群的核心和关键症状,几乎所有其他问题都与它相关或由它直接引发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5.1%的贫困生承认贫困使他们常常自卑,72%的贫困生偶尔会自卑。贫穷不仅是生活的困窘的无奈,更让人体会到的是由于各种物质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而带来的精神上缺乏感、剥夺感以及无助感,自卑心理在所难免。
  2.人际关系比较敏感
  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变得敏感多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同学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都会深深地刺激他们的心灵,加重他们的自卑感;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而是把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影响了心理健康。WWw.11665.coM
  3.抑郁比例明显偏高
  贫困生由于困难的家境,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正常需要。正常物质与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抑郁就容易产生。通过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抑郁比例明显偏高,贫困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为14.6%,非贫困生为7.8%。
  4.焦虑情绪时常困扰
  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焦虑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出现焦虑的躯体化症状。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对经济状况的担忧。由于没有稳定和足够的经济保障,许多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常常会为学费、生活费忧虑,常常挂念家中欠债是否增多,害怕家里再发生什么意外,因而忧虑重重,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等待和适应性忧虑之中。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有个体发展过程中自身主观的因素。
  1.经济贫困
  经济贫困应该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与农村的较大反差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具体差异等物质生活的贫困导致大学生在校期间情绪的波动、学习不适、人际关系紧张等不健康心理症状的出现。
  2.文化失范
  每个学生个体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态度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氛围之中。在这种氛围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身世或讳莫如深,或粉饰雕琢”这种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态。
  3.个人心理素质差异以及个体的人格缺陷
  对于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形式,这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心理素质差异以及个体的人格缺陷造成的。比如认知上的偏差,使其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贫困现状原因,没有认识到贫困对个体发展的正面作用,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应对贫困,导致自卑、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等情绪。同时,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也发现,不少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
  4.就业压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过程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相对非贫困大学生来说,在有效社会资源的占有量上要小。就业心理压力就成为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外在现实诱因。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总之,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所以解决对策也要从综合考虑,标本兼治。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等经济援助只起到暂时缓解经济压力的作用,解决一时之需,只有进行心理扶贫和心理援助,从解决他们的心理素质入手才是从根本上的援助。

  三、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干预机制
  
  1.更新观念,树立贫困不贫志的信念是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基础
  贫困大学生要实现自我心理脱贫,必须更新观念,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必须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而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人生最可宝贵、永不枯竭的财富。贫困大学生现在虽然面临着物质上的贫困,但却已经站到了获取精神财富道路的起点。贫困大学生要十分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会利用现有条件去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努力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用知识和能力来丰富和武装自己,以自己能够拥有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丰富而全新的知识和能力为荣,树立起贫困不贫志的信念。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选择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通过以上教育措施,指导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让他们最终战胜自我,远离心理贫困。
  2.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贫困是前提
  我国政府和各高校为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明显成效。但今后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广泛募集社会资金,严格管理,合理分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建立重视素质教育和以学分制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缓解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压力;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人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资助措施,最终实现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
  3.建立心理贫困防御机制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关键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起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运用歪曲、夸大、否认、升华等方法来减轻或摆脱情绪困扰,从而达到预防心理贫困的目的。
  4.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重点
  高校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营造心理咨询氛围,鼓励贫困生积极寻求心理帮助。同时,应该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状、特点采取多种咨询形式,预防和矫治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二是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贫困大学生社团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从而找到一种归属感,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以便重新找回自信。三是积极消除可能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诱因。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纠正部分人群对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偏见,摈弃世俗观念;对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提倡艰苦奋斗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就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培训;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防止出现对贫困大学生的不公平现象等。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援助,要从高校教育的整体出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有意识地探索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才能从使贫困大学生彻底摆脱贫困的阴影,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秀文 隋丽丽: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2] 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
  [j].教育探索,2004(1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伍莉 [标签: 机制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实战型竞赛对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
    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OEC管理模式在高校花样跳绳运动队训练效能控…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虚拟化运行模式可行性分…
    试析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引入健身秧歌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论高校改革中的学校效能建设
    湖北省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