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变迁与改革开放的历史互动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变迁 改革 开放 互动性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支重要的亚文化,不仅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的变迁,而且能够感知、折射和映照社会进步的足迹。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校园文化变迁既镜鉴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巨大社会进步,融纳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又在触摸改革开放强大的推力中,接受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促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潮流中,高校校园文化变迁与改革开放之间在互动中保持着共进共退的互动性。 
  凝聚着社会文化合理内核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变迁中折射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反映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互动性。探析这种历史互动性,对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映射改革开放的全貌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纽带,在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变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脉络为主要线索和逻辑依据的,且校园文化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契合的。 
  基于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也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迁轨迹。这种变迁表现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想到现实、从单一到整合、从严格到宽容、从外倾到内倾的发展趋势,并始终沿着正弦曲线的波动变迁。www.11665.cOm这种变迁不仅直接折射和反映社会变革的发展轨迹,而且将社会变革的全部内涵凝结成文化变迁的主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变迁影印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震撼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领域,表现为深度的系统变革。追逐着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高校校园文化将改革开放的主题内容和历史进步的时代烙印深深地熔铸在变迁发展之中。 
  首先,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环境中,高校校园文化由单一型向兼容型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基于社会利益结构和社会阶层日趋多样的基本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也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变迁趋势,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结构趋向于开放式、内容趋向于多元化、功能趋向于综合化。由于高校与社会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信息交换,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每一微小变革很快就会在校园内引起相应的躁动,导致校园文化体系日新月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总是以最为快捷的方式感知和触摸社会进步的脉搏,并不断引领社会前沿的观念、汇集社会时尚的热点而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也不断得到加强。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校园以开放的姿态将各类文化包容并蓄,使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构成体,其中既有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理性文化,也有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感性文化;既有各类外域文化、外国文化,也有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既有高雅文化,也有庸俗文化等。 
  其次,在日益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拓展,社会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和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不断促进文化观念的嬗变。伴随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发展,高校校园生活也日益打破自成一体的封闭模式。市场经济机制使高墙封围的校园文化不可能继续维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体现在校园文化的诸多元素中。与其他亚文化相比,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敏锐、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批判意识强、最少保守的特色,并对社会的风云变幻十分敏感。在开放的环境中,各类文化观念纷纷涌入高校,影映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合理内核,并在各类知识和文化策源地(高校)衍生出富含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循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轨迹,高校校园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汲取着改革的价值精神和时代养分,日益呈现出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文化气息,校园内日益凸显对个性发展、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尊重。开放的校园文化在核心精神的追求上逐渐体现出普遍主义,尊重社会事实的真实性,注重社会规则的公平性并热心和关注公益事业,具有更自觉的环保意识。在开放的校园中,校园文化表现出对社会各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包容和认同,使校园呈现出与社会潮流高度一致的休闲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如“超女热潮”、街舞表演、网络歌曲、dv短片等,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在大学生中传播较快。开放的校园内,师生们愈来愈喜欢直率的情感表露,不愿扭曲个性,厌恶形式主义等。 
  2.高校校园的热点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高校在与社会进行观念对接和信息交换中,不仅首当其冲地感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急剧变化,而且以校园热点变迁的方式来展示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纵观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孕育和形成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追求,见证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历史轨迹。 
  (1)“自我”价值的萌发动摇了“无我”的传统观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是高校校园对世界、社会和人生进行自发的思考。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价值取向在现实面前显得十分的尴尬,高校校园开始了对世界、人生和社会的历史反思。基于改革开放对高校校园的深刻震撼,传统义利观、生命观的困惑与现实的校园文化激烈对撞,高校校园开始了对“自我”存在的现实拷问——即“潘晓热”的出现。高校校园借助西方文化思潮对人的本性探讨已经深入到了对经典性的人生价值范例的深度质疑。同时对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极端的固有价值内涵提出了异议,并对传统价值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视。相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绝对利他的价值诉求,自我价值的萌发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高校校园在价值求解中难以排解偏激的情绪困扰,盲目仰望西方思潮华丽的外衣,忘记了脚下踏着的是古老的中国土地。在价值追寻中脱离现实和实际,因而暂时迷失了方向,高校校园价值取向的天平在否定“无我”的传统观念中,不可避免地向着“利己主义”、“自我中心”方向倾斜。 
  (2)市场热潮中的实用性价值重塑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渗透式影响突破高校的藩篱,以迅猛的势头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园,“市场热”在各个高校校园不断升温。在文化精神层面,高校校园以崭新的姿态全面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新的价值观念重塑。“市场”热潮迅即蔓延到了高校校园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校园的饮食起居,引导着高校校园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倾向,制约着高校校园的生活方式、行为选择和核心精神,进而从外而内地深刻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市场”强力的渗透式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始趋于实用性和功利性,高校校园逐步淡化对纯理论探索和学理式生活的仰慕和关怀,对未来的向往呈现出多元复杂的价值取向。 
  (3)全新的价值体系在综合素质热潮中得以构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开放性和全面发展趋势,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面对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高校校园渐渐认识到应该全面地看待世界,全面地认识“自我”,努力从多种角度塑造自己,以便全面实现“自我”。在市场竞争背景下,高校校园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在高校校园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合素质热潮”由此悄然兴起。如果说在“潘晓热”的时候高校校园文化是向狭隘“自我”提出疑问,那么到了“综合素质热”的时候,大学生则对大写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素质教育热”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促动校园内新价值体系的全面变迁和构建。
    二、高校校园文化变迁发端于改革开放的动力助推 
  一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自觉启动的改革过程,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应变化,不仅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迁,而且引起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剧烈振荡,导致各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冲突与磨合中进入了深刻的流变历程。 

  1.经济体制改革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原动力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每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当时包括文化在内容的一切社会现象都具有决定意义。因为,一切的社会意识形态都要依赖并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方式对校园文化变迁的决定作用正是通过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的。追根溯源,文化的变迁是以经济的变化发展为核心的。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在规律,社会变革和发展不仅加速社会历史进程,而且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并引起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现。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人包括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设计,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面对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的态势,市场经济在观念层面带来了诸如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公正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的进步,以平等、独立、自由、竞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在主流文化中确立。 
  2.对外开放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催化剂 
  三十年的对外开放就是中国打开国门审视世界,不断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历程。在对外开放中,有两种全球化力量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变迁:一是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一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文化全球化进程直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快速变迁 
  从文化全球化来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三十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历史。“全球化拓宽了文化视野,推动人们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构造文化活动;全球化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意识;全球化创造了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化为广泛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和心理条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内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交流和接触中进行着相互的选择和适应。来势汹涌的外来文化借助发达国家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文化霸权,对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和亵渎,在其喧嚣的文化浸润中日渐肢解传统的价值体系,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强劲的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西方思潮热浪的兴起,到今天对时尚潮流的狂热追捧(哈韩、哈日……),在高校校园里从日常学习、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外来文化都展示出其强劲的渗透性和表面张力。这种文化领域的“漩涡效应”借助全球一体化潮流,携带着诱人的现代气息,成为催生高校校园变迁的重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进程强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加速变迁 
  经济作为一种文明,决不仅仅只有物质的价值,它也包含着深刻的精神方面的含义,能够对文化的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源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校园文化变迁通常有两种:一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一是显而易见的突变。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渗透式文化变迁,主要源于西方富于渗透性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影响,对现代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充盈着对经济利益无限膜拜和盲动的情绪,也日益震撼着中国高校校园内“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的价值围城。高校校园文化两种形态的变迁,校园内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逐渐萎缩,迅速前进的工业巨轮轻易就把宁静的心灵图景碾成粉碎;伴随经济意识的空前膨胀,精神追求也开始全面萎缩;工具思想全方位渗透校园文化,人们的内心修养、价值追求追寻着经济利益的足迹,淡漠了精神渴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突变式的更替,主要源于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空前频繁地往来,市场的开拓与扩张有力地突破了国家、民族、文化风俗以及意识形态划出的传统疆域。从跨国公司、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到麦当劳、奔驰汽车、卡通片,这些异国他乡的文化正在穿越巨大的空间距离和森严的国境线,愈来愈密集地植入本土。高校校园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始终是社会的先锋,他们思想活跃,敢闯敢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站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边缘,大学校园里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是崇古还是尚今?是慎终追远还是面向未来?是维护传统观念体系还是变革创新”?因此,随着国际货币倾销而来的外域文化会在高校校园引发深刻的思考、艰难的筛选与有效的整合,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在选择中突变,在更替中和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王军.“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谈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j].江西教育研究,1996,(3). 
  [3]方益波.明天我们怎样面对另类文化—入世与文化[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0. 
  [4]方益波.我们怎样面对另类文化——入世与文化[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0.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张春和 [标签: 变迁 改革 的历史 动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实战型竞赛对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
    浅论扁桃体和扁桃体炎的治疗
    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OEC管理模式在高校花样跳绳运动队训练效能控…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虚拟化运行模式可行性分…
    试析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引入健身秧歌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论高校改革中的学校效能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