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析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而容易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是一类应当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掌握和准确了解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研究和探索切实有效的贫困生思想教育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积极教育和引导他们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家庭贫困,支付在校期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的大学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近年来这一比例有所增加。毫无疑问,贫困生已经成为一个高校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有着大学生群体的共性,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这些贫困大学生在成长中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目前看来,贫困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在大学中,有一些贫困生因家境困难和性格内向等原因,出现各种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努力提高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对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推动作用。Www.11665.cOm 
  1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爱国主义情感强烈,政治信仰坚定,但少数贫困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存在一定的迷茫感、模糊感。 
  一方面,现在入学的贫困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使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充满了信心,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满信心,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努力奋斗。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来指导实际学习和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受这些新形势、新情况的影响,再加上青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因年龄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表现出某种独特的本质属性。青年的社会性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初期的状态是:青年的社会性内化程度肤浅,非理性成分较重,心理素质所具有的恒常性较差,存在不稳定、极易变化、脱离客观现实的倾向。在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的青年阶段,少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还不强,对社会主义理解还不成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感和模糊感,缺乏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2)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积极、进取,但少数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功利化等不良倾向。 
  一方面,绝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目标和职业时能自觉的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职业观、婚恋观、金钱观、消费观、友谊观等。 
  另一方面,仍有少数贫困生受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权力意志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人生观和思潮的影响,思想上出现一些偏差。如有的贫困生不重视理想,不愿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自私自利,讲求实惠,过分夸大权力的影响,认为金钱万能,把“票子、车子、房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另外一些贫困生因为经济条件上的缺陷,思想上产生“什么都不如人”、悲观厌世、淡漠的消极情感,没有信心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觉得生活无意义。进入大学后不再求上进,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对待学业、人生、理想的态度消极,与同学的交往产生隔阂。 
  (3)道德品质较好,遵纪守法,自律性强,但少数贫困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 
  具体来看,在诚信意识上:一方面,绝大多数贫困生能意识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的重要性,表现在行为上则是能以身作则,宽和待人,并敢于指出和批评校园内和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在生活中遇到不诚信行为也会去制止。另一方面,少数贫困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存在认知与行为脱节,言行不一致,对人对己双重标准。他们在日常行为中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诚信行为,比如申请助学金时虚报或夸大家庭困难程度、恶意拖延助学贷款的偿还时间。 
  在社会责任感上,一方面,多数贫困生能在坚持社会公德和正确道德观的前提下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一定程度的奉献、牺牲和让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少部分贫困生在生存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过度重视个人前途和理想的实现,轻视或漠视集体荣誉和社会责任。比如:在班级评优评奖时,只一味强调自己的奖学金和荣誉,不愿做出合理的让步。还有的贫困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和个人事务,认为参加各种班集体和学生社团活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4)成才意识强烈,自强不息,拼搏向上,但少数贫困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存在“等、拿、靠”等错误观念。 
  一方面,绝大多数贫困学生具有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格,危机感强烈,竞争意识强烈。表现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求知欲旺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生活上自立自强,情绪和心态积极稳定,平易近人,乐于帮助同学。绝大多数贫困学生愿意通过从事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勤工助学和兼职机会来赚取生活费,锻炼意志。另一方面,贫困生大多来自教育水平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有的贫困生在进大学时学习基础差,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思想上意志消沉或自暴自弃。表现在生活中独立性不强,依赖思想较严重,缺乏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一味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来维持生活。 

 (5)心态积极,情绪稳定,富有朝气,但少数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欠佳,身心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不佳。 
  一方面,由于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困难问题,出台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全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加大国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奖励力度,确保高等学校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建立规范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制度,加快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高等学校要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和健全工作机制等。这些措施的逐步实现,使大多数高校贫困生缓解和解决了经济困难,减轻后顾之忧,专心学习完成学业。经济状况的改善还增强了他们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大多数贫困生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心理状态较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急速发展,青年身心发展处于转型阶段,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读书的同时还要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心的贫困生更是属于大学生中的心理弱势群体,容易出现“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焦虑忧郁、忌妒心理、自暴自弃等。比如一些贫困生因经济负担重和学习成绩差,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另外一些贫困生则因打工兼职占用时间和精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还有的贫困生则有自卑和孤独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时缺乏自信。 
  2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准确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首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要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深入细致地开展采集贫困生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份完善的贫困生档案,掌握贫困生的原始资料,以便开展后续的工作;其次,平时要积极、主动、热情地关心贫困生,要采取与贫困生个别访谈、到寝室了解、向同学咨询、与贫困生家长沟通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及时准确的了解贫困生思想和心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2)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贫困生明确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针对少数贫困生在政治信仰上存在的迷茫感、模糊感问题,及时发现后要通过座谈、讲座等显性教育方法和读报、观看主流电影、聊天谈心等隐性教育方法,确立这部分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其次,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职业观、婚恋观、金钱观、消费观、友谊观等。 
  (3)始终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成才意识。 
  首先,针对贫困生出现的学业、心理、恋爱、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以及贫困生关心的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就业信息等热点和焦点问题,从大一进校开始,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其次,将教育工作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贫困学生。辅导员老师开展经常地谈心活动,帮助贫困生切实解决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根据需要组织品学兼优的同学、班干部和党员对贫困生进行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一对一”的重点帮扶,减少贫困生的身心负担,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萍芳,胡玲俐,杨淑敏.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6:3-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g](国办发[2004]68号). 
  [3]黄蓉生.青年学研究(第二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74-75.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赵越 [标签: 大学 政治教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浅析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的影响
    浅析中国奶粉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之道
    浅析高职院校普通化学课程有效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