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析挑战、反思、回应:高校教师教学观重构
    〔论文关键词〕挑战 反思 回应 高校教师 教学观
    〔论文摘要〕转型的杜会挑战传统的现念,创造的力童挑战守旧的思想,信息技术革命挑战教师职业市场,面对挑战,高校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其内洒包括:反思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承走向知识构建;反思教学过程,从禁锢封闭到走向开放;反思教学实戏,从教学分离走向教学合一。反思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观的重构,重构的途径在于:树立教学服务意识;转变教师行为角色;化解教学多元冲突;展现教师职业声望。
    教学观重构是指对陈腐的教学理念、封闭的教学过程和零乱的教学实践进行重新认识,以形成、维持和构建新的教学观的过程。教学观的重构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先导。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正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和责任承担意愿对于高等教育组织目标和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革新传统教学观念,直面时代挑战,反思教学理念、过程与实践,回应社会诉求,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间题。
    一、挑战:高校教师教学观重构的杜会背景
    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信仰、价值观、态度和思维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先进的思想。wWw.11665.cOm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灵智慧、创造才能等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社会公众强烈要求教师教学观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时代变迁对教师的传统观念、守旧思想及职业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转型的社会挑战传统的观念
    有人说,“学生是上帝,校长是皇帝,教师是奴隶”。这句话包涵着三层哲理。首先,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上帝。小而言之,他们的发展关乎学校的存亡,是立校之本;大而言之,他们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存亡,是立国之本。因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亡则国家亡”。其次,校长是治校的皇帝。校长的办学方针、治校理念将决定着一个学校发展的前景。北大之所以久负盛名,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再次,教师是教学的奴隶。对此立论,我们不敢苟同,教师不应该是奴隶。之所以有人如此说,是因为在社会大转型的今天,有些教师不主动顺应时代潮流,转变自己的观念,自己不尊重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不发动自己,自己不依靠自己,故而在“魔鬼的审判”面前拯救不了自己,被沦为世俗的奴隶。设若教师善于重构自己的教学观,纵然年逾花甲,亦只是老当益壮,如果学生是泥土,他就把他们烧成砖瓦,如果学生是矿石,他就把他们百炼成钢;相反,设若教师不善于与时俱进地重构自己的教学观,既便是正值年富力强,似乎亦只是未老先衰。在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一个缺乏观念更新和远见卓识的教师会心如虎狼,蚕食许多可爱的灵魂。“发给工资,是给你今天的饭碗;更新观念,是给你明天的饭碗”。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我们就应该换教师。
    (二)创造的力量挑战守旧的思想
    雨果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因为思想主载人的精神,决定人的动机、行为,从而决定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成就和创造才能。没有与时俱进或超前的思想,人的生活方式就会墨守成规,人的社会成就就会趋向平庸,人的创造才能就会销声匿迹。孔子日:“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道出了“学思并重”的理性价值,它是教师重构教学观的必由之路和理性选择,是打破旧传统、创造新世界的力量源泉。学而不思,是对原有知识的生吞活剥,是对传统的亦步亦趋,即使是囊括众家,亦只是材料的原始堆积,难于外化为一种力量。思而不学,凡事皆会成为空中楼阁,生命之塔就会失去材料和根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与其他动物所不具的思想;人之所以有高下之分,是因为人的思想有高下之分。高校教师在世人心目中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社会期望他们更具有创造性的思想。教师是靠思想站立的,因为有了创造的思想,才会站得挺直。一旦思想守旧,就会奴颜脾膝,犹如行尸走肉;放弃思想转变的教师,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三)信息技术革命挑战教师职业市场
    步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引起学术机构功能、师生交互模式、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巨大的擅变。校园网络化,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形态进一步进化,人类文明正经历一次新的变迁,它打破了教育的国界,突破了教育的时空局限,促进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为交互性的学习和信息获取带来便利,终身教育已然来临,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不足以再创它的时代精神。一些院校开始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作为晋升晋级的考核指标,这可谓对学术职业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诸多教师由于精力分散,难以有大量时间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学术职业市场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需求量因此而减少,这又进一步威胁到教师的职业市场。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走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单调情境,涉足信息技术领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将国际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与科研之中,创设生动多彩的教学手段。
    二、反思:高校教师教学观孟构的基本内涵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或活动的追问和思考,用新的理论重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塑造自己、在解构后又重构的过程。它是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增强教学能力、生成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反思的内涵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反思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承走向自主创新
    中国的教育界历来把成绩当作教学的生命线,在这种教学理念的笼罩下,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唯传授而传授;教学目标模糊,唯教学而教学;学生的学习手段简陋,唯知识而知识;学习目的单一,唯分数而分数。其结果是教师传承的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切身体验,使学生知晓的仅是空洞的说教,扼杀了学生的认知。杨振宁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少得多,原因在于美国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强。”传统上,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人;教师的使命就是传承知识。因此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取代学生的思想;学生把教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在这种以教代学的过程中,课堂的民主精神于其间流失,学生的个性于其间被扼杀。学生不会去自主探究,而是沿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创新之精神于其间泯灭。鉴此,反思教学理念,构建以知识传承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教学观,将学生的地位提到教育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能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上来,真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特征,由训话转向对话,由“传道、授业、解惑”走向“自主、探究、创新”。这是创造教育的呼唤,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丰富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二)反思教学过程,从禁锢封闭到走向动态开放
    禁锢封闭亦称“传统式”。其突出特点是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科目本身的结构,按既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训练,学生的时间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安排。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务必按教师的指令行事,在同一时间进行同一种学习,不得’与教师的意志“分道扬镰”。这种教学的实质乃是千人一面,它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与之相反,动态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时加人任何学习群体,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教师不对学习活动作出限制,只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引导、建议、鼓励和帮助学生参与学习,因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开发自身的潜能。教学改革应从禁锢封闭到走向动态开放。其内涵有三:一是目标的开放,即“把笼里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自然而然中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二是内容的开放,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的人,教学生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户〕三是时空的开放,给学生一个时间,不要把他们的课表填满;给学生一片空间,不要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束限。教师要在空间上为学生提供远距离学习的机会,在时间上提供不同的时候学习的机会。充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媒手段、网络系统和学生个体接触恰当地结合起来,开辟网上课程。并把教学过程延伸到校外,组织一些外部学习实验,并在内容方面建立起所授课程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某种联系。

    (三)反思教学实践,从教学分离走向教学合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自教,不管学生学不学,或怎么学;学生学自学,不管教师教什么;教学分离,互不牵连。其结果是教师教了也形同没有教,学生学了也似乎没有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促使个体内隐的理论公之于众,在教与学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构建新的教学互动模式,推动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但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前,如何做到教学合一,莫定学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对照社会变迁的诉求,转变实用主义的成才观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站在知识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的角度,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致力于教中学,学中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构建与当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相适宜的教学观念与思维方式。一方面,要打破以教论教、以学论学的局面。这就是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起来,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间联系起来”。这便是“教学合一”。其真谛便是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要克制“学霸治学”,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因为“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霸气”十足,我行我素,那便是固步自封,那便是亡国的教育。
    三、回应高校教师教学观重构的途径选择
    教学观的重构,是对社会挑战的回应,应该从理性的维度唤起教师对现实的理解,并为之承担义务。重构的途径允许有讨论、有争议、有质疑和分歧。重构的目的在于顺应社会变迁,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在符合社会规范的形式中与学生共存,并起着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一)树立教学服务意识
    经济时代来临,高等教育事业已成为一种“产业”,高校教师职业也相应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服务。为此,高校教师在教学服务上要敬业、负责、热忱、精益求精;要主动、深人、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能倾听消费者的心声,了解消费者的需要;要提高自身的“文化资本”和“专业资本”,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巧,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社会化程度方面获得全面进步,从而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二)转变教师行为角色
    传统上,教师在教学中居于领导地位,其行为是领导行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主要是命令、威胁与责罚。然而今天,时过境迁,网络化打破了信息垄断,为民主表达和沟通创造了条件,学生从信息网络中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教师的知识不一定会比学生多,信息量不一定比学生广,因此不再居于“霸主”地位,传统的教师行为角色遭到了众多的反抗与非议,学生不再是驯服的“羔羊”,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不应该再受到囚禁。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行为角色则应该转为同意、欣赏、接受与有效地协助等,从独裁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旅行”的向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调动学生的“个人情意”和表现欲,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间题。
    (三)化解教学多元冲突
    教师在教学中是多元角色的客体,由于多元角色间的对立要求,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如校内外价值观的冲突、个人需要与制度约束的冲突、社会、家长、学生的期望与教师价值观的冲突、教师内在多元角色的冲突等。这些冲突的本质其实是人我之间期望的显露,若教师于期间纠缠不清,由这些冲突而产生的烦恼就会如梦魔般地挥之不去。因此,教师要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学习,理智地化解冲突。
    (四)展现教师职业声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代表着社会道德和文化进步的方向,享有祟高的社会地位和绝对的权威。因此,作为社会道德的传播者和文化的继承人,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不能与普通社会人士同日而语,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展现特殊的职业声望,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与人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言传身教,以灵魂塑造成灵魂,以人格孕育人格,对学生倾注人性的关怀,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性得以提升,把学生培养成充满人性之人,培养成远离兽性之人。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张继平 [标签: 重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浅析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的影响
    浅析中国奶粉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之道
    浅析高职院校普通化学课程有效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