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与路径探析
摘 要:新时期要增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发展动力,必须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力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两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比较研究,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做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差异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1-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与国际教育交流日益广泛,高等教育领域对外交流迅速发展,近年来各类涉外办学不断增多,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3年4月公布的信息统计,目前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871个,大都是中国与欧美等国家高校间进行的合作办学,较好地发挥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有益补充作用。
  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在国内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1]。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2]。国内外形势如此,作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高校理应直面文化建设的紧迫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WWw.11665.COM
  一、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性分析
  通过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未形成公认的、一致的界定,但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建设及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发挥乃至促进社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具有共识。
  1.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综观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启示,校园文化通常是几经学校创始人及继任者几代人凝练出的文化内涵、办学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如校训、校徽、校址、标志性建筑物等的时代效应,如杰出校友的人物效应,它不仅折射出学校整体形象,对学校整体运行和师生个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积极引领着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及政治文明前行的方向。
  2.注重挖掘大学文化的精神诉求
  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大学大都具有非常好的人文传统,在注重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教育关怀。近年来,中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致力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文化建设“为了谁,服务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3.注重拓展思想教育的实效空间
  中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普遍地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大学文化育人的突出位置,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多样性、社会性和隐性的教育途径、手段和方法共同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教育联动机制,达到间接渗透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中外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性比较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体制和机制。由于客观上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通过差异性比较,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国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促进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1.管理模式的差异
  中国大学目前已形成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格局,且大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北大、清华等几个国内知名学府外,其余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突出,“千校一面”现象严重。
  目前国外大学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三类,即集权模式(法国为典型)、分权模式(美国为典型)和二者并重模式(日本、英国、德国),并且在不同的模式下,大学领导机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一长制”(日本)、“委员会制”(美、英、法、德)、“董事会制”(美、英)等。国外大学领导体制一旦确定就相对稳定,不仅有利于校园文

建设的传承与稳定,而且有利于形成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培养各类人才积淀文化底蕴。
  2.教学模式的差异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所需与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趋明显,很难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的多,教学互动性效果差。相比而言,国外大学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注重个性化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教育策略和办学定位,尤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办学坚持“小而精”著称。“导修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育人的一大特色,学校大部分基础课程都采取“大课教授主讲+小班助教辅导”模式,给学生更大空间去理解课堂所学内容。除此外,教授与学生间通过“喝下午茶”等多种沟通平台,让学生受益匪浅。
  3.行为模式的差异
  校园文化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导致中外大学校园文化行为方式差异的根本所在。文化背景的不同反映到思维方式上只是抽象的或具体的差别,反映到行为方式上则是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大学倡导国家、社会、集体利益至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须服从集体、社会、国家利益,个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大学的校规校纪、国家的法律法规,共性强于个性。国外大学以美国为例,在以遵循基础道德和法律底线之上,极端推崇个人主义取向,崇尚自由平等、实用主义,追求个人享受,凸显个性张扬,不仅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和自我的实现。
  三、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从办学空间和主要教学特点的角度来划分,有“单校园”和“双校园”两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相比高校其他普通办学形式而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国际化教育教学环境的直面性与开放性。因此,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办学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1.正视中外校园文化差异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1]。为此,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正视中外大学校园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积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1],寻找中外文化交融的最佳切入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方面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归属感、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发挥校园文化主体作用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始终秉持校园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尊重校园文化主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并致力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一是高校领导作为校园文化的倡导者、灌输者和执行者,应着眼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有效窗口和引导学生形成全球眼光的重要资源,形成有国际影响、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二是围绕文化建设“为了谁,服务谁”,引导师生(包括外籍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建设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支持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中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创造性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价值。三是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团学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教育活动,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健全文化育人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是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运行的首要前提。一是建立和健全领导管理体制。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大都接受学校和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亟须协调处

理好学校内部、学校与政府、中外学校间的职责、权力与利益关系,亟须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办学体制上有根本性突破[4],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加强全年、全员、全过程育人系统工程建设。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学习任务与明确要求。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学术活动育人、信息网络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模式、新方法。三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认同,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进而在大学校园中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1]。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郭建宁.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eb/ol].http://theory.gmw.cn/2011-09/27/content_2701585_
  3.htm.
  [3]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阔步前行[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6033147.html.
  [4]刘道玉.中外合作办学需有根本性突破[j].学习月刊,2011,(7).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路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效性
    新时期我国金融外汇收入增加的风险及防范对…
    新时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论新时代绿色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工程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心理咨询的…
    论新时期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
    论新时期广电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实践
    新时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误区分析及对策
    试论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新时期乡村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新时期大学出版社发行渠道及营销模式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