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进展路径
: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学派,因为并不否认潜意识的作用,而且基本接受弗洛伊德提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而它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主要包括狭义客体关系理论的进展、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广义客体关系理论的进展三部分。与传统精神分析不同的是,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家将客体及客体关系置于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中心,视客体关系为人类经验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客体关系理论家将人类精神的本质视为关系,人类行为被关系所驱动,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没有多大关系。与当代,心理学的整合趋势相一致,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也处于与其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支、其他的心理学观点相融合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关系模式;驱力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1-0114-06 收稿日期:2011-08-20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09besh055)
  作者简介:王国芳,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100088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批判与继承弗洛伊德本能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创建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实践。从广义的角度(理论模式上)来看,克莱因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和费尔贝恩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是其创建初期的理论形式,以克恩伯格(otto kemberg)和米切尔(stephen a.mitchell)为代表的整合关系模式则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晚期发展。Www.11665.COm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克莱因之后以汉娜·西格尔和拜昂为代表的后克莱因学派是对克莱因理论的直接继承与发展,以温尼克特和巴林特为代表的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则代表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除此之外,以克莱因学派为核心的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在南美洲和拉美各国广泛传播,均反映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巨大发展和持续影响力。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的发展,总结其理论特色和发展趋势,为深入理解和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提供理论支持。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早期形式
  弗洛伊德将驱力、目标、客体等概念带人了精神分析,但是他关注的焦点是作为一种生物学力量的本能能量的释放,客体仅仅是本能释放能量的目标。但他在探讨内化、认同和投射等心理机制时,已埋下了客体关系理论的种子。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应归功于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的贡献。前者在保留了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等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从客体关系的角度阐明了她在儿童精神分析中的观察和发现,因其理论依然以本能模式为背景,而被称为“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clair,2002,p.47)。后者则完全排除经典的驱力和本能理论,完成了克莱因未能完成的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向客体关系模式的彻底转变。
  克莱因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被视为客体关系理论创建的标志(王国芳,2007)。1932年她完成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儿童精神分析》。《对于躁狂抑郁性状态的心理发生学的贡献》(1935)和《关于某些分裂机制的注解》(1946)两文代表其理论的成熟,她开始用两个核心概念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性心态来描述生命第一年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结构,揭示俄底浦斯冲突以及超我在前语言期的出现和发展,其理论由传统的力比多驱力模式转向关系结构模式。在精神分析历史上,克莱因敏锐地发觉弗洛伊德理论中所包含的客体关系思想的萌芽,并将它与自己在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时的发现结合在一起,首次提出客体关系是心理发展的基本材料的观点,从而改变了弗洛伊德所坚持的内部本能驱力是心理结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要因的观点。
  稍晚于克莱因,生活于爱尔兰的费尔贝恩也发展出一套全新的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谨慎地吸收了很多克莱因的思想,并将之与弗洛伊德、亚伯拉罕等人的观点相融合,发展出独具一格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与克莱因不同,费尔贝恩完全抛弃了经典的驱力和本能理论,并将客体关系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实现了由驱力模式向客体关系模式的彻底转变。他用客体寻求代替了快乐寻求,用现实原则代替了快乐原则,用原始清白代替了原始罪恶,他的理论只集中于心理方面的内容,排除任何与生理有关的内容。在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中,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模式最为纯净、最为激进,因而其理论被称作“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徐萍萍,2006)。
  

弗洛伊德播下的客体关系理论的种子,经过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精神分析临床实践的培育以及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的理论阐释,发展为具有独特品质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支,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力比多的性质和人类发展动机的解释。
  二、狭义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自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之后,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由于二战的影响,为逃避战火和迫害,欧洲的许多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纷纷汇聚英国和美国,由于弗洛伊德的到来,英国成为二战期间精神分析的大本营。作为英国精神分析特定形式的客体关系理论因此得到极好的发展机遇。
  克莱因的理论观点在创立之初即得到了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中的一些老会员如琼斯、格洛弗(后来成为克莱因的对立派)、斯特拉奇夫妇等人的支持。至1950年代,克莱因学派中增加了许多有医学背景的新成员,他们既有来自波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成员,也有跨越大洋从美洲和拉丁美洲而来的学习者。这些新成员构成“后克莱因学派”的主体,成为继克莱因之后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言人,主要代表人物有:拜昂、罗森费尔德、西格尔和迈策尔等人。
  其中,拜昂(wilfred bion)的研究对于当今的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拜昂区分了投射性认同的正常形式和病理形式,并以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过程说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分裂。在讨论分析者的功能时,拜昂提出“容纳功能”(containing function)的观点(目前有研究者称之为“容器”理论)。“容纳功能”既有接纳、容忍之意,也含有理解和修正的意思。相对于儿童这一被容纳者(con-tained)来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就是一个容纳者(container),他们通过其存在、行为和情感或者修正儿童的冲动,或者强化儿童的冲动。拜昂于1970年代去美国,建立了“克莱因方向的分析者”(klein-orientated analysts)小组,使克莱因学派在北美开始产生影响力。
  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ld)是出生于德国的精神病学家,1935年流亡英国,因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感兴趣而接受克莱因的分析,很快成为克莱因的重要支持者和克莱因学派研究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权威之一,被视为克莱因关于精神病研究方面最优秀的继承人。1947年,罗森费尔德发表一篇分析精神分裂症的详细病案史,证明了克莱因的自我分裂和投射性认同概念的重要 。他的研究汇总于《精神病状态》(1965)一书。罗森费尔德对于自恋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消极性自恋”(negative narcissism)概念。1971年,罗森费尔德撰写论文《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生与死本能的临床研究:自恋的消极特征研究》,描写了死亡本能的临床迹象(clinical evi-dence)。在文中,罗森费尔德阐明了一种相当重要的自我结构,在其中人格的部分被组织起来表达死亡本能冲动,人格的这一部分的临床表现是一种理想化的破坏性,是对于主体自身好的部分的攻击。罗森费尔德认为,自我的这一邪恶组织歪曲了移情和所有的人类关系。目前,罗森费尔德所描写的这一自我结构已成为克莱因学派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西格尔(hanna segal)是出生于波兰的精神病学家。后到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受训成为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童分析家。曾接受克莱因的分析,是克莱因学派的重要成员。1952年起任伦敦精神分析学院的督导师,是英国皇家精神病学家学会的成员,也是用客体关系理论来分析治疗精神病的先驱之一。在克莱因去世之后,致力于克莱因学派的组织建设,积极宣传克莱因学派的思想。西格尔是克莱因理论的重要解读者,也是克莱因学派传统中卓越的作家和思想家。她在克莱因的象征和投射性认同观的基础上,提出象征性等式的观点,分析了象征形成障碍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病理意义,从而对精神病的精神分析理论做出贡献。
  三、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创建之后,其发展方向也是充满争议的。由于理论和临床观点的冲突,20世纪中期,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分裂为三个团体:由克莱因及其支持者组成的克莱因学派(a组)、以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b组)以及英国本土的独立学派(或中间学派)(mitchell&black,1995)。中间学派的许多理论借鉴了克莱因的观点却又不拘泥于克莱因的思想,因而发展了非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理论,其中的重要人物有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巴林特、鲍尔比和冈特里普等。在此着重介绍温尼科特和

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温尼克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是英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1940年代接受克莱因的分析,之后在克莱因和安娜的对立中采取折衷的立场,试图寻求理论上的独立发展。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对精神分析的实质性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领域:母婴关系、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以及过渡现象。和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一样,温尼克特也特别关注母婴关系,他认为与婴儿的需要相联系的母亲的护理功能是决定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他提出了“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这一概念,这样的母亲能够充分提供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殊阶段与母亲建立关系时所需要的东西,即,这样的母亲能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各种需求,随时调整和改变自身。比如,当婴儿慢慢长大,独立性增强时,母亲应该相应地后退一步,发展儿童的独立性,这样,母一婴关系必然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温尼克特认为,“儿童的成长常常是与母亲自身独立性的重新开始相一致的”(clair,1986,p.70)。
  在克莱因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温尼克特认为还存在第三个精神世界,即过渡的空间。过渡的空间是经验的中间区域,存在于幻想和现实之间,属于游戏、创造力、幻想、想象和错觉的范畴。与“过渡空间”相对应,温尼克特提出了“过渡客体”的概念,它是指儿童将某些真实的物质客体视为母亲的延伸或替代,是儿童从完全的主观过渡到完全的客观时的中介。这样的过渡客体包括:一张柔软的被毯,一片尿布、一件旧衣服等等。
  温尼克特认为,儿童在精神现实和物质的客观现实之间的中介地带使用幻想、想象和错觉,通过游戏场这一过渡的空间,逐渐发展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他强调心理发展与环境处于连续不断的反馈之中,关注个体与他人心理分离的体验以及与他人融合的体验之间的辩证性。他的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的理论是对母婴关系理论的直接延伸。母亲适应婴儿的需要,婴儿就发展出自发性的真实自体;母亲需要婴儿顺从自己,婴儿就发展出顺从性的虚假自体。
  温尼科特在理论上提出了“够好的母亲”和“过渡客体”等众多论题,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过程与自发性的游戏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革新既帮助确立了客体关系理论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与驱力理论和自我理论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也为他自己确立了在客体关系学派中的特殊地位。强调环境的影响使他和那些更为关注儿童内心冲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之间有了显著的区别,使他的理论别具特色,引领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迈克尔·莫里斯·巴林特(michael mauficebalint)于1919年开始跟随费伦茨学习精神分析,并与之共事多年。之后在柏林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巴林特的学术思想与克莱因一脉相承,但他更多地继承和发展了费伦茨的精神分析思想。巴林特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初始客体爱”(primary object-love)为特征的原始客体关系思想,从客体关系的发展角度提出两种性格类型:亲客体倾向和疏客体倾向。从客体关系的类型角度提出心理区域的划分:创造区域、基本缺陷区域和俄狄浦斯区域。在临床层面,发展了治疗性退行的思想和技术。
  巴林特否定弗洛伊德的初级自恋理论,认为婴儿一经诞生就立即拥有一个原始的客体关联性,即婴儿与母亲的关联。这一原始客体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假设,它出现在最早期的、最深远的、最初始的心理层面中。在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初级自恋理论的基础上,巴林特提出了自己的初始客体爱理论。初始客体爱是原始客体关系的最早期状态及其发展。他认为,个体出生于一个从生物学和力比多上都与其环境具有密切关联性的状态。胎儿期的子宫内环境就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的未分化状态,二者相互渗透,共同存在于一个“和谐的融合”(harmonious mix-up)之中。但由于遭受出生创伤、与客体分离等不可避免的挫折,使得原本和谐融合的世界被摧毁。为了对这些创伤事件做出反应,婴儿或病人可能会使其客体关系朝着亲客体倾向(ocnophilia)和疏客体倾向(philobatism)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两种性格类型:亲客体倾向性格和疏客体倾向性格。具有亲客体倾向性格的人具有依附(cling)客体的特点,感受到的世界由客体组成,客体之间又被可怕的空间隔开(balint,1959)。具有疏客体倾向性格的人则具有强迫性的自我保护的特点,所体验到的世界是由友好的广阔空间和一些危

险而不可预测的客体组成。
  根据客体关系中重要客体的数量和,巴林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机能格局,即心理的三个区域或水平,分别是:创造区域、基本缺陷区域和 浦斯区域。创造区域(the area of creation)是病态的、创造性的,它只有主体,没有外部客体的存在;基本缺陷区域(the area of the basic fault)是一种两人关系,起源于个体早期形成阶段中的生物或心理需要与实际所得到的物质或心理关爱、关注和情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心理上的匮乏状态。俄狄浦斯区域(the area of the oe-dipus conflict)是一种三人关系,除了主体,至少还有两个相关的客体。心理的冲突是该区域起作用的动力学力量,这种冲突由主体与其两个相关客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所导致的矛盾而引起。在这三种心理区域中,巴林特重点强调的是基本缺陷区域,即两人关系的心理领域。
  在治疗方面,巴林特发展了治疗性退行的思想,并根据退行目的不同将退行分为良性退行和恶性退行两类,认为只有良性退行才有利于治疗。巴林特认为,治疗效果取决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退行”到基本缺陷区域的能力,取决于分析师制造让病人退行的氛围的能力。退行有两重含义:一是回到错误开始发展之前的某一原始状态;二是发现一种新的、更合适的与爱和恨的客体相联系的方式,以达到进步,即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就是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对全科医生进行精神分析培训的过程中,巴林特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培训模式——巴林特小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精神分析思想和技能发展。这一模式现今已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巴林特运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巴林特协会。
  巴林特以其极具创造性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技术,丰富和发展了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积极推进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并且引领了精神分析治疗领域的一场新运动——国际巴林特运动。
  四、广义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在英国发源的客体关系理论先是在英国本土流行,后传播至欧洲大陆和南美各国,尤其在南美洲产生了巨大影响。1970年代,克莱因的学说经由南美传至北美,并与美国的自我心理学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克恩伯格从客体关系角度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和米切尔发展出的整合关系模式就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新形式。
  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mberg)出生于奥地利,在智利接受教育。1961年移居美国堪萨斯州,在托皮卡(topeka)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至1973年。曾担任门宁格(menninger)基金会医院院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等职。克恩伯格是当代客体关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通过对传统和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考察,发现这些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并在继承弗洛伊德、克莱因、雅可布森等人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发现,提出了整合性的客体关系模式。克莱尔(clair)称他“可能是美国对客体关系理论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者”(1986,p.161)。克恩伯格试图完成两大理论目标,一是将精神分析的传统本能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整合在一起;二是通过整合本能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所形成的概念模式来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所创立的移情焦点治疗是美国精神病学会推荐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克恩伯格为完成第一个目标所做的努力也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他认为,最初的客体关系是婴儿借助于先天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将他与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母亲)的关系进行内化而形成的。客体关系单位包括三种基本成分:自体意象、客体意象和联结它们的感觉或情感倾向。客体关系单位不仅是构成各种人格结构(包括自我、伊底和超我)的基本材料,而且也是构成驱力的基本材料,也就是说,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驱力则由亲子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情感转化而成的。所有的情感都是从爱欲和恨这两类原始情感分化而来的。爱欲以性兴奋为基础,恨以愤怒为基础。性兴奋是力必多驱力的核心情感,愤怒则是死亡驱力的核心情感,两者都属于生理反应。他还强调指出,力必多驱力和死亡驱力并不是由单纯的情感累积整合而形成,还需要通过与重要客体建立各种关系而形成。
  在克恩伯格对客体关系、情感和驱力理论的整合中,驱力不再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学力量或能量,驱力包含着情感和客体关系成分。在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

模式中,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之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以包含其他两种成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三者几乎是三位一体的,而且每种成分都具有心理和生理、意识和潜意识、先天和养育等多个维度。这样一种整合观点,使他既区别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又区别于他的前辈如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等客体关系理论家,也是当代心理学中多元论的相互作用观的一种体现。
  斯蒂芬·米契尔(stephen mitchell)是美国纽约的一位培训和督导分析师,是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中关系模式的提出者和重要代表。米契尔在综合分析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将精神分析区分为两大范式:驱力模式和关系模式,将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统一归属于关系模式。他试图寻找一种方法论,将所有的关系模式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驱力模式并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整合模式。
  米契尔的关系模式建立于这一基本假设:个人存在于与内部结构的协调模式之中,这些内部结构形成于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方面。米契尔的关系模式摈弃了内驱力概念,而是从关系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些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如性、幼稚行为和自体等。在这个关系模式中,人不再被视为一种欲望与外在现实不协调的、分离的实体单位,而被视为互动范畴内的人。在这个范畴内,人建立并维持与别人的联系。欲望、性欲高潮、身体体验均被看作关系的产物。因此,关系模式的建立和维持被视为体验的核心结构,并为人类体验提供了不同的分类范畴,因而是最基本的结构。
  米契尔对精神分析范式所作的分类和整合仍然处于被批判和被检验的过程之中,尽管他的模式中忽视了动机的作用,其理论整合也有使各理论的边界被模糊的弊病,但是,他从整体上系统评价了精神分析理论,并对一些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进行了比较、对照和综合,甚至进行了重新诠释。他的大胆尝试“似乎成功地完成了从精神分析的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化”(clair,1986,p.246),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五、结语
  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学派,因为并不否认潜意识的作用,而且基本接受弗洛伊德提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而它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但是,与传统精神分析不同的是,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家将客体及客体关系置于理论和临床研究的中心,视客体关系为人类经验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客体关系理论家将人类精神的本质视为关系,人类行为被关系所驱动,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原欲冲动 神能量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人类心理研究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正如克莱因所说“客体关系理论是针对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的动机概念做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反应”(cashdan,2006)。格林伯格和米切尔在他们的观点中也回应了这种思想:“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当代心理学的整合趋势相一致,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也处于与其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支、与其他的心理学观点相融合的过程之中。从克恩伯格和米契尔的研究中。已经表现出这种致力于整合的趋势。根据汉密尔顿(hamilton)的研究,近年来,在美国仍有许多分析师在做着整合的努力。临床医师及思想家希尔斯(harold searles)从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中汲取营养,尤其是借鉴了拜昂和罗森费尔德的观点,开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分析治疗,对反移情有独到的见解。精神分析师格罗斯坦(grotstein,1987)试图将大脑功能研究与自我心理学、拜昂的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赫特的自恋研究结合起来。所有这些工作,都从不同侧面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在精神分析内部形成一种整合性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clair,2002:《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贾晓明,苏晓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第1-218页。
  schwartz,2001:《欧美精神分析发展史》,陈系贞译,台北: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cashdan,2006:《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23页。
  郭本禹等,2009:《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林万贵,2008:《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r>  王国芳,2007:《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建立与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艳萍,2008:《迈克尔·巴林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郗浩丽,2008:《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徐萍萍,2006:《自我、客体关系、人格——费尔贝恩的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客体 理论 路径 精神分析 理论 客体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基于实验与分析教学方法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某型机框板裂纹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浅谈热分析技术动力学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处理办法
    从企业并购动因的角度分析联想的对外并购
    浅谈电路图分析法诊断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色谱数据分析在变压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方向分析研究
    大学精神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应用AHP—GEM模型分析菏泽牡丹产业竞争力
    湖北省种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