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明代文人叶权三考
叶权;籍贯;生卒年;《御倭十二策》
  中图分类号: k2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3034503
  叶权是明代文人,所著笔记《贤博编》为现代学者视为“明中叶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资料。[1]点校说明而他的籍贯、生卒年以及所上《御倭十二策》等存在问题,扑朔迷离,需要勾考,以期对明史、文学史等研究有所裨益。
  一 、叶权籍贯考
  叶权,字中甫。他的籍贯,《贤博编》的程涓“序”,说他是明万历时徽州休宁人,但又提到另一种说法:“籍钱塘,诸生”。[1]程涓序似乎将休宁、钱塘二说并存,其它资料也有类似记载:康熙、道光《休宁县志》皆曰:“叶权,字中甫,中市人。”[2]344中市是休宁的一个地名。而《休宁名族志》既载:“叶权,中市人。”[3]53又说:“权,浙江杭州府庠生,学识该博,有经世才。”[3]502
  那么,叶权到底是休宁人还是钱塘人?
  据《新安名族志》的记载:叶氏在休宁的历史很悠久,“‘未有休宁县,先有曹、吴、刘、叶。’此盖相传古语。”[4]422叶权的先辈一直住在休宁昼锦的中市,据《休宁名族志》记载:叶权祖先的叶高玹,在明代“由城南始迁于此”,所谓“永乐改元,始卜居焉”。[3]500501叶高玹生三子:天成、天汉、天赐。叶权由叶天成这一支繁衍而来,氏系为:叶高玹-叶天成-叶荣-叶富端-叶万胜-叶权。可见,从始迁祖叶高玹到叶权已经六代。
  又据《休宁名族志》记载,从叶高玹到叶权曾祖父名叶荣,都住在中市。wWw.11665.CoM叶荣“好读书,能文辞,彬彬为儒者”[3]501,但三十岁就早卒。叶荣的儿子叶富端,赖其母闵氏“茹荼抚孤,励志冰霜。教子不事姑息,治家惟务俭勤”,取得功名,为七品“宣议郎”[3]501,到外地任职。叶富端到任后,“惟以光大先世为念,购地筑室,弘壮独甲一时。”[3]501叶富端应是叶权氏系中因做官最早离开休宁并在外地定居的先人。而《休宁名族志》又记载,叶富端及其弟叶富兴活动于浙江杭州一带,其子万邦、万美亦居浙。他们的后代多在杭州一带博取功名:叶葰懋为“浙江仁和县庠生”;叶富兴之子叶万邦更是“望重乡闾,名高两浙,一时名公咸愿与交欢。”[3]502作为叶富端的孙子,叶权自然就落“籍钱塘”。
  为此,叶权的祖籍肯定为徽州休宁,至少祖父叶富端早年仍居休宁,但也因叶富端宦游浙江,叶权又为“杭州府庠生”,遂寄籍杭州。
  二、叶权生卒年考
  《贤博编》的程涓“序”说他是明代“隆、万间人”,但未及生卒时间。而《贤博编》的点校者认为他 “生于嘉靖元年(1522),卒于万历六年(1578)”[1]点校说明,未做详细考证和说明。是说法有不妥之处,需要证补。
  1.叶权生年。《贤博篇》云:“西湖孤山西溪别墅,洪氏所筑,俄属仇总兵。仇败,归陆锦衣,塑宣公像,渐增华美。今入官。三十年来,余目击更三主,皆世家,而皆不终。”[1]10这条资料提到别墅的归属,历经三个主人:始为洪氏所建,后分别为总兵仇鸾和执掌锦衣卫事的陆炳所得。
  仇鸾之事见于明代诸多史籍,他与权相严嵩争宠失利,后“大学士徐阶遂密疏鸾通卤误国状,命锦衣陆炳访之……中道擒之,曰‘此邀卤入寇也。’鸾死一日矣,追戮之,传示九边。”[5]这件事发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贤博篇》说“三十年来,余目击更三主”,上推三十年,应当是嘉靖元年(1522)。但洪氏筑西溪别墅及洪、仇主人更替时,叶权不可能年幼,很难“目击”感知。为此,叶权“至少生于嘉靖元年(1522)之前”,这种表述可能更确切一点。
  2.叶权卒年。《贤博编》万历间黄应台刻本,也是现存唯一刻本,未明载叶权的卒年。书中曾提及万历癸酉元年(1573)“婺源县溪水中螺,首尾相接如绳,长十余里”;又提及甲戌二年(1574)“漕运王都御史宗沐兴役,沿淮筑堤,几二百里,然随筑随坏。”[1]3839这些记载只能说明1574年叶权还在世,还不能揭开叶权卒年之谜。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结合《贤博篇》“序”以及其作者程涓的卒年,来傍证叶权的去世时间。
  程涓是明代徽州人,著有《千一疏》二十二卷。有学者认为他“卒于万历三十四年”[6]712。但检阅安徽省博物馆所存明刊本《千一疏》中陈所学的“序”,程涓应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前后去世。陈所学,字正甫,湖北竟陵人,时任徽州知府。在《千一疏

“序”中说,在新安(徽州)时,程涓曾“来谒”。陈所学盛赞程涓才学,痛惜其“何赍志修文地下?”慨叹曰:“千载同恨矣!”并述道:“又可十载,而余辖闽,左使范原易先生贻书寓一编,曰是公所品拔,程生遗墨,而槲儿定之,黄令如松镌之。”[7]按:范原易先生即范涞,号唏阳,徽州屯溪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时任闽浙左右布政使。槲儿乃范原易之子范槲。黄如松,休宁人,万历时曾在福建尤溪做过县令。陈所学的“序”说明,《千一疏》由陈所学、范涞、范槲、黄如松等人合力镌刻而成,成书时程涓已经逝去“十载”了。陈“序”明记作于万历己酉(1609)秋日,上推十年时间应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左右,这就是程涓的去世之年。
  《贤博篇》程涓的“序”有一条重要信息:“中甫之编成而旋即世,迄今且二十年矣。”这即是说:叶权写成《贤博篇》后不久就去世了,二十年后其好友程涓为《贤博篇》写序。已知程涓卒于万历二十六年左右,上推二十年,当是叶权卒年的最迟时限。由此得出结论:叶权去世当在万历六年(1578)之前。
  三、《御倭十二策》相关问题考
  《贤博篇》程涓“序”曰:“中甫籍钱塘,诸生。会朝鲜内讧,钱塘患之,中甫条上《御倭十二策》于督府李公。李公大奇之,将荐于朝,以诸生从行间,会被逮而事罢。”[1]5近人邓之诚据此在《五石斋文史札记》(下称“邓文”)中认为:“所谓督府李公,意即李如松矣。”[8]120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正确。
  所谓“朝鲜内讧”,事涉明万历间朝鲜战争。该战争是万历二十至二十五(1592-1597)年间丰臣秀吉借口朝鲜内讧出兵朝鲜,“而且意欲以此为跳板,‘假道入明’……妄想把日本天皇的首都搬到北京,建立‘大东亚帝国’”[9]96。明朝开始不予重视,派兵均遭失败,后派总兵李如松为军务提督东征,终于取得平壤大捷。但是,朝鲜战争发生时,叶权已经故去十几年了,上策当与此役无直接关系。 书究竟在何时?《休宁名族志》,有一条文献与程涓“序”所述有所不同,“倭夷震惊东南,(叶权)诣李直指,上《平倭十二策》,大奇其才,欲荐用之。”[3]502该材料提到的“倭夷震惊东南”,并不是指万历间的“朝鲜内讧”,而是指明代嘉靖中期的南方倭乱以及抗倭斗争。明代倭患由来已久,“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10] 839由于利益驱动,东南沿海一带的奸商、权豪势要、无赖恶棍等与倭寇勾结,“奸民阑出入,勾倭人及佛郎机诸国人互市,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踞宁波之双屿为之主,司其质契。”[11] 5403为此,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派朱纨巡抚闽、浙治倭。由于治倭损害了闽、浙豪家和奸商利益,他们攻讦、弹劾朱纨,朱纨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愤而自杀。此后,倭患愈演愈烈,汉奸汪直、徐海、陈东等勾结日本海寇在闽、浙、苏、沪等地公开抢劫,嘉靖三十二(1553)年汪直“勾诸倭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11]8352。他们攻城略地,杀戮官民,有时突入徽州、太平内地。这些事件在《贤博篇》中亦多有记载,如:海寇之变、朱纨禁海;寇掠浙西、王冈泾之捷、皂林之战等;程涓“序”亦提到“钱塘患之”之语……然而,该书从未有只字片语提及万历援朝战争。
  由此可以看出,叶权上书当在嘉靖间抗倭时期,也不是针对万历间“朝鲜内讧”的。之所以出现不当的说法,程涓有可能在“序”中误记了二十多年前的有关战事,而邓氏则因袭了程涓的差错。
  同时,邓氏所谓“督府李公,意即李如松矣”,也属误解。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约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8)。上述嘉靖倭乱时,李如松才十岁不到,叶权无给他上书之可能;叶权去世时(1578),李如松刚三十岁,此时他正随父出塞,征战北方速把亥和土蛮,克劈山营。该战事与南方抗倭事无关,如松本人也不掌大权,叶权亦无理由给他上书。因此,李如松不可能是“督府李公”。
  那么,谁是“督府李公”?我们认为是李天宠。李天宠,字子载,号汲泉,河南孟津人,嘉靖年间进士,著名的抗倭将领。《明史》记载他“由御史迁徐州兵备副使,却倭通州、如皋。三十三年六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王忬巡抚浙江,倭掠绍兴,歼焉,赉银币。”[11]5408十月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为此上奏:“请录巡抚都

御史李天宠、总兵俞大猷、原任副史陈宗夔、陈应魁等功”。[12]12这些材料表明:李天宠具有“督府”的身份。
  嘉靖倭乱时,李天宠正在抗倭的最前沿阵地杭州城,这使他与时为杭州“庠生”的叶权有了关联。他一度对进逼到城下的枳林倭寇“束手无策,惟募人缒城,自烧附郭民居而已”。但后来,还是与总督张经一起“破寇于王江泾”,此役被誉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10] 852、853、854这段历史正好与《休宁名族志》和《贤博篇·序》中相关材料相印证。在杭城被倭寇紧逼的关键时刻,作为有济世之心的儒士叶权,写成《御倭十二策》上书给杭城“督府”李天宠。李天宠为此对叶权甚为赏识,“大奇其才,欲荐用之”,“将荐于朝”,并招叶权入自己的幕府。但由于突然变故,或谓抗倭失败,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勒浙直总督周珫、浙江巡抚李天宠为民”[12]18,或谓为严嵩死党张文华所诬,“帝怒,逮下狱,遂与(张)经同日死。”[11]5408最终,李天宠“被逮”,叶权也无缘入仕报国。
  参考文献:
  [1]叶权.贤博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2]何应松,方崇鼎.道光休宁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曹嗣轩.休宁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
  [4]戴廷明.新安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
  [5]查继佐.罪惟录:第四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6]徐学林.明清时期徽州府刻书业[c]∥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第二届全国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7]陈所学.千一疏·序[o].木刻本.合肥:安徽省博物馆藏.
  [8]邓之诚.五石斋文史札记(十八)[j].典籍与文化,2005,(4).
  [9]樊树志.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0]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张廷玉.明史 (第十八、二十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无名氏.嘉靖东南平倭通录[m]∥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倭变事略.上海:上海书店,1982.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三考 科目 三考 科目 三考 三考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构建中职语文人性化课堂
    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研究
    古代文论研究的“二重历史化”
    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现代文阅读训练在高考中的作用
    关于成人教育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浅析关于成人教育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大众传媒
    试论大学语文人文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浅谈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
    浅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