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公民意识教育新架构
文以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环境和倍受关注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提升为关注点,结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阐明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中心双基地四平台”的新构架,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增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民意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42-04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握网络环境的特征,正确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网络从一开始就是以共享为目的的开放型系统,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进入网络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多元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惯。共享网络信息使他们扩大了视野,但是在信息渠道丰富的同时,不良信息也蜂拥而至,对部分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造成误导,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主流意识受到影响,对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国家意识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网民主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
  网络所构建的是一个真实现实世界以外的虚拟的空间,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同时,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和平等的平台,每一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网络的中心。wWW.11665.COm由于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大学生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作为网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长,民主参与意识更为强烈,通过网络参与现实决策的愿望更为迫切,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自由和权利的滥用,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在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中来,任意地攻击、侮辱他人,忽视社会后果,社会责任感淡漠,显示了最基本的公民意识的缺失。这些都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某些公共事件,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量大,传播的覆盖面很广,因此,大学生在针对一个信息发布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仅凭个人好恶和直观感受,缺乏深入的思考,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同时,网络舆论传播本身也有明显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受一时一事的影响较大,并且很容易受到阶段性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和引导,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性和跟风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的特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理性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环境给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和谐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里写到:“一个国家,只有他的人民是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他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否则,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太长久。”随着我国网络环境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他们的公民意识不仅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

和民族的发展和走向。因而,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国家提高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相互激荡,这种多元价值观正通过网络媒介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多元、复杂。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飞速发展,既为大学生关注世界社会问题,吸收和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也给西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面临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冲撞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对青年大学生‘四信’教育带来的挑战。”因此,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下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塑造国家合格公民,是对国家政策、文化理念及传统价值的信仰和捍卫,是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对我国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现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是年轻人成人成才的摇篮,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加深和扩大对社会和人生认识、逐步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大学阶段,青年学生心理上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独立性显著增强。但由于大学生个人阅历较浅,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世界观不成熟并且在判断事物时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网络环境下各种不良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在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某些不良倾向,使他们走入价值观选择的误区。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在此情况下,加强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使其对自己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有清醒的认识,以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环境下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架构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民意识的教育,但缺乏“明确性”、“系统性”,缺乏“人性化”。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环境下最具活力的参与者,网络环境的进步发展,有赖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公民意识的养成。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搭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中心双基地四平台”的新架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从而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中心”
  以人为本,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指导方针,也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为中心,离开这一中心,公民意识教育就容易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说教,难以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中存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是相信大学生,依靠大学生,满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同的精神需求,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切实向前推进。
  (二)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双基地”
  网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我国当代大学生是网络世界里最具活力的成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空间应该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基地。首先必须积极建立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基地。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可以在网上创建公民意识教育的网站,开辟公民意识教育专栏,设立公民意识教育论坛,建立信息互动沟通平台,加大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其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基地。要增强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知识性、实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公民意识教育中,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互联网知识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抑制和消减网络的消极负面

影响,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基地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社会基地。因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虽然存在着虚拟与现实的区别,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的活动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人的活动,网络社会中对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都要在现实中得到体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环境之中,否则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首先要充分利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丰富资源,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贴近现实社会、贴近生活,把大学生学习、应用网络知识的热情引导到适应未来、服务社会的方向上来,把上网与做人、做事相结合。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公民实践活动。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应该以大学生公民意识活动为载体,坚持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突出内涵,强化公民意识要求,使大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在实践中转化为行动。只有通过网络空间、现实社会双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基地,形成网内网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合力,才能使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全方位多层次——一搭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四平台”
  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引导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技术手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营造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公民角色和公民责任,使校园文化体现民主、开放、友爱、协作的价值观,拓宽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网络环境下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发展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以管理制度创新平台推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实社会依靠法律对社会的运行进行起码的调控,起到了约束、规范的作用。但是,因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存在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管理制度及规范体系也应该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区别。从制度层面上讲,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构建方向是既要逐步构建和强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信息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体制,建立民主平等交流的程序性规范,明确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相关责任、权利和地位,又要给网络环境开辟充分的自由空间,保证网络环境下的有序稳定及大学生的正当利益不受侵犯,要坚持在引导中管理,在管理中引导,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制度可以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公民权利的使用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三是以教育队伍建设平台发展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由于网络改变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环境,这就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其必须进一步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除了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外,还要熟悉网络特点,具备通过网络新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能力。因此,必须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平台,要提高教育队伍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创新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使他们能积极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形成正面的舆论强势;利用网络环境的新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增强网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教育队伍成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升的良好前提和保证,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新发展,促使大学生公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引导大学生建康成长成才。
  四是以政治理论教育平台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平台。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公民教育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升华的主要途径。网络环境下,仍然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其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比较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在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方面注意得比较多,但在生动性、实践性方面结合得不够,因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台,改变其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积极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社会参与机制,不断开拓公民意识教育的新领域,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9-02,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
  [4]张再兴,深入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公民 意识 大学 意识 大学 法律意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兴媒体环境下网络执政能力的研究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空间创意思维培养的…
    黑龙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
    湖南品牌服装网络定制服务分析
    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少儿阅览室工作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困境的突破
    微博时代的网络口碑营销
    协调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对策…
    珲春铁路改造技术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究
    环境理解与艺术表达
    环境设计中的适宜技术手段研究
    网络小说流行性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