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佛教动物伦理与生活实践
间,福建归真堂上市募资事件,将我国活熊取胆内幕公之于众,让公众了解到活熊取胆的残忍,也因此激发了公众对黑熊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公众及学者对活熊取胆事件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道德良知的呼吁和担忧。正如梁治平所说:“活熊取胆的残酷性一望即知,社会公众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和愤慨,用古人的话说,发乎天良。”[1]莽萍则因活熊取胆事件引发出对于社会道德良知沉重的忧患意识,在她看来,如果我们认可活熊取胆行为,那就意味着我们在人类社会中也可以做类似的事;如果让活熊取胆合法化,等于把我们整个社会道德精神拖到一个堕落的深渊。[2]
  笔者认为,公众、学术界在此事件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的道德良知、社会整体道德境界的关注,是与我国古代动物伦理上的德性伦理立场和特质相应的。传统伦理对动物的同情、爱护主要是从人的道德本性、道德能力出发,传统儒家如此,佛教也是这样。因此,笔者结合现实,对佛教动物伦理思想及生活实践作一简要阐述。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是以解脱成佛作为自身的根本价值追求的。其宗教实践主要是一种净化自心、教化众生的德性修养实践。与此相应,佛教动物伦理也带有鲜明的德性伦理特征。佛教动物伦理思想主要包括慈悲观,“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观,人与其他生命相互涵摄、相互映照的整体观,以及因果报应法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均具有鲜明的德性伦理特征。
  其一,佛教慈悲观。慈悲是佛法最重要的法则。所谓“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就是说,所谓慈悲,就是给予一切众生欢乐,救拔一切众生的苦难。www.11665.com慈悲首先是一种慈爱、怜悯他人及一切生命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尽力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解脱痛苦的行为实践。佛教慈悲关爱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人群,而且包含所有的生命。佛教慈悲观对动物的关怀爱护,在实际生活中具体体现为以动物利益为重的精神。这方面的著名事例一是本生故事中记载的释迦牟尼宿世作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二是《僧伽罗刹经》记载的一位菩萨在山上修习禅定时,感觉到有鸟在头顶上孵卵,因为害怕鸟卵掉到地上,一直坚持禅定、不晃动身体,直至小鸟孵出来、生出翅膀会飞了才敢移动。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具有佛教的慈悲精神,能够充分考虑其他生命的利益,是绝对不会发生那种活熊取胆之类的残忍行为的。
  其二,“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观。“众生皆有佛性”是大乘佛教如来藏——佛性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佛教中得到充分发展。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说一切众生烦恼身中隐藏着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均具有修行成佛的可能。这里所谓的“如来法身”实际上是指法性、性空之理,实际上是从所有事物均从因缘而生,变动不居(“无常”)的性空之理,揭示所有生命的平等性;而佛教所说的众生皆具成佛的可能,则是在德性修养、道德完善意义上肯定所有生命的平等性。佛教平等观与当代西方动物伦理建立在内在价值或平等权利基础上的平等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它从存在论意义、道德完善意义上肯定所有生命的平等,能够为当代动物保护实践提供深层的理论根据,对于消解人与其他生命存在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活熊取胆只看到人自身的利益,无视黑熊的生存条件和遭受的痛苦,本身体现的即是一种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其三,人与其他生命相互关联、相互涵摄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佛教六道轮回观念以及天台宗的“十界互具”思想中。佛教按照生命意趣将生命形态划分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其中,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是“三恶道”。在佛教看来,不同生命形态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同生命形态依据其不同的道德行为,会上升或堕落到相应的生命层面中;所谓“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所谓“十界互具”是指“一一法界,皆具十界”,也就是说,每一法界都具足其余九界。就生命主体而言,则是肯定不同生命形态中包含其余九界生命形态的本性,不同生命形态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揭示了不同生命形态相互关联、相互涵摄的生命整体观。佛教生命整体观本身是为了论证德性修养的必要,但客观上也论证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
  其四,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对于引导人们去恶修善具有

较强的心理约束作用。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是与六道轮回思想相关联的。佛教认为,人或有情识生命的思想行为会影响到后世的生命存在形态,思想行为的善或净化能投生到三善道中,而思想行为的恶或染污则会投生到三恶道中。六道轮回观念一方面鼓励人们去恶修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不同生命的内在关联。因为业报轮回,现在的动物有可能是我们去世的亲人,因此与我们具有亲缘关系,这实际上从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角度论证了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其他生命,因而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情感;藏族高僧们还认为,屠杀牲畜和野生动物等所造坏事的结果将坠众合地狱;屠杀海洋生物者将坠近边地狱,即使生于人间,也要遭诸多疾病、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受他欺诳、眷属不和等恶报。[3]佛教还将战争与众生杀生的共业联系起来,认为正是杀生的怨气导致战争的后果。如愿云禅师《戒杀诗》:“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从佛教因果报应观念,看我们今天对待动物的残忍行为——活取熊胆,对动物活剥皮毛,野蛮屠宰,无辜伤害和虐待,动物得不到必要的阳光、水、饮食、空间和休息,屠宰前强行灌水……其后果是可怕的。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是从人对自身前途命运的关注出发,要求人们戒杀护生,能够从心理层面更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
  佛教动物伦理落实到人们的行为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方式。(1)“不杀生”处于佛教“五戒”之首。所谓“不杀生”即不人为或故意断除有情众生的生命。“不杀生”不但指不杀害高等动物,也包括昆虫和水中的微生物。如南传佛教《律藏·附随》中有很多相关规定,对于挖掘土地、砍伐树木、在草地上倾倒有生命的水、烧火取暖、饮用有生命的水等行为,因为均会无意中伤害到生命,因而都要求向清净比丘忏悔。(2)如果说“不杀生”的戒律是从禁制的角度强调不伤害有情生命的话,那么从正面来说则是“护生”,即爱护生命。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要求信众在皈依法宝以后应排除伤害众生的心念,对其他的人或者畜生决不能鞭打、捆绑、囚禁、穿鼻孔、脚踢、追赶、强迫其驮沉重的驮子等,强调的是对生命的爱护。正是在佛教观念的熏陶下,藏族民众往往具有很强的“护生”意识,一些藏族民众不愿宰杀自己饲养的牲畜,对于老牛、病牛,他们一般是请人念经后放到大自然中让其自生自灭,这就是藏族人所说的“放长命畜”;有的藏民在草原或森林赶路时为了避免惊吓动物,往往故意弄出声响驱赶动物,然后才继续赶路。佛教中与“护生”相关的还有“放生”。所谓“放生”是指“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称为放生。”(3)与戒杀、护生相关联的还有佛教的素食传统。在佛教看来,素食可以避免因为肉食而导致的间接杀生。大乘佛教从慈悲观念出发,要求信徒素食。梁武帝根据《梵网经》“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的规定,颁布《断酒肉令》,严格施行僧人吃素的制度。自那以后,中国佛教一直保持素食传统。
  与佛教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方式相比,活熊取胆之类的行为实有天壤之别。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佛教动物伦理的意义,秉持佛教慈悲精神,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参考文献:
  [1]梁治平.反对残酷, 法律应维护社会基本价值[eb/ol].(2011-03-09)[2012-03-14].http://news.qq.com/a/20110309/001949.htm.
  [2] 莽萍.反对活熊取胆民意滔滔 是时代的要求[eb/ol].(2012-02-20)[2012-03-14].http://news.qq.com/a/20120220/001575.htm.
  [3] 尕藏家.藏族生态伦理与环境保护[m]//王洛林.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云南面区案例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98。
  (陈红兵,男,湖北黄梅人,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生态哲学研究。)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佛教 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佛教 佛教 权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动物爱喝酒
    以环境美德为导向的动物保护伦理
    西方动物保护伦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野生动物产品消费批判
    实践中成长的中国动物保护组织
    浅谈动物行为学内容的补充促进 动物生物学 …
    浅析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体会
    浅谈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
    论析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
    动物医学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
    水产动物病害学实验教学改革
    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考核及口试效果调查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