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用李娜的事例作论据的悲剧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阅卷者遇到常见的论据就可能降低该篇作文的得分等级。比如2011年江苏高考阅卷中遇到用李娜作论据的就给低分,理由是用李娜作论据的文章太多、太平庸了,没有新意。
    毋庸置疑,同一事例被许多学生反复运用,确实犯了材料“撞车”的大忌。但是用李娜的事例作论据就给低分,这样的评分标准恰当不恰当呢?下面试作分析。
    一、应该关注作文中论据的“趋同现象”,保证评分的科学性
    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使用论据时,往往会不约而同地选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作论据,这就是使用论据的“趋同现象”。对于2011年江苏卷高考作文“拒绝平庸”,多数学生就选用了“李娜”作论据。
    请看在2011年江苏高考结束后的一段采访报道:
    今年作文题是《拒绝平庸》,这让考生们纷纷想到了法网大满贯的李娜。“真巧,我也写了李娜了。”“还有我还有我!”4日,李娜刚打完法网,7日,大家就把她的例子搬上了作文试卷。记者简单了解了几位考生的作文素材,7名考生中竟然有4名提到了法网公开赛女单冠军李娜。“其实刚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李娜抱着奖杯的那个瞬间,这就是拒绝平庸的最好例子嘛。”27中的郭同学解释。(《〈拒绝平庸〉好写,真写起来难拒平庸》,《现代快报》6月8日)
    上面一则报道就说明了学生作文中论据的“趋同现象”。WWW.11665.coM再如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就有大量的学生以低碳环保事例为论据,或以哥本哈根大会为论据,来证明人类需要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面对如此众多的“趋同”作文,如何评分才是科学公平的?我们要研究这些作文是如何运用这个材料进行论证的,在“趋同现象”的背后有哪些“不同”的方面,在“趋同”与“不同”之间,发现每个考生的写作特质,给每个学生的作文作出恰当的评判,这是当下高考阅卷的一个新课题。
    二、应该关注作文的求新求异心理,保证阅卷的公平性
    下面是高考阅卷结束后采访阅卷老师的一篇报道:
    今年许多考生在论述“拒绝平庸”的主题时,思路很死板,论述也比较浅显。而李娜、刘伟、方仲永、史铁生、梭罗等都是考生点击频率最高的人物。在我批阅的作文试卷中,动不动就提到李娜,让我一看到“李娜”两字就索然无味。(《江苏高考作文“和尚指点画家”获满分》,《扬子晚报》2011年6月23日)
    阅卷老师面对大量以“李娜”为论据的作文,感到“索然无味”,说明阅卷老师在评分过程中,因为大量的“趋同”论据,产生了厌烦心理。正是这种厌烦心理,让阅卷老师忽视了“趋同现象”中的“异”,而对这种作文不作具体分析,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这极有可能造成评分的不公正。同时这种对“趋同现象”的厌烦,也会激发教师内心对论据的一种潜在的求新求异心理,从而对多数有“趋同现象”的作文评了低分。
    我们都知道,高考作文的评判到现在为止,都无法量化,只能是依靠阅卷老师的经验、感觉、印象判分。如果阅卷老师一看到“李娜”二字,就对作文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就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印象,就带着情绪去评分,那极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造成判分的不公正。也可能因为内心排斥考生用“李娜”作论据,造成对文章的排斥或反感,从而可能造成对作文判分的不公正。
    我想在阅卷过程中,如果阅卷老师“一看到‘李娜’两字就索然无味”,那对考生是极不负责任的。只有不带任何情绪阅卷,认真地阅读每一篇作文,并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判,才能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
    三、应该关注作文评分细则的合理性,保证评分的针对性
    “趋同”现象的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判分,这是给阅卷者出的难题,也是给“作文评分细则”的制定者出的难题,更是给所有的中学教师出的难题。
    先看《扬子晚报》6月9日的一篇关于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讨论的报道: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朝俊(写作学专家)说:“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最好是就其中的某一点谈深谈透。举个例子说,今年肯定会有不少考生写到李娜的例子,如果写出李娜的成功就在于拒绝平庸,也是个好材料。”(《江苏作文必须“拒绝”,反弹琵琶会判不及格》,《扬子晚报》6月9日)
    高朝俊教授认为以李娜的材料为论据“是个好材料”,是个有效的论据,是能够证明“拒绝平庸”这个观点的。
    但江苏高考评分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论据基本为众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的定为三类、四类,而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定为四类(基本及格)。
    那么为什么专家的看法和高考评分标准不相同呢?
    我想写作学教授关注的是论据的有效性,而高考阅卷可能更关注论据的独特性。写作学教授认为李娜的成功可以证明“拒绝平庸”这个观点,因此考生使用这个论据是有效的,对一篇高考作文来说是足够的。而高考阅卷者一定要将学生作文分等级,其中对于议论文来说,论据的使用也要划分等级,对于有新意、与众不同的论据自然要高看一眼。因而造成了作文教学专家与高考评分标准的不一致。
    那么论据的创新性与论据的有效性,哪个更重要呢?我以为论据的有效性应该比论据的创新性更重要,即一篇议论文中的论据用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其新不新,而是看能不能有效地证明观点,能不能以理服人。

    如2008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好奇心》:
    人类不竭的欲望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原动力。
    欲望来自哪儿?来自人类生而拥有的——好奇心。
    当苹果不偏不倚地砸在了牛顿的脑袋上,这就打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便给了作为一名可以留名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必备的能力,一颗好奇心。于是,万有引力定律被抛出,划出漂亮的弧线,飞上太空,拉开了人们从地上到天空,由天空上太空的历史序幕。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一颗又一颗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包裹在阿波罗号的钛制外壳下,包裹在阿姆斯特朗的胸怀里,完成了月球的第一步,走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这篇作文并没有因为使用了苹果砸在牛顿身上这个常见的论据而得低分,反而因为运用论据充分得当,能够有效证明论点成为优秀作文。
    所以,即使有大量学生运用同一论据,我们也要关注论据的有效性,而不能将论据的创新性置于论据的有效性之上,这样的评分标准才更有针对性,高考阅卷才能更公正。
    其次在制定评分细则时,我们还要关注“趋同现象”中的“异”,在“同”中发现“异”,或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其实“趋同现象”的作文,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异”:选用材料的程度不同,概括材料的角度不同,叙述材料的语言不同,对材料的认识不一样……如果评分标准考虑到“趋同现象”中的“异”,评分标准也就更有针对性。
    四、应该关注写作的基础性,保证对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引导性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对议论文教学有如下要求: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学习写得深刻。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些基本要求。
    “选择和使用论据”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论据,引导学生注意论据的典型性、有效性、新颖性等,注意将事例与观点有机结合起来。而核心是论据是不是真实、正确,论据是不是能够有效地证明观点。论据的新颖独特是较高的要求。而对于李娜这个事例,一方面是真实的、有效的,能够证明观点“拒绝平庸”;另一方面,6月4号才出现的事件就用到6月7号的高考作文上,也具有新颖性。为什么这样的论据就会是低分呢?今后中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时事中、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呢?
    请看一段用李娜为例的作文:
    拒绝平庸,需要有冲破常规的勇气。李娜不甘于做一个平庸的运动员,在2009年冲破网球管理中心的规定,实现“单飞”,自己花钱聘请教练、自己训练、自己支付参赛费用,她努力拼搏,事业不断辉煌,并在6月4日获得了法网冠军。试想一下,李娜如果满足于国家队的“铁饭碗”,不敢冲破常规,何来日后的辉煌,其结果可能是过着平稳却有些“平庸”的运动员生活。所以,拒绝平庸需要的是一种冲破常规的勇气。
    这篇文章使用李娜的论据恰当,分析有力,怎么会得低分呢?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这样使用论据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得分至少也是中上等。所以,一味地对用某个“趋同”论据的作文压低分数,反映了在阅卷过程中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这种阅卷要求不利于作文教学。我们希望在作文评分标准上,更要关注学生作文的基础性,而不是创新性,这样才更有利于引导中学作文教学。
    所以,只有直面中学生作文中的“趋同现象”,直面中学生作文的写作实际,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作文评分标准,才能使阅卷老师看到“李娜”不再感觉“索然无味”。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当下作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尹继东 [标签: 李娜 李娜 李娜 李娜 李娜 李娜 李娜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