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太极拳应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长线项目列入教学大纲
    从2004 -- 2005学年第一学期开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取消了太极拳这一中国传统的,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被人称为“哲拳”、“未来体育的一束新光”的项目。我认为是不妥的,是值得商榷的。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中“面向世界”如何面向?笔者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上沉淀下来的文化,武术是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相连的,而且是在几千年历史的熏陶感染下形成的,武术涵盖面很广,所以它的内涵很丰富。它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经济学等内容,这一点与亚洲体育或者欧洲体育大不相同。我们应打开一条武术文化和经济产业的出路。太极拳这一中华传统武术的瑰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切人点。京剧非常好,很受欢迎,但它辐射面较小,而武术博大精深,辐射面较大,现在美国太极拳馆校有好几百家,并且还在继续增加。我们无法统计,世界各国有多少华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现学现卖的留学生)靠传授太极拳改善生活。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世界经济大融合;世界青年在一个界面上竞争,使得太极拳的地位更加显著。所以我们应该把太极拳这一个能够让我们的学生“面向世界”的本领教给他们。
  2健康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生活主题
    运动、健身、休闲是21世纪体育发展的趋势,也是21世纪生活的新概念。Www.11665.COm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说过:“通过体育锻炼人的身体,最终塑造并教育人,强健人的体魄和美好的身心。”太极拳是中国古典的、古朴的融技击、健身养生和休闲于一体的传统体育文化。它的产生只有300多年,却以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普及于国内,而且广泛传播于世界,这其中既有太极拳理论和技术相对成熟的原因,也与现代社会大众健康的普遍需要有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的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技击的功能上的退化,但在崇尚文明精神、健康身体、休闲功能方面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成为全球范围内开展较为普遍和流行的健身休闲运动形式,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学好太极拳这一集健身与休闲于一体的良好的健身锻炼方法。
  3太极拳是一种可以修身养性的文化
    我们的毕业生无论将来从事医学事业、教育事业,还是农、牧业,都是为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学会太极拳除了掌握这门技术和健身方法以外,我们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化,一种可以修身养性的文化。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有人称其为“哲拳”,太极拳被视为“未来体育的一束新光”。它是在新形势下人类的一种寻求和回归。
  3.1贵自然,陶冶人的和谐观念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行拳的根本。太极拳阴阳学说是东方的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从宏观的太极论中,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其实,中国人并不仅仅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觉悟的学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三和为一,“天道”与人性(道德原则)一致起来。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的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的心态,与大自然静静地进行心灵交流。
  3.2求虚静,培养人的最佳情感从道家思想的主静,导致了太极拳主静贵柔拳理的出现。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希望恢复一种符合人道的人际社会;太极拳将这样一种虚静理念注入运动技术之中。练拳之前首先要人静,做到心静体松,太极拳要“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与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做到“心中无一物,极其虚灵”,最后达到“以静御动”,“虽动犹静”的高级阶段。今天,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世界中,太极拳以静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作为一种与之平衡的高情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

  3.3重养气,融健身、修心于一体太极拳集技击、养生、哲理于一身,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关注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太极拳论中要求“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浩然之心行之,无往不宜”。<太极拳全书》,强调中气贯于脊中,收于丹田,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的绵亘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随势扬气”。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心与气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着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

  3.4尚直觉,体悟拳理与人生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整体、重直觉,主张认知方式与修养方法一致起来,把本体论、认知论、道德论三合为一。太极拳在学习认识过程中,主张由自然人手而知虚实,把握阴阳和谐变化而明劲法,求虚静而懂神明,要求由熟而悟,由悟而通,渐熟渐悟。在拳技中,其拳势、拳法、拳理都需要彻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直接的直觉领悟往往是短暂的,而太极拳则把它延长为一种持久的意识,通过体悟,使“求自然”、“贵虚静”、“重养气”在整体意识中得以实现。太极拳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和学习方法,才会成为人们借助运动修为人生的有效之途,达到内外兼修、德艺兼备的效果。
  4太极拳是休闲的
    人类在21世纪跨入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最能得到世界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属太极拳,它给人最鲜明的审美感觉,是休闲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国家随工作时间的相应减少,新的选择是要么增加失业人口;要么缩短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增加闲暇时间,使休闲娱乐社会化、终身化。人们理性的选择了后者,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进人以信息化为标志的、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后工业”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是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将进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时代。休闲成为整个社会日益看重的领域,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途径。休闲时代的来临,使悠闲的太极拳终于有了纵横摔阖的空间。信息革命推波助澜,使人们花费在工作和家务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生命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可用于休闲,太极拳这种十分符合休闲需要的体育活动也进人到生活方式中。我国1995年开始实行s天工作制;1999年又开始实施春节、“五一”、“十一,"3个长假。一年中,有114天是法定休息日。进人21世纪以后,把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声渐渐高涨,如此发展,我们的休闲时间还会增多。这些大量增多的闲暇时间必然改变体育活动的结构和功能,也会改变形式和内容;体育的价  值中枢也必然从为宣扬意识形态优越性的争金夺银,转向为促进大众健康幸福的全民健身。为了让我们的学生适应未来休闲时代的生活方式,应该把太极拳列人高校公共体育的教学计划之中。
  5高校学生掌握太极拳的重要性
    2004年8月“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大学体育要和终身体育对接,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用的上。”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强调要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二、课程目标,第三条指出:“使学生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而太极拳既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又是很好的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太极拳这项中国传统的健身运动方法,对高校学生来讲作用十分显著。如果学生一旦掌握了太极拳这项中国传统的健身运动方法,那么可以不受场地、器材和气候的影响,随时随地可以练拳,进行健身,易于坚持。这样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非常有益。可以做到不仅对学生在校的身体健康负责,而且还能对学生的学后体育乃至终身体育负责。所以高校公共体育课应该把太极拳作为长线列人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均会打太极拳。并且要在教学中克服“重术轻学”的指导思想,把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璀灿的文化传授给学生。
  6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康复运动手段
    学会打太极拳对于医学生来讲意义更为深刻。太极拳不仅是自己健身的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同时,它也是许多疾病患者的康复健身手段。如:打太极拳对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气管炎、肺心病以及妇科病患者的康复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推荐给患者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杨志勇 [标签: 太极拳 长线 项目 教学大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太极拳健心功效对青年初期心理健康的消…
    浅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
    中老年知识分子42式太极拳教学与健身刍议
    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新思路之探索
    太极拳健心功效对青年初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