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从电信业看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摘要】2008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宣布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并表示改革重组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政府对电信业的重组使我们又一次审视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电信业发展不同阶段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描述,提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政府应侧重于服务企业的职能,促使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电信业 企业与政府 关系
  
  一、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政府干涉企业的深度、范围和方向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之一。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政府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西方学者们很早就认识到政府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长期关注企业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中国这种转型经济国家,政府更积极地干预经济发展并影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国有企业的经营代理人,更能直接干预企业行为。然而,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部分地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经营阶段和经营环境。因此,这种研究不是一概式的而应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阶段式的分析过程。下面将以电信业的发展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积累,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论述中国企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并对每个时期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特点、模式及影响作进一步的探讨,最后总结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电信业的发展历程
  
  从技术上讲,电信业包括电信网及运营、网上服务、通讯设备三部分,其中电信网包括本地网、国内长途网和国际长途网,网上服务包括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wWw.11665.com我国电信业从完全垄断到引入竞争,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从两个竞争主体到多个竞争主体,走过了一条“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的道路。
  1、完全垄断阶段
  在1994年之前,中国公用电信业的基本体制特征是:电信业的运营与基本网上服务合二为一,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邮电部既是公用电信业的经营者,又是公用电信业的政府管理机构。1980年之前,尽管邮电部是独家垄断者,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有严格的价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上是一个不赢利甚至亏损的行业。从1980年开始,为了实现“以话养话”,国家开始松动了价格管制,并在财政上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价格管制的放松和财政优惠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但在放松价格管制的同时,由于没有引入竞争,也导致了邮电部门的垄断定价行为。在资费节节上涨的同时,电信服务的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对电信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电信业的独家垄断,使得中国的电信业成为一个高赢利行业,由此吸引了众多的潜在进入者跃跃欲试。
  2、相对垄断阶段
  1994年7月19日,联通公司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公用电信业由邮电部独家垄断变成邮电部和联通公司双寡头垄断。联通进入电信业,打破了邮电部的独家垄断,但中国电信市场上的双寡头格局是不对称的:第一,邮电部在所有电信业务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第二,邮电部集经营者与管理者于一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规则制定者和裁判。也就是说,一个小的,新进入的寡头企业必须接受另一个大的已垄断市场的寡头的管理,这样的格局是不可能保证公平竞争的。
  3、完全竞争阶段
   中国电信市场非常大,从长远看,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不足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因此,1998年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设,重组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成立了中国移动。2001年,以打破固定电信领域的垄断为重点,实施企业、资源、业务和市场重组,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格局。
   4、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
   近年来,电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电信业在竞争架构、资源配置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移动业务快速增长,固话业务用户增长慢、经济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形成相对均衡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升电信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充分利用现有三张覆盖全国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固网资产,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基于电信行业现状,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不同的阶段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程度不同,至少在不同阶段政府干预企业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下面将从电信业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论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三、政府在各个阶段与电信企业的关系
  
  1、初始时期
  从电信业的发展来看,政府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采取全民所有制,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必然性。首先,建国初期,要快速恢复经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有利于统筹安排,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其次,对诸如电信行业这样的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回收期较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在电信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容易形成单寡头垄断的局面,政府在这一环节与企业的关系相当于一个人的两种不同角色的定位,政府相关部门是企业,企业就代表了政府相关部门,政府制定的行业规章制度就相当于企业内部的公司章程,政府与企业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2、快速发展时期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能够指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企业能使企业迅猛发展,利润持续增长。在这一快速发展阶段,高额垄断利润必然带来利润争夺,为平衡相关部门的内部矛盾,引进新的竞争者势在必行。但由于政府内部机制并没有相应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相当与“父子”关系,只不过“子”有“亲生”与“继子”之分,以前的电信企业由于长期垄断地位下的经营积累和多年信息网络和设施的建设,使后引进公司的初期经营举步为艰,政府部门不但不创造良好的环境,反而采取了一些恶性竞争的手段打压后成立的联通公司,是表面的双寡头竞争局面实质上仍是单寡头垄断,这种局面不但浪费国家资源,也破坏了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的初衷,因此,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3、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政府要打破邮电部的垄断地位就必须引入更多的竞争者,为避免重蹈“联通公司”的覆辙,政府决定通过行政手段重组和分立邮电部,将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分开,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重新重组,重组后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经营积累,业务的细分也不会形成恶性竞争,新成立的企业也有新的业务增长点,电信业形成了完全竞争的开放格局。政府在这一阶段与企业的关系属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竞争就有进步,电信企业的竞争状态使电信资费逐步下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新的增值业务也使企业利润呈现新亮点。
  4、利润增长缓慢时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快速变化,竞争的加剧,使有些业务的利润越来越低,部分电信业务已出现亏损,为使两极分化,形成新的良好竞争环境,政府只能再次通过行政手段重组电信业,这一阶段,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但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更多的是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靠近,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能积极健康的发展。
  总之,企业是市场运行的主体,应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机制有其盲目性与突发性的缺点,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西方政府开始积极参与金融机构的收购计划,使我们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再次思考,但不管政府与企业的治理关系如何,政府都应定位与服务企业的行政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能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应华: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j].集团经济研究,2005(8).
  [2] 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1(48).
  [3] 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z].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雷蕾 黄莺 [标签: 电信 中国 企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电信天翼手机校园一卡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电信技术杂志2013年第04期目录
    电信科学杂志2013年第05期目录
    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业务中信贷风险管理探究
    机电信息杂志2013年第8期目录
    重庆通信业杂志2012年第6期目录
    警惕电信诈骗团伙利用银行卡管理三大薄弱环…
    简析构建中国电信转型新时期下的财务新思维
    探析电信运营商价值链成本问题
    中国电信的竞争战略分析
    浅析银行对企业授信业务中的环境保护和赔偿…
    加入WTO后对我国通信业发展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