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的比较

        一、企业边界的确定
    溯自科斯的交易 成本 理论认为,企业与 市场 是相互替代的治理机制,一项 经济 活
动究竟应该交由市场还是企业去完成,取决于两者的效率比较(科斯,1937)。运用
市场这种治理机制会产生交易成本,而运用企业这种治理机制则会带来协调成本。哪
种机制所花费的成本较少,活动就应该由其来完成。通过这种比较,企业的最优边界
得到了确定,即在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利用企业协调的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
。这一结论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则体现为“购买还是制造”(to buy or to make)的
决策(张维迎,1995)——为了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企业必须考虑哪些投入要素应该
由自己生产,哪些又应该从外部供应商那里去购买。这种决策决定了现实中企业的边
界(注:更确切的说是决定了企业的纵向边界。企业还存在横向边界,它是由企业的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决定的,对它的研究并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决策的依据
则是交易成本、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这三者比较。当外部采购的成本(含交易成本和
生产成本)高于内部制造的成本(含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时,企业就会采用内部制
造的方式,导致边界扩大;反之,企业的边界就会缩小(williamson,1975)。在通
常情况下,外部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要小于企业内的生产成本,这是由供应商的专业化
生产以及规模经济的优势所决定的(afuah,2003)。wwW.11665.COm然而,交易成本理论更为关注
的是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协调成本的比较。
    交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是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以及资产的专用性(williams
on,1975,1985)。首先,如果企业是从外部供应商那里购买投入要素,则它将与供
应商进入契约关系,对有关的事项进行谈判。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双方所签订的
契约必然是不完备的,因此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事先未指明的状态
进行重新谈判。这一现实就为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合约的每一方都有积极性通过隐藏信息(逆向选择)和隐藏行动( 道德 风险)的行
为来欺骗对方以获取自身利益。契约过程中如果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
为,则会导致极高的交易成本(如监督履约的成本、进行 法律 诉讼的成本等)。与之
相比,企业组织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企业内部, 行政 命令和权威取代了法律,
成为保证契约执行和解决契约纠纷的有效手段,并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使契约双方
的目标相一致,从而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减轻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有效地节
约了交易成本。
    其次,当契约中包含着专用性资产时,交易所发生的费用将会增加。所谓资产的
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
程度,它表现为特殊地点资产的专用性,特殊实物资产的专用性和特殊 人力 资本的专
用性等三个方面(williamson,1985)。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其用于其他用途或
被其他人使用的价值就越低。契约各方会利用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捆绑”效应进行“
敲竹杠”行为,以最大化地攫取利益。当双方能够在事先理性地预期到这种行为时,
将会减少对合约的专用性资产的 投资 ,以防止被对方“套牢”(lock-in)。而这种
做法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契约双方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以及监督、谈
判等费用的大幅上升。在通常情况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将
市场短期契约变为企业内部的长期契约以节约交易成本,从而保证其边界的有效性。
    利用企业组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协调成本的上升。企业的
内部协调成本包括代理成本和决策信息成本(gurbaxani and whang,1991)。根据
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以看成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阿尔钦和
登姆塞茨,1972)。委托人依据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签订相关的契约向代理
人指派工作。但是代理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其工作可能和委托人的设想不
尽一致,工作效果也未如预期。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有股东——经理人、经理人
——企业员工等。由于委托和代理双方目标差异而产生的成本,就是代理成本,它具
体表现为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詹森和梅克林,1976)。监控成本是指委
托人为了确保代理人如预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如雇人监督),保证成本是代
理人为了使委托人确信他如预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如经常汇报),剩余损失
则是指企业完全由委托人经营时的收益与交由代理人经营时的收益的差额。
    决策信息成本是构成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包含信息处理成本
和因信息质量低下引致的机会成本(gurbaxani and whang,1991)。信息处理成本
指的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因各种沟通需要而产生的成本,以及大量经营资料的记
录和存储成本。至于信息质量低下引致的机会成本,指的是这样的情况:利用较低质
量的信息去决策的企业往往不能取得较佳信息时的决策效果,由此产生了机会成本。
    表1对以上讨论进行了简要归纳。
    表1 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类型                 决定因素
         1.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2.机会主义行为
         3.资产特定性:特殊地点资产的专用性、特殊实物资产的专用性和特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协调成本  1.代理成本: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
         2.决策信息成本:信息处理成本(沟通成本和记录存储成本)和机会成本
   


   
    资料来源:根据(williamson,1985)和(gurbaxani and whang,1991)的有
关分析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需要在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基于交易成本理
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其有效边界是由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比较所确定的,如表2所
示。
    表2 企业边界的确定


   
    项目    交易成本    协调成本   条件     企业边界
                              变动方向
    外部采购  c[,1]      —  c[,1]<c[,2]   缩小
    内部制造   —      c[,2] c[,2]<c[,1]   扩大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影响
    如上所述,企业和市场这两种机制都有弱点,企业的协调成本过高,而市场的交
易成本过高。企业的边界就是在这两者的比较中确定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
用则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
    企业的交易成本主要是为了完成交易所发生的寻找最佳供应商、与之谈判签订合
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方面的成本。如前所述,决定交易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资产专
用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交易双方的信息越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越盛行
,所需的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越高,那么交易成本就越高。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
成本的影响,正是体现在降低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降
低资产专用性程度等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搜索的成本过高以及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排
他性所造成的。基于英特网的信息技术应用使信息搜索成本大幅下降,搜索范围显著
拓宽,从而使因空间和成本限制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现代信
息技术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能够在不降低信息效用水平的前提下,实
现信息的同步共享和利用,由此解决了信息使用的排他性问题。简言之,信息技术应
用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就资产专用性而言,信息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其专用程度。对于受 地理 空间限制而
难以移动的专用性资产来说,基于英特网等新一代通讯基础设施的信息技术应用,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空间和时间限制,甚至实现远程控

制与操作,从而降低了其专
用性程度。对于那些用于特定领域的专用性资产来说,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通过两个方
面去降低其专用程度,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以后,有可能提高资产的灵活
性、扩大适用领域;二是网络 环境 下交易信息的高度扩散,可能使这类资产面对更加
广阔的 市场 范围。而对于专用性的 人力 资本来说,其由于经过“干中学”或培训掌握
了一些别人不易知道的知识技能,但经先进信息技术处理以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经
验和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结构化信息,通过网络达到共享的目的,结果是私人
信息变为 公共 信息,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
    倘若一项 经济 活动因交易 成本 过高而交由企业去完成,那么便产生了由代理成本
和决策信息成本所构成的内部协调成本。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应用依然能够发挥积极
作用。就代理成本(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而言,其大小取决于监控和报
告机制的成本和效率。英特网的渗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形成
了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的监控和报告渠道。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并结合网络
应用,委托人能够及时、便利地跟踪和分析代理人的工作绩效,代理人则可以根据需
要,随时随地向委托人报告工作进展。显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具有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节约了委托——代理过程中的监控成本和保证成
本,同时也提高了相关过程的效率,使委托和代理双方更易于协调,也使剩余损失趋
于下降。
    内部协调成本的另一个方面是决策信息成本,它包括信息处理成本和因信息质量
低下而产生的机会成本。20世纪中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并应用 管理 信息系
统,提高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同时也将相当部分原
本费时费力的经营资料记录存储工作转化为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的操作。进入20
世纪90年代,电脑处理能力急剧提高,英特网应用迅速普及,使信息技术应用对提高
企业信息处理效率、降低信息处理成本的作用更加显著。进而言之,由于网络环境下
的企业面对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的信息空间,而且拥有日益强大的信息处理手段,因
此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决策时信息质量低下的困扰,从而降低了相应的机会成本

    以上讨论表明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都产生节约的效果。如果交易
成本的下降幅度大于协调成本的下降幅度,那么企业边界将趋于缩小,反之,企业边
界就可能扩大。至于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下降幅度孰大孰小,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边界变动:结合行业因素的比较
    现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作用效果受到企业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lee and grover,2000)。由此看来,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时,交易
成本和协调成本的下降幅度应当存在差异,导致企业边界的变动方向不尽一致。有鉴
于此,我们划分成熟行业和新兴行业两大类别,考察在其中经营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
以后的企业边界变动情况。
    市场交易产生交易信息。为拓宽市场范围,企业必须尽量对交易信息进行编码和
抽象处理,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通用性,以便增进交易各方的相互理解,利于交
易的开展。然而在不同行业经营的企业的交易信息处理过程毕竟存在差异,导致交易
成本结构的区别。对于在成熟行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其市场交易环境相对来说较为稳
定,交易信息(如价格、质量等)已经被广泛认识,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传递,而且交
易过程也趋于程序化、标准化。相比之下,在新兴行业经营的企业大多处于竞争激烈
且变化剧烈的市场环境变化中,带有知识密集特征,其产品需要更加复杂的信息描述
和表达。因此在新兴行业中经营的企业受交易环境、交易信息量和信息处理成本的限
制,进行市场交易时的信息不对称性要比在成熟行业经营的企业高一些,出现机会主
义行为的概率也要大一些。同时,资产专用性在成熟行业的市场交易中更多地体现在
特定设备和物资方面,而在新兴行业中则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核心知识、专用渠道等。
因此,在新兴行业经营的企业的资产专用性信息也包含着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内容。
    总而言之,交易信息的特征和处理过程与交易成本有密切关系。从这一点看,现
代信息技术应用从两个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是英特网使交易信息得以突破成本和
时空限制,在广阔的全球市场范围快速传递,二是多媒体技术使内容丰富复杂的交易
信息的大范围流动成为可能。
    企业的内部协调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因此协调成本与用于协调的信息
特征有关。一般来说,交易信息需要面向广大的市场,因此具有更高的通用性,易于
明确表达。协调信息则只与企业内部有关,在相当程度上植根于各成员或部门的经验
和行为之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具有更大范围的通用性,因此常常包含无法明确表达的
隐性成分,需要用一定的组织制度去协调和沟通。然而,对于在不同行业经营的企业
来说,其内部协调的信息特征和信息处理过程也存在差异。在成熟行业经营的企业,
无论是委托人监控、代理人保证还是经营者决策等方面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许多都在
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是可编码的显性信息,同时其组织结构一般具有较高的规范
程度,相应的信息处理过程趋于标准化、程序化。相比之下,在新兴行业经营的企业
通常带有知识密集特征,知识型员工占有很高比例,研究开发等活动居于重要地位,
组织结构往往处于适应性的变化之中,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协调过
程出现了许多难以明晰表达的隐性知识(注:信息的隐性与复杂性(或丰富性)具有
不同的含义,前者指无法编码,后者则是指可以编码,但需要更多传输量(或传输内
容)。市场交易信息的交流范围广泛,需要较高的通用性,因此隐性成分少。内部协
调信息交流范围小,容易产生隐性内容。详细讨论可参见博伊索特(boisot,1998)
。)(如直觉、专长、诀窍等)。
    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及处理过程的区别,导致信息技术应用对协调成本影响的差异
。在成熟行业中经营的企业,协调过程中出现的隐性知识较少,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
应用的要求吻合程度较高。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以后,能够比较明显地提高信息处理效
率,降低协调成本。例如 电子 邮件、视频会议等技术应用,就能够为程序性的协调沟
通工作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对于在新兴行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其协调沟通过程涉及
大量难以编码和抽象的隐性知识,即使运用先进技术,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幅度也相
当有限,许多情况下仍然需要以面对面的协调方式去解决问题。换句话说,虽然信息
技术应用也能够节约在新兴行业中经营的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但是由于隐性知识的
广泛存在,使得节约的效果可能不太明显。
    将以上分析与表2的结果进行综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理论命题:
    命题1:对于在成熟行业经营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其协调成本有明显的节约
效果,但是对其交易成本的节约效果不太明显,因而企业边界可能有扩大趋势。
    命题2:对于在新兴行业经营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其交易成本有明显的节约
效果,但是对其协调成本的节约效果不太明显,因而企业边界可能有缩小趋势。
    上述命题的另一种表述是:如果信息技术在不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那么企业边
界扩大的情况应当更多地发生在成熟行业,而企业边界缩小的情形则经常在新兴行业
出现。
    表3 总结 了以上的讨论结果:
    表3 信息技术应用节约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比较


   
    项目  信息技术应用对市场交易 信息技术应用对内部协调 信息技术应用后企业边
          成本的节约效果     成本的节 药 效果    界的主要变动方向
    成熟行业

中的企业 小           大           扩大
    新兴行业中的企业 大           小           缩小
   


   
    借鉴行业生命周期的思想,我们还可以对上述结论作动态推广。具体而言,新兴
行业中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以后,其边界一开始可能缩小,但是当行业进入成熟阶段
后,企业的边界有可能反而呈扩大之势。另一方面,在成熟行业经营的企业应用信息
技术以后,其边界可能扩大。但是如果随着时间推移,高新科技应用等因素诱发成熟
行业中的新兴行业细分,那么对于在这些新兴行业细分中经营的企业来说,其边界可
能又趋于缩小,因此企业的有效边界随着其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作动态的调
整。
        四、 总结
    本文在现有关于信息技术影响企业边界变动的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特征这一
新的分析变量,进一步丰富了分析框架,深化了研究结果,从而对应用信息技术以后
的企业边界变动问题做出了更合理的解释。我们采用交易费用 经济 学 的核心假设,简
化了确定企业边界的分析模型,将焦点集中在 市场 交易 成本 和内部协调成本的比较上
。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行业经营的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对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节
约效果有一定差异,使企业边界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动。具体而言,在成熟行业经营的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协调成本有明显节约,由此企业边界趋于扩大;在新兴行业
经营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之后,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较大,由此企业边界趋于缩小。
这一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实中的企业边界变动情况还是较为一致的,例如在美国已经是
十分成熟的航空业,这几年兼并和收购的案例就有好几宗,各个航空公司纷纷扩大规
模以节约越来越高涨的交易成本;然而在新兴的手机业中,一方面是由于竞争的激烈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轻庞大的内部协调成本,企业的外包和虚拟经营案例不断出现
。例如瑞典爱立信公司已经将其整个手机业务全部外包给索尼公司,以缩减规模,集
中资源,关注核心增值业务。同时,本文还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的思想对研究结论进行
推广,使之具有动态的解释能力。我们相信研究结果能够加深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
营变革态势的理解,有助于企业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调整组织结构,改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a.afuah.redefining firm boundaries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net:are
firms really shrin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1).
    [2]m.h.boisot.knowledge assets:secur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formation 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p.b.evans and t.s.wurster.strategy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informa
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1998.
    [4]v.gurbaxani and s.whang.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
zations and marke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1,(1).
    [5]l.m.harasim(ed.).global networks:computers and international com
munica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93.
    [6]c.c.lee and v.grover.exploring medi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the penetration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m
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
000,(3).
    [7]t.malone,j.yates and r.i.benjamin.electronic markets and electroni
c hierarchi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87,(6).
    [8]o.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
:free press,1985.
    [9]o.e.williamson.markets and hierarchies[m].new york:free press,197
5.
    [10]a.a.阿尔钦,h·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a].载于r·科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
    [1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
书店,1995.
    [12]r·科斯.企业的性质[a].载于路易斯·普特曼和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
的经济性质[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3]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企业理论: 管理 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
构[a].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1998.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信息技术 应用 同行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有机青刀豆陆地栽培技术规程
    提高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
    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型研究
    数据库物理设计及其优化技术研究
    大气压电解液阴极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技术的研…
    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近场通信技术NFC浅谈
    6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防爆管技术的研究
    热轧粗轧镰刀弯控制技术研究
    虚拟化技术在通信企业的应用
    建筑施工抗震加固技术浅析
    建筑楼板层构造施工技术浅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