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方言、声腔与戏曲音乐创作

方言、声腔与戏曲音乐创作

  一、时尚乎:影视说方言,地方戏说普通话?
  当前影视剧界有一种特殊的现象,似乎还成了一种时尚:影视爱说方言,地方戏却说上了普通话。
  电影、电视剧说方言,最早出现在一些领袖人物口中。后来,电视剧为了突现地域特色和人物个性,出现了如京味、东北味、陕西味等的剧目。再后来,在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栏目中,也出现了以方言播音的现象。新华社还专门为此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发过消息:如今方言电视节目正在各地升温,四川话、杭州话、陕西话、广东话、湖南话纷纷登上荧屏,其收视率不断攀升。如采用粤语播报新闻的《新闻日日睇》,是目前广州地区最红火的节目;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其原汁原味的杭州话不仅使节目成为“票房冠军”,还赢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荣誉;重庆卫视有《雾都夜话》,用浓郁、地道的四川话演绎百姓故事,当地观众称其“比连续剧还要好看”;上海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红茶坊》,收视成绩一直表现不俗。至于小品创作用方言,已形成一种潮流;方言话剧创作也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尤其是某些地方话剧院团的方言话剧,如《兰州人家》(兰州方言)、《移民金大花》(四川方言)等,反响也不错。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原本土生土长、地域色彩极浓的地方戏曲,却时有以方言为累赘,甚至简单地将方言改说普通话或地方普通话,拍电视戏曲片也改讲普通话。这似乎是一片好心,为了适合其它地域的观众观看。WWW.11665.coM其实,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其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和乡土魅力,方言改说普通话后,地方戏失去了乡音,也就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和价值。离开了方言和声腔,地方戏还是地方戏吗?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重视方言,还是地方戏不说方言就会迷失了自己,都充分说明了方言的重要性。我们要看到方言背后的本土文化和乡土情结,以及方言、方音的独特韵味。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认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可惜的是,我们的地方戏却自己放弃这种独到和魅力。
  当然,方言影视不可过滥,话剧说方言也要有度,要从实际出发。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对方言电视栏目表态,广播影视是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传播的媒体,规范的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是其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不得擅自开办使用方言播出的节目。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禁了之的问题,国家在推广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同时,也为方言使用留下了必要空间,地方戏说方言当然在保留之列。
  二、字、腔相倚,方言与声腔不可背离
  作为民族戏曲艺术,方言、声腔与剧种是一体的,无论是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还是演员演唱,都不可违背。字、腔相倚的特殊关系,早在元人芝庵《唱论》中就提出过要求:“声要圆熟,腔要彻满。”这是针对北曲的演唱而言的,咬字、发声是关键。元代曲学家也是语言学家的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中原话的声、韵作了具体分析,对北曲的写作提出知韵、辨音、用字等一系列的要求。在明清曲学家的戏曲学论著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是大量的。今人王守泰在《昆曲格律》一书开头就说:“唱腔和字音的密切配合是一切汉语戏曲共有的特征。”
  在此,我们不妨就我国戏曲史上的“腔”、“声腔”略做一点考证,便可更为清楚地看到字音与声腔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腔”、“声腔”,原来指的就是“字腔”或字的“声腔”,也就是字的读音(声、韵、调),后来才引申为戏曲的声腔——唱腔。举例来讲,在元人有关戏曲的《唱论》、《录鬼簿》、《青楼集》等书中,“腔”经常使用,指的是字的读音。到明代依然如此。如曲家沈德符《顾曲杂言》“弦索入曲”条说:“今南腔北曲,瓦缶乱鸣,此名‘北南’,非北曲也。如时所争尚‘望浦东’一套(季按,指《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新水令] 一套曲词),其引子‘望’字北音作‘旺’,‘叶’字北音作‘夜’,‘急’字北音作‘纪’,‘迭’字北音作‘爹’,今之学者,颇能谈之,但一启口,便成南腔。正如鹦鹉效人言,非不近似,而禽吭终不脱尽,奈何强名曰‘北’!”这是指用“南腔”(南方话)唱北曲,把字音唱倒了,于此也可见字音与唱腔之间的关系,古人就十分重视。至于“声”、“腔”并用(且“互文”),已见于《唱论》;“声腔”合用,较早见于《中原音韵》,周德清在该书中指出,《广韵》系统的字的声韵调与当时南戏“唱念声腔”相同,而与中原音韵不同——此处“声腔”即字音也。
  正因为字音与戏曲演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故而从字“腔”、“声腔”,引申到戏曲的“唱腔”、“声腔”,成为戏曲的专有名词,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汉字的音乐性主要就体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二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从南、北曲开始就是如此。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而成“水磨调”的昆曲,首先理顺的就是语音和腔调的关系,严格讲究“以字行腔”。魏良辅在《曲律》中说:“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宜,则五音废矣。”显然,是吴侬软语决定了昆曲缠绵婉转的总体风格。后来的梆子、皮黄系列的板腔体剧种,尽管不像南、北曲和昆曲的字、腔关系那么复杂,但这种字、腔关系仍在。京剧唱腔用的是“湖广音”,同样强调字正腔圆,讲究行字运腔独特的韵味。尽管字正不等同于腔圆,但字正是腔圆的前提,是不能随意的。再则,地方戏的声腔与对白也是一体的,如果唱腔用方言,对白讲了普通话,同样给人别扭、满拧的感觉,剧种的特定美感也就被破坏了。
  可见,随意使用普通话“改造”地方戏的方音,也就背离了剧种字、腔相倚的血肉联系,实际上就背离了戏曲艺术最基本的艺术规律。我们今天创作新戏,即使没有传统戏那样严格,但这条基本规律是不应违背的。
  近年来已有人就昆曲向普通话靠近提出异议:所谓借普及为名,行偷懒之实,讵不知此乃断送昆剧的头号杀手,它将破坏传统声腔所应有的一切美感,以至百病环生。单说其中一例:普通话中的阳去声全被阴去声吞并,与传统曲谱和唱法有抵触,它的阴声母总数要超过阳声母的一倍以上,阴主刚劲,阳主柔和(不同于其它领域所称“阳刚阴柔”),而唱昆曲特别注重阴阳相衬,刚柔并济。昆曲声腔之所以美,根源在此,今人要想换上普通话,难关也在于此。对于昆曲改革问题,在谨依四声阴阳的前提下,可以放宽曲牌字句形式之束缚,而不失曲文之气质神韵。

  三、区域文化交流,声腔风格和韵味不宜淡化
  当代社会,随着交通的便利和各地文化的交流,加上国家推广普通话,别说是地方戏,即便是各地的方言甚至也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扰的现象。方言的流失意味着地方文化的流失,以至于已有专家提议地方立法保护杭州方言。(又如扬州话,也在向普通话靠近)现在不少地方戏在招收新学员时,已经感到当地年轻人纯正的地方话已经说不好了。这是一个悖论。但作为地方戏艺术,就如同书法艺术一样,艺术的独特性才是其价值所在,国家并没有也不会让剧种趋同,消解剧种的个性和独到风格与韵味。
  应该看到,方言、声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同时,方言和声腔又积淀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方言、声腔其实已经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和娱乐问题,乡音连着乡情,寄寓着人们的情感,凝结着文化的认同,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地,一句方言,一出家乡戏,最能勾起游子思乡之情和同胞之感,引起故乡情感的共鸣。失去了方言,地方戏就失去了剧种独有的内涵和灵魂,也就失去了该剧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保留地方戏独到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样有着抵御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并不是文化上的抱残守缺者,地方戏正面对着日益开放的世界,不仅要走出当地,还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也要靠不可替代的独到魅力,没有自身的魅力就不可能赢得观众;戏曲艺术更有着随时代而发展的“通变”品格。
  传统戏曲如何面对现代,如何“通变”呢?这实际上是传统戏曲现代化的问题。关于戏曲现代化,戏剧界一直在探讨和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地方戏一定要与时代精神接轨,要有思想、审美、手段、形式的现代化提升和发展,以适应当代城乡观众的审美趣味,在更高层次上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我在《扎根乡土,占领都市——关于重建中国戏剧的断想》(《中国戏剧》2005年第2期)一文中,曾经将地方戏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概括为:地域风情,时代精神,雅俗共赏,还戏于民。事实上,地方戏仍然是当今我国戏曲舞台的主流。随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越加普及、方便,方言向普通话靠近是不争的事实,剧种的地域性特点有淡化的可能。地方剧种的命运大概是两条,一种是随着其自身特点和魅力的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而消亡;一种是经过现代化的新创造,剧种的个性不但不应该消失或趋同,其地域性特色更应转化为独特风格和韵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被更多的当代人接受,扩大在全国的流行,如说吴语的越剧,说安庆话的黄梅戏,已然形成各地都十分喜爱的大剧种。至于方言给欣赏上造成的障碍,则可以借助字幕扫清。在获得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闽剧《贬官记》中,福建泉州方言和福州方言比吴语更难听懂,但借助字幕,并没有影响其传达给观众和专家的独特审美价值。
  还有一点也应引起注意,我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与外国同样“以歌舞演故事”的歌剧、舞剧、音乐剧,在形式上有其类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却不是一回事。地方戏不排斥向其它艺术、包括西方艺术学习和借鉴,但其现代转换不是简单地模仿音乐剧等西方艺术,消解自己的风格和韵味,那样只会丧失了自我,不但不能自救,反而消亡更快。
  四、“生戏熟曲”,创腔以尊重传统和观众为前提
  所谓“生戏熟曲”,是指自古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看戏习惯:戏要新鲜,剧情要有传奇性,但唱腔却习惯于传统的、熟悉的,“熟曲”很容易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和乡土情结。戏曲音乐的特点就是,听到某声腔,就会联想到某剧种;听到耳熟能详的唱腔,就能联想到唱腔的人物。即便是各剧种之间最常见的剧目移植,也主要是转换剧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声腔,用耳熟能详的声腔演绎移植的故事和人物。剧目的移植,还有一个语言转换的问题。从文本来讲,语言魅力是构成剧本的重要方面,在移植过程中,因方言的不同,原剧本的语言自然要转换成移植剧种的方言,要赋予移植剧种以新的语言魅力,才能与声腔构成完整的审美风格,否则就不是该剧种,就会缺少独到的韵味!现在不少地方剧种约请名家写剧本,由于编剧对地方语言和文化的陌生,对于突显剧种特色和韵味是不利的,而且给设计唱腔和演员演唱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南方的地方戏创作,由于方言差异较大,这种矛盾也很大,作曲很难。
  当然,“熟曲”并不是一成不变。戏曲的声腔艺术既有着传承性、稳定性,又有着丰富性和多样性,新剧目的音乐创作是已有“熟曲”的创造性运用,创新腔需要尊重传统;观众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定势,新腔要尊重观众的耳朵。对于现代戏的音乐创作、唱腔设计而言,既要尊重传统,处理好丰富性和传承性、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又要尊重观众的欣赏习惯,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生戏熟曲”说,对于戏曲音乐创作的意义就在于此。现在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戏曲新剧目,音乐唱腔创作的成败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我近几年来所看到的某些戏曲剧目而言,在音乐创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一是不尊重观众的审美习俗,新腔比例过大;二是不尊重传统,弱化了本剧种的声腔特点;三是使用现代作曲手段不节制,以至失去了本剧种的独特韵味和魅力。对此,有三点建议。
  首先,要“关照”
  创腔要关照剧种风格、韵味和个性,要从大众的审美习惯出发,关照观众的耳朵,在“熟曲”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朱绍玉为京剧《袁崇焕》创作新腔的经验就值得借鉴。他是本着“新眼睛、旧耳朵”的观念去创作唱腔的,这是他多年来对观众审美需求研究的结果。他认为,戏曲观众喜欢听一些自己熟悉的唱腔和音调,不喜欢在唱腔里出现离奇古怪的东西,但是眼睛却喜欢看舞台上花花绿绿的东西,比如布景、服装,包括舞蹈。本着这种思想,在这出戏的唱腔设计上他采取了尊重传统的做法,把很多传统的优秀唱腔旋律纳入到唱腔设计中,但不是简单地套腔,不是生搬硬套,每段戏的唱腔都有革新之处。这出戏里最大的创新是袁崇焕在刑场上的一段唱腔,有一个重新设计的[高拨子慢板]。京剧中对[高拨子]声腔的运用,过去有倒板、散板、摇板,但是没有慢板。这次朱绍玉对于老生的[高拨子慢板]如此运用,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算是对京剧声腔板式上的一次较大的突破。                           

  其次,要“渐变”
  对20世纪戏曲舞台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梅兰芳大师,在总结自己从艺几十年经验时明确提出了在“渐变”中创新的重要思想。他说:“艺术的本身,不会站着不动,总是像后浪推前浪似地一个劲儿往前赶的”。“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我这四十年来,哪一天不是在艺术上有所改进呢”?对于传统戏,梅兰芳说:“前辈老艺人给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的传统表演方法,只要我们肯踏踏实实地去学,这一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改戏不喜欢把一个流传很久而观众已经熟悉了的老戏,一下子就大刀阔斧地改得面目全非,叫观众看了不像那出戏。这样做,观众是不容易接受的。我采用逐步修改的方法。等到积累了许多次的修改,实际上已经跟当年的老样子大不相同了,可是观众在我逐步修改的过程中,逐渐地也就看惯了”。梅兰芳20年代初就试演过“时装戏”,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运用、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传统形式和技巧”,并“根据技巧的表现原则来创造适合于现代人物的新唱腔、新格式、新手段和新程式来”,他斥责过“有些人认为创造新东西,应该从头到尾另起炉灶,不必向传统学习,这是无稽之谈”。由此可见,创新求变是梅大师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但他的创新绝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观众的欣赏习惯上,在“渐变”求新的艺术实践中,梅兰芳的经验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第三,要“化用”
  戏曲艺术是一种程式化的创造,戏曲音乐创作也不例外。就现代戏音乐创作而言,既是传统“熟曲”的“新用”,又是在“熟曲”程式基础上创造性的“新用”。戏曲新剧目创作需要新的唱腔创造,这种创造性地“新用”“熟曲”,也需要学习和借鉴现代作曲技巧,学习西方歌剧、音乐剧的作曲方法,但不是简单的照搬,更不能让戏曲音乐创作被现代西方作曲所“同化”。地方戏面对着日益开放的世界,并不代表戏曲音乐创作的基本素材、原则、方法、技巧可以扔到一边,那样的话,民族戏曲就会失去自我。我们时而会看到一些新戏音乐创作很现代,有独创,但就是少了传统,模糊了地方戏声腔的风格和韵味,像一种新歌剧,观众并不买账。我们并不反对创作新歌剧,也不反对新的戏剧形态的出现,但如果还是戏曲剧种的话,那么,音乐创作就必须受到戏曲音乐的质的规定性的约束,就不应该为现代作曲所“同化”,而是巧妙地“化用”,为我所用。显然,戏曲音乐创作应该在尊重传统和观众的前提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熟曲”进行新的创造,既大胆吸收和借鉴新的音乐元素,又巧妙地“化用”在戏曲音乐之中,从而张扬戏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丰富传统戏曲的创作手段。这样创作出来的戏曲音乐才会既是传统的“熟曲”,又是现代化了的“新腔”,本质上还是中国戏曲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季国平 [标签: 音乐 创作 音乐 创作 中国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
    章丘方言中关于L和R的发音现象
    方言“发音人”: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
    方言发音人
    从语言僵化分析周口方言区英语发音问题
    绥化方言声调格局的实验研究
    宝鸡方言的声调分析
    高青方言单音节声调的实验研究
    关于现代苗语方言鼻冠音声母的声学分析
    声与潜水弹性结构的相互作用:无损试验、声…
    周口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赣南客家方言区普通话声调教学之我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