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分级制度改进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
一、 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
低俗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较多消极、没落、陈腐的文化元素的艺术样式及作品。当前我国影视屏幕上低俗文化泛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 模式化
当下的一些影视工作者急功近利,看到国内外的某些影视节目极受欢迎,就赶潮流、硬模仿,导致“千台一面”,播出的节目十分类似,由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此造成了电视媒体中文化产品的模式化现象。
(二) 娱乐化
“电视大众文化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电视文化从政治、启蒙文化向电视娱乐文化的转变。在电视娱乐文化中,文化的政治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电视大众文化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不少电视节目盲目追求收视率,为娱乐而娱乐,把娱乐大众变成了“愚乐”大众。
(三) 商业化
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影视传播中的艺术成分逐渐减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致使影视传播中商业化趋势渐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广告的泛滥。近年来,电影里大量的植入式广告已为普遍观众所诟病,电影与广告的不和谐碰撞,容易肢解电影情节、破坏画面完整、扰乱故事氛围。
(四) 去人文关怀化
人文关怀,就是从各个层面去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重视人情世态的表达与传递,关注现实。电影发展如日中天的现在,制作技术先进了、题材更新了、形式多样了,可电影中的人文关怀却实实在在地弱化了。从影人呼喊着所谓“满足观众需要”的口号追逐着商业利益,令人咋舌的庸俗、浅薄、猎奇的内容充斥着电影屏幕。
二、 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分级制度是指电影生产和电影管理的一种规范与模式,是将电影按照内容表现的性质,分成不同的级别,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欣赏,其结果一方面可以保护未成年观众不受充斥在电影里的暴力、色情、吸毒、恐怖等镜头话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尊重艺术规律和艺术个性,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广大电影艺术生产者的积极性。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都有电影分级制度,而中国目前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如果中国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影片的质量,有助于电影市场的有序管理,也可以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进程,尽快实现电影进出口的对外发行的国际接轨。那当前中国为何只有电影审查制度,而无电影分级制度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 政府担心限制电影的放行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中国民众的潜意识里,允许电影分级,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允许大家参与色情与暴力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政府担心观众会在观看限制级电影之后模仿其中危险行为或危险物品的制作过程,所以在现行的审查办法中,遇到与之关联度较大的内容就毫不留情地予以删除,并不考虑整部影片的完整性与艺术性。
(二) 电影分级将挑战我国国家电影管理职能的实现
在中国,电影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被作为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在这种宣传工具的职能承担中,电影是需要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的。一部电影的通过与否,其质量与艺术性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中正面思想的传达反而占到了更大的比例。中国电影分级制迟迟没有出台,正是暴露了一些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和长期的计划经济下的约定束成的道德观念。
(三) 我国法治监管不够健全,电影分级实践较难
我国的电影管理始终抛不开“人治”的影子。从建国起直至1988年《电影审查条例(修改稿)》才以法规形式对电影审查进行规范,即使后来又有了更为完善的《电影审查规定》和《电影管理条例》。但是若提到分级,本身就不甚具体的审查标准都会在无形中为审查者的主观评判和“人治”留下空间。
三、 以电影分级制度改进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
其实,我国若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将改进影视传播中的低俗文化,电影分级制度并非是对低俗文化的纵容,而是抵制低俗文化在大众影视传播中滋生不良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电影分级制度,公共荧幕将得以净化,广大公众将在一种健康向上的媒介环境中成长,尤其是青少年。因为现在一些影视片越发低俗,不少情节连成人看了都觉得过于血腥或色情,家长担心这会误导孩子,孩子们确实难以承受。有家长坦言:“现在,除了动画片,我不敢带女儿去看其他影片,因为那些影片不适合未成年人,电影院的宣传海报中并没有提醒。”于是一些家长不得不自己对子女观看的影视剧把关,但他们也不可能把孩子能接触到的所有片子都审查一遍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看到,因此不少家长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分级制度。
而当前我国一直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对电影的审查实际上只是通过删减镜头,达到让所有年龄段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其实这一做法对未成年人来说并不适宜,对电视剧的审查也没有到考虑这些作品有可能对未成年人成长带来负面作用的层面。因此,电影分级制度对普遍民众,尤其是未成年人,通过影视传播接受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抵制低俗文化在影视传播中泛滥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可行之路。具体来说,有如下改进策略。
(一) 审查与分级相结合,把握好其中的度
对于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电影来说,电影分级制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有分级也是不够的,一味轻视电影原创性与艺术性的审查、删减,确实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应该尝试将审查与分级结合起来,在初步审查中,判断出其中不适合大众观看的内容之后,再进行分级,这样既保证了影片的安全性,又不会过多干预导演编剧对于电影的最初构想,保持电影“原汁原味”,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票房。
(二) 设立第三方审查机构,为分级负责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由美国电影协会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其根据电影的主题、语言、暴力程度、裸体程度、性爱场面和毒品使用场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长可能给予的观点对电影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父母们判断哪些电影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观看。美国电影分级虽不是强制执行的制度,但由于美国和我国国情不同,我国可以强制执行分级制度,要求每年我国本土出品的电影和引进电影均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分级审查,以确保青少年的观影环境,同时为电影出口打好基础。
(三) 建设关于电影分级的配套法律措施
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不应是孤立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与现行法律法规结合,与电影业的整体规划相适应,还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配合的健全的法制体系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分级界限的划定本身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最难也是最关键的在于建立配套的后续管理措施,这个后续管理包括法规落实、执法监督、违法惩治、信息回馈等多个方面,打击盗版和网络侵权、协调音像发行、助力院线升级、规范院线放映等都是后续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有一整套与之相配合的健全的法律机制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人治”的立足机会,将分级的标准、规则细化,并根据社会时代的变化适时调整。实行电影分级制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和保护民众的文化权利和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五) 在出台相关政策之前以各影院为单位进行“观影分级制”的尝试
2012年1月30日,博纳影业宣布将率先实行一种“观影分级制”,对下属影院上映的血腥、暴力、色情等内容电影进行自我分级,并将其作为提示性服务向各层次观众进行指导性建议。其具体分级方法将会参考香港电影分级制度,力求简单且行之有效。博纳电影集团这一领先之举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在目前我国电影分级制度设立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各影院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观影分级制”无疑是一项贴心而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举措。“观影分级制”可以作为企业行为,无需具有普遍性,只要在某些城市有一到两家影院愿意自觉尝试,用“观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分级制”试水,推动我国电影分级制的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