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转型期民间谣谚与社会舆论评价
近年,民间谣谚作为一种民间舆论形式,在急剧转型的当代社会广为流传。从一开始的口耳相传到见诸报端,再到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络,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和流传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反映的是民间社会对复杂、敏感的社会政治现象的群众性评价,对它的关注和研究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价值。

民间谣谚的界定及其本质

这里的民间谣谚,并不针对社会上无足轻重的个人私生活或个人事件,而是关于社会某些公共事务和突出问题的舆论和评价,它反映的是普通民众对转型期社会政治现象的评价和态度。其内容往往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并能迅速触及人们敏感的神经。

这些谣谚短小精悍,幽默诙谐,调侃味十足,语言通俗质朴,朗朗上口,非常便于传播和扩散。其内容有褒有贬,有的较为夸张,甚至片面、偏激。它或反映焦点、热点,或批评官僚主义,抨击腐败现象,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时代色彩。因此,内容多以讽喻和暴露性为主,其本质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评价,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民众对社会政治现象的基本态度。如“喝白酒一斤两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女人七个八个不累,收礼物成千上万不退!”是对某些干部作风腐败、耽于女色的辛辣讽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父子室,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亲家办公桌对桌”是对一些地方选干任人唯亲的不满;“大盖帽,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是对司法腐败的揭露;“决策前拍胸脯,决策时拍脑袋,决策后拍屁股”的“三拍’则是对某些领导工作极不负责任的愤激与批判。WWW.11665.cOM

民间谣谚的创作主体多为普通民众,其流传范围也多在基层、民间,它是民众政治情感、舆论倾向的流露与宣泄,是民众对政治的一种特殊的参与形式。尖刻的讽刺话语背后是一颗颗热切期盼的心灵,他们试图通过这种形式对现实政治生活施加某种影响。

因此,民间谣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民政治素质与参政意识的提高。这种参与形式使得民谚成为一定的民众群体协调一致的有效媒介,也使得民谚具有了社会舆论的实际功能。

社会舆论是一定社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于社会现象所发表的较为一致的议论。社会舆论通过诸多个体的评价意见,在表达人们不同的见解、偏好与要求的同时,也表达了共同的倾向、愿望与心声,反映了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因此,社会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评价活动。民间谣谚本质上也是群众性的社会评价,它与社会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民间谣谚并不等同于社会舆论,前者是后者的非体制性产物,是后者的否定形式。也就是说,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社会舆论就转化为民间谣谚。

言论形态是社会舆论的外在形式。作为议论形态也就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社会舆论有关的“公开”,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个人公开,即个人把话讲给别人听,别人听到后形成传播与交流。这同时也是社会舆论取得社会肯定与认同,扩大声势与影响的过程。其次是社会公开,即社会允许个人合法地利用某些表达和传播方式,公开地表达和交流评价意见。具备这两点,社会舆论才得以形成。当社会舆论对社会当局不利,当局可能采取专政手段,不允许人们公开发表意见。然而,一旦某社会事件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且公众业已认识到这种利害关系时,要想让公众不发表意见实际上已不可能,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时,社会舆论就会转而利用非官方的、民间的甚至非法的渠道与形式。这从“公开”的第一层含义讲,仍然具备“公开”的特征,因而社会舆论能够形成。只不过因社会的挤压而使其非常态生长,转化为民谚等变态形式。“大道不传,小道流传”,民间谣谚正是以民间化的议论形态表达了人们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评价性意见。因此,民间谣谚也是社会舆论,只不过它是社会舆论受到社会挤压后的非体制性产物。

民间谣谚就其来源而言,是非官方性的,就其传播渠道而言是非大众传播性的。它是无邀请的自发性的匿名评价,具有反权力、反权威的某些特点。它蕴涵有特定的情感倾向,体现人们复杂的社会心态,因而也极易为人们接受和传播,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对现实国家政治生活的评价。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民间谣谚也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大大加快了其传播速度,增强了其影响与威力,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现代民谚的成因机制

以辛辣、尖刻的话语针砭时弊、警醒世人,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谣谚的历史源远流长。东汉时就有“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小民从来不可欺”的民谣。从明朝的“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到清代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元里抗英时的“百姓怕官府,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想中央,盼中央,盼来中央更遭殃”,每一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民谚。这些谣谚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中不少深刻反映了当时环境下的政治现象。

民间谣谚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剥削与压迫的产物,反映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其中大多体现了民间社会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否定性评价。流行于当代的民间谣谚虽已没有阶级矛盾与对立的性质,但它本质上属于社会政治文化范畴,是社会中某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因此,它的产生与传播也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紧密相联。

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方面来说,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它在创造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和引发了各种矛盾与问题。正如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并未完全获得抵抗腐败侵扰的免疫能力,加之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匮乏,政治领域出现了以腐败为特征的严重病态现象。腐败,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就是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其实质是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肆意侵犯。腐败使得社会利益分配极其不公,使公民(尤其是下岗职工和贫苦农民)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引发和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等社会痼弊。现实的社会政治状况必然引发民众的警醒与思考。一方面,民众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政治,对党和政府寄予厚望,希望公共权力机关为政清廉;另一方面对腐败等现象深恶痛绝,对官员自律和反腐败成效表示失望与不满。这就是现代民谚产生和流传的现实政治土壤。

从体制方面来说,相对于经济体制获得较大程度的改革与开放,政治体制相对封闭,面对日益开放的外部环境,尚不能充分与社会环境进行能量变换和物质循环,实现政治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体现在社会政治文化上,其问题主要有:政治参与渠道不畅;政治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政治透明度不高,缺乏公开性。我国的政治信息沟通渠道均隶属于各级党政机关,它在信息的取舍与传递上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有的地方非正常渠道所反映的信息有时很难如实向上传递反映。对于民众来说,正式渠道不能如实表达对政治的看法,只有付诸自由无拘的现代民谣。由于政治透明度不高,民众只能根据部分公共权力机关和官员的作为与表现来进行评价,因此不免带有片面与某种偏差。

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当社会经济、政治急剧转型时,人们的心理往往会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社会挫折感,并试图寻找发泄的机会。谣谚就是可能利用的形式之一,并且极易得到民众群体的认同。如果人们对某一政治现象、突出问题具有同一的认同或厌恶感,也会通过制造与传播反映其好恶的谣谚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谣谚实际上是“在民间流布的一种社会抵抗”。

从思想文化背景来说,进入转型期后社会主导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出现分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日益多元,民众个体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在相对宽松的政治与文化氛围下,民众对政治的认同也呈现多元化。民众开始用自己的头脑理性地来观察和思考现实政治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再用不着像“文革”时期那样违背良心说话,也用不着担心背后有人整黑材料打击报复。于是,作为最能自由表达的民间谣谚便应运而生。

民间谣谚的社会影响及其调适

现代民谚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内容有高雅、庸俗之分,其社会效果有积极、消极之别,对政治现象的评价既有客观公正的一面,也有片面偏激的成分。因此,必须一分为二,科学分析,正确对待。

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政治信息传递功能。作为来自民间的政治信息,谣谚反映了民众对某些政治现象的看法,揭露了某些社会问题与矛盾。社会问题和矛盾越多,暴露性的民谚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因此,注意研究宣泄、暴露、牢骚类民谚的多少,就可知道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多少,就可明了某地党风、社会风气的好坏。所以,民谚是社会政治的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感社会危机,从而对症下药,予以整治。

(二)舆论监督与道德评价功能。民间谣谚实际上是民众对政治实施民间舆论监督的工具,它激浊扬清,通过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批评,造成全民道德评判的环境,从而形成较强的道德约束力,有利于官员的自律与警醒。

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削弱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一般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认可。这种社会主导价值信仰,不仅影响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心目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该国行使“软权力”的关键性因素。但大部分消极性民谚以普遍的怀疑主义为其价值基础,改变主导价值信仰体系,使人们的政治情感、态度、思想立场发生改变,导致一种不合作态度,左右人们的政治行为。而民谚的网络传播更是强化了这一社会效用。

(二)影响社会稳定与政府权威。现代民谚大部分是发泄民众的不满,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和偏激的成分。所以,当其快速大面积传播时就会强化和扩大这种不满与负面影响,结果影响干群关系。处理不当还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可见,民谚对于现实社会政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所以,我们对待流行于当代的民谚应当采取明智、务实的态度,既不可一棍子打死,也不可听之任之,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春秋时期“子产不毁乡校”的遗训,为我们处理民谚提供了借鉴。古代的贤君明主尚能派使者赴民间采风访谣,通过民谚分析民情政弊,调整政策;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待现代民谚更应有宽阔的胸襟,把它视为考察政治得失的一面镜子。对民谚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有之,则知弊而改;无之,则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努力消除消极性民谚产生的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①【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张成福:《大变革——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行为选择》,改革出版社1993年版

③戚珩:《政治意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年3月版

⑤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6月版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祝兴平 [标签: 评价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社会转型期的乡村文化
    主要矛盾的文化向度与社会转型战略思考
    战略转型期的企业文化重塑路径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后…
    试论五四白话文运动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影…
    墨西哥社会转型中文化方位的战略选择
    以文化创意实现旅游业升级转型的战略思考
    浅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推动…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