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中华源流探析薛翔骥

 摘 要:根据人类学研究(y染色体非重组区及体质人类学等)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古籍研究与考古学进展,本文认为:形成中国人的原始人群,主要的直接的源头还应是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只是部分的或间接的源头。从中亚地区进入东南亚地区并形成巽它型齿的古老现代人人群,在进入华南或回流中亚转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北亚的过程中,异化为中国型齿人群。此后,中国型齿人群在中国北方、北亚地区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融合,在较晚的时期,在中国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蒙古人种群,即当今的中国现代人族群(包括汉族)。
 
  abstract:basis the last word of the anthropology study,combin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works  research and archeology,this text think:the original of the formation chinese,main direct source should be central asia,southeast asia is just part of of or indirect source.ancient mankind from central asia enter southeast asia who be have sundadonty tooth,these crowd enter the south of china or circumfluence enters central asia and continue entering northern china and north asia, aberrance become human who be have sinodonty tooth.henceforth, these crowd from northern china and north asia ,continuously transplant to east china and southern china.at the later period,become the east asia mongoloid of the real meaning gradually,be also the chinese of now.
 
  关键词:中国人、源流;nry、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古籍学; 中亚、东南亚;中国北方
 
  keywords:chinese、headstream;nry、physical anthropology、archaeology、ancient study;central asia、southeast asia、northern china
 
  一、古人类的遗传学研究
 
  1. 1、y染色体非重组区(nry)的研究
 
  金力先生等研究认为:[1]汉族的根源在中国北方。WwW.11665.COm南方汉族是北方汉族向南方迁移扩散的结果。
 
  然而,[2] 文又认为:东南亚群体中的单倍型几乎涵盖全部中国和东亚的特异单倍型,因此东南亚可能是早期由非洲迁来的人群进入东亚的第一站,从那儿开始中国人的祖先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南方,而后越过长江进入北方地区。这一发现与线粒体dna单倍型分布相符。
 
  这里,[1]文与[2]文就形成一个严重的矛盾:形成汉族的古老原始人群,从东南亚起步,经中国南方越过长江进入中国北方,难道是一个不剩的整体迁移吗?如果不是,那么沿途遗留在东南亚、中国南方的原始汉族人群,其父系基因库就大可不必从北方汉族获得,换句话说,若按[2]文,则南方汉族当今的父系基因库,完全可以是未迁移或遗留在当地的原始汉族人群所有。
 
  因此,若[2]文结论成立,[1]文的研究结论,学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对此,杜若甫、肖春杰先生相关的遗传学研究[6][7],基本否定了[2]文。
 
  本文研究认为,形成中国人的原始人群,主要的直接的源头还应是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只是部分的或间接的源头。从中亚地区进入东南亚地区并形成巽它型齿的古老现代人人群,在进入华南或回流中亚转而进入中国北方地区、北亚的过程中,异化为中国型齿人群。此后,中国型齿人群在中国北方、北亚地区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融合,在较晚的时期,在中国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蒙古人种群,即当今的中国现代人种群(包括汉族)。(此注:本文作者认为,东南亚及澳洲古老人群,之所以主要选择绕道中亚向其它地区迁移扩散,是因为这些古老人群,本身就是通过中亚来到东南亚及澳洲的,其绕道中亚的迁移扩散行为,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性“回流”行为的表现。)
 
  为了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下面首先来看ycc3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nry)已知类型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图(见下图,取自[3])。
 

 
  从图上,我们清晰地看到:
 
  1、现代中国北方汉族和蒙古人中,一定频率出现的n、q类型,只在中亚乌兹别克人、北亚(如布里亚特人)和美洲人群中出现,并不见于中国南方原生少数民族和东南亚;
 
  2、现代中国北方汉族和蒙古人中,一定频率出现的j类型,只在中亚乌兹别克人、南亚部分地区(如印度西北的punjab人)有,并不见于中国南方原生少数民族和东南亚;
 
  3、现代中国北方汉族和蒙古人中,较高频率出现的c类型,高频率出现在澳洲、东南亚和北亚、北美洲,但在台湾人中却没有;
 
  4、藏族人群、日、韩人群中高频率出现的d类型,只在中亚哈萨克人群和北亚蒙古人群中有,却不见于中国大陆其他人群,也不见于东南亚人群;
 
  5、在中国北方汉族和蒙古人中低频率出现的k类型,只在中亚乌兹别克人、北亚(如布里亚特人)一定频率出现,而在东南亚、澳洲人群以较高频率出现,在中国大陆其他人群中,则没有k类型;
 
  6、东南亚人群中较高频率出现的f类型,在蒙古人群、朝鲜人群中都有,但在中国大陆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人群中,却没有发现;
 
  7、中国北方汉族和东亚其他人群、东南亚人群及太平洋人群中高频率出现o类型,然而,中国北方汉族和东北亚其他人群的o类型,在内容上和中国南方原生少数民族、东南亚人群的o类型,有着根本的差异。
 
  [1][4]研究发现,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分布非常相近,尤其是具有m122-c 突变的单倍群 (o3-m122 和o3e-m134) 普遍存在于我们研究的汉族群体中(北方汉族在37-71%之间,平均53.8%;南方汉族在35-74%之间,平均54.2%)。南方原住民族中普遍出现的单倍群 m119-c(o1) 和 m95-t(o2a) 在南方汉族中的频率(3-42%,平均19%)高于北方汉族(1-10%,平均5%)。而且,南方原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单倍群o1b-m110, o2a1-m88 和 o3d-m7, 在南方汉族中低频存在(平均4%),而北方汉族中却没观察到(此注:[1]文中的o3-m122、o3e-m134、o1、o2a、o1b-m110、o2a1-m88、o3d-m7,分别对应着[4]文中h6、h8、h9、h11、h10、h12、h7,是对o类型标示的两种符号系统)。
 
  以上对中国北方汉族及其他东北亚人群的nry类型分析的结果,可以肯定:中国北方汉族出现的单倍群类型,与中国南方原生少数民族、东南亚人群,有着非同源的明显差异,因此,不能按[2]文简单推论“中国人的祖先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南方,而后越过长江进入北方地区”,而应该考虑中国北方汉族是多源流迁移形成的。
 
  1.2、其他遗传学研究
 
  [6]杜若甫、肖春杰先生根据38 个基因座(此注:abo、mn ss、rh、p、d iego、duffy、kell、kidd、lewis、lutheran 等红细胞血型, 白细胞抗原系统中的hlaa、b、c、d, 酸性磷酸酶、腺苷脱氨酶、腺苷酸激酶、酯酶d、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乙二醛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1、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等红细胞酶, a-抗胰蛋白酶、补体第二、三、四、六、七组分, 备解素因子b、血清a-球蛋白、结合珠蛋白、免疫球蛋白gm 因子与km 因子、转铁蛋白等血清蛋白质, 以及血型分泌型、和盯聍类型、苯硫脲味觉等。其中mnss与rh都以一个基因座来对待, 而以各单倍型频率作为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 对我国各地的汉族人群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及各族的人种归属进行了分析。认为,全国各地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可分为南北两大群, 南方各地汉族及各族间的遗传距离都比北方要大;长江以北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属北方蒙古人种, 长江以南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属南方蒙古人种。且南、北汉族均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血缘相近,而南、北汉族间的血缘却很远。这说明, 长期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血缘交流。
 
  [7]对中国人群中38个基因座的130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绘制了主成分分布地图和主成分综合地图。结果显示,汉族人群的第1主成分分布反映了南方蒙古人种与北方蒙古人种间遗传结构差异的梯度变化,而其第2主成分分布则反映了蒙古人种与高加索人种间的基因流动。中国少数民族人群的第1主成分分布与汉族中的第2主成分相似,而第2主成分分布则与汉族中的第1主成分相似。当将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基因频率放在一起分析时,所得出的主成分分布基本上与少数民族的相似。中国人群基因频率的第3、4主成分的分布则可能反映了古代某些地区人口骤增而向外扩展的历史事件。中国人群基因频率主成分综合地图明显地显示出:在亚洲的南、北方蒙古人种间有一明显的分界线——长江。猜测:如果中国现代人确实起源于非洲,则南、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在进入亚洲以前已经分开,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自非洲或中东沿海岸向东迁徙、扩展、直至东南亚, 然后折向北,至华南,再直至长江,甚至可能有一段时间曾占据过长江以北的一些地区。北方蒙古人种的祖先则在帕米尔以北地区自西向东,直至东北亚, 再扩展至美洲、日本等地, 同时向南,直至长江。在近二三千年内,北方蒙古人种才不断向长江以南扩展、渗透。
 
  综合[1]、[3]、[4]、[5]文及[6]、[7]文的研究,构成本文的研究推断如下。
 
  推断1:m168位点下突变出的c类型,应是最早出现在东南亚、澳洲的现代人群,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台湾)原生少数民族中,没有出现c类群,韩国、日本c类群的出现频率也远低于中国北方汉族及北亚其他人群,因此,可以推论,其迁移路线不是沿中国海岸北上,而是绕过青藏高原进入中亚地区,并在这里,向北亚、北美洲迁移,其后,北亚的c类型,向南迁移,进入中国北方;
 
  推断2:d类型在中亚形成,一支通过北亚直接迁移到东北亚地区,另一支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青藏地区;
 
  推断3:j类型在中亚形成,迁移进入北亚和中国华北地区;
 
  推断4:m9位点下突变形成的k类型,在中亚形成,主要部分迁移进入东南亚、澳洲,部分迁移进入北亚和中国华北地区;
 
  推断5:在中亚,m214位点下突变形成的n类型,向北进入北亚、北欧地区,在较晚的时期,北亚的n类型南移,进入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
 
  推断6:m9位点下突变形成的q类型,在中亚形成,向北进入北亚、北美,在较晚的时期,北亚的q类型南移,进入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
 
  推断7:m9位点下突变形成的r类型,在较晚的时期,从中亚地区沿天山山麓进入中国北方;
 
  推断8:在东南亚,m214、m175位点下突变形成o类型人群(此注:金力先生又将o类型下的各单倍群分别标记为h*,如中国北方汉族中的h6、h8、h9单倍群,中国南方汉族中的h6、h8、h9、h11、h7单倍群)
 
  我们来看o类型人群各单倍群的地理分布图(见下图,取自[4])。
 

 
  推断8.1:在东南亚,m175位点下形成的h9单倍群,分为两条路线迁移,一条沿第四纪大冰期距今最后一次冰期的中国沿海(包括裸露海床),向北直到华东沿海地区和日本列岛,另一条同c类型人群的迁移路线,绕过青藏高原,进入中亚,并在这里向北亚迁移,形成北亚人群(如布里亚特人)中的h9单倍群;
 
  推断8.2:在东南亚,m175位点下形成的h6单倍群,其主体部分,绕过青藏高原,从东南亚回流到中亚,并继续迁移,越过帕米尔高原,沿天山山麓进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在这个迁移过程中,h6突变形成h8单倍群;留在东南亚的另一部分h6单倍群,则进入华南,并向华东迁移,突变形成h7单倍群,直到长江口附近地区;
 
  推断8.3:在华南、东南亚部分地区,h9单倍群继续突变形成h10单倍群;
 
  推断8.4:m175、m95位点下,h11、h12单倍群在东南亚、华南地区形成,和h10单倍群一样,这两个单倍群相应的人群,基本没有大范围的迁移活动;
 
  推断8.5:在较晚的时期,北方的h6、h8人群南下,越过长江向中国南方扩散。
 
  通过上述研究推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从东南亚、中亚、北亚分别进入中国地区的nhy各类型现代人群,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和复杂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中国现代人群(包括汉族),这就是形成中国地区现代人群的多源流过程。
 
  下面,通过体质人类学研究、考古研究、古籍研究的最新成果,验证上述研究推断的科学信度和历史效度。
 
  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
 
  2.1、刘武先生的研究
 
  刘武等人研究认为:[8]对柳江、山顶洞、资阳、丽江等主要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化石及1114例全新世以来不同地区现代中国人头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柳江人头骨绝大多数特征的出现情况位于现代中国人的变异范围,只有极个别特征与现代人不同;柳江人头骨具有的低眶等特征也可见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说明柳江人化石上保留有少量常见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原始特征,但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尤其是山顶洞人头骨相比,柳江人显得要现代的多;柳江人与山顶洞人之间头骨形态特征的差异以体现头骨原始性及粗硕强壮程度上的差别居多,而个别特征差异或许与气候环境适应有关。我们认为:柳江人在形态进化上与现代中国人已经非常接近,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柳江人与山顶洞人头骨特征表现上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他们之间在演化程度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现有的形态学证据不大可能为柳江人较早的时代提供支持。
 
  生活在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和南方人类的体质特征已经呈现出与现代中国人一致的种族群体及地区特点。此前研究指出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共有许多原始特征,但在一系列头骨特征的表现上有明显差别。而其中的一些差别与现代中国人南北之间的差别基本一致。以此作为现代中国人南北两大类型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晚期的证据。
 
  研究显示柳江人及山顶洞人除具有一些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原始特征外,其余特征中的相当部分很可能是现代人类共有的,不具有种族或人群特异性的。由于我们对其中具体的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因而目前不能排除柳江人及山顶洞人属于尚未完全分化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倾向于同意brown的观点,虽然若干学者都使用了原始蒙古人种的概念,但迄今对这一原始蒙古人种的形态特征并没有严格规范的定义。因而,对柳江人在现代东亚人群形成与分化上的作用尚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论证,尤其将其归入现代蒙古人种南亚类型需要更多的证据予以支持。
 
  [9] 许多研究都指出,在同一人群内,更新世晚期人类较后期人类具有更多的人群内部变异,而这些变异说明更新世晚期人类,较全新世现代人类具有更多的原始性特征,分化程度低。这些变异可能反映了更新世晚期人类具有较高程度的异质性(heterogeneitv)。而现代人类人群内部变异较小的同质性(homogeneity)倾向很可能出现在全新世。
 
  2.2、外国学者的研究
 
  christy g.turner ,yoshitaka manabe, diane e.hawkey等外国学者研究认为:
 
  [10] manabe和hawkey的比较观察,支持由turner (1985)所做的最初评定的可靠性,后者使用c.a.b.smith的多变数平均歧异量测定(mmd)(berry and berry,1967),认为山顶洞人头骨的牙齿实际上与中国型相同,而不可能是晚旧石器时代或近代欧洲人的齿型。
 
  山顶洞人与古印第安人(中国型齿)之间的mmd= -0.159;山顶洞人与美洲印第安人(中国型齿)的mmd= -0.080;山顶洞人与苏联的旧石器晚期克罗马农人和马耳他人的mmd= 0.205; 与现代西北欧人的mmd= 0.617 (turner,1985)。
 
  实际上,山顶洞人的牙齿不太明显地保留着某些巽他型齿的性质,如同古印第安人那样(turner,1985)。
 
  结论是:3具山顶洞人头骨的牙齿与中国型齿型相一致。假如这些化石最终属于从110o0~30000年之间比较老的年代,那么中国型齿可能由巽他型齿演化而来。
 
  柳江人与山顶洞人牙齿的不同,与“在亚洲北部巽他型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型齿的模式(turner)”一致。中国齿型与晚更新世和欧洲(简化)现代人牙型的显著不同, 有力地证明了东北亚人与土著美洲人的密切关系。
 
  2.3、其他研究
 
  潘其风先生认为:[11]在更新世晚期的原始蒙古人种代表(柳江人和山顶洞人)中已出现南北异形的现象﹐到新石器时代进一步发展为不同的地方变异类型。黄河流域主要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其中的中﹑下游地区居民的体质还表现出某些接近南亚类型的特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居民﹐比华北地区更明显地接近南亚类型。
 
  朱泓先生认为:[13] “……现代各人种的形成通常是各古代群体混血的结果,而古代居民的种族类型才是他们自身体质特征的真实反映。”例如,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进行对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各组颅骨材料中均含有较多的接近现代南亚人种的因素,同时也与东亚人种具有某些相似性,但我们恐怕不宜将其视为南亚蒙古人种与东亚蒙古人种的混血类型。再如,我国华南地区出土的若干组先秦时期人骨标本,如广东佛山河宕组、广西桂林甑皮岩组和福建闽侯昙石山组均表现出一方面与现代南亚蒙古人种比较相似,另一方面也具有与赤道人种接近的特点。考虑到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和柳江人化石上也具有类似的性状,因此这些所谓的“赤道人种”特征的存在,未必就意味着在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中一定存在着与赤道人种的混杂,更为可能的是他们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祖先那里承袭下来了某些原始性状的结果。东北地区先秦时期居民中也同样存在着此类现象。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先秦时代居民中存在着可以区分的两个古代人种类型的群体。但不管是古东北类型居民还是古华北类型居民,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高颅类型,而高颅这一性状正是现代东亚蒙古人种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因此,如果把上述两个古代人种类型视为现代东亚人种形成过程中诸多来源中的两个重要源头的话,当不致有太大的错误。
 
  [14] 实际上,与东北地区一样,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先秦时期居民也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古代人种类型:古华北类型和古东北类型,到了汉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即西伯利亚类型。
 
  古华北类型的主要体质特征是高颅窄面,较大的面部扁平度,同时还常常伴有中等偏长而狭窄的颅型。其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的接近程度十分明显,但在面部扁平程度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或许是现代东亚人种的一个重要源头。这种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广有分布,应该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原始土著,其中心分布区可能是在内蒙古中南部到晋北、冀北一带的长城沿线,如庙子沟新石器时代居民、朱开沟早期青铜时代居民、毛庆沟和饮牛沟的东周时期居民以及白庙墓地i组居民等就是其典型的代表。此外,就目前的资料而言,该类型的居民也辐射到西辽河流域,如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古东北类型的主要体质特点是颅型较高,面型较宽阔而且颇为扁平,其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之间的接近程度也比较密切,所不同的主要是颧宽绝对值较大和较为扁平的面形,或许反映出现代东亚蒙古人种的某个祖先类型的基本形态。该类型居民在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的分布相当广泛,应该是东北地区远古时期的土著类型,至少也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古代土著类型之一。该类型的中心分布区就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本文所研究的内蒙古长城地带范围内,属于古东北类型的先秦时期居民的代表有:大南沟等“后红山文化(或小河沿文化)”居民、大甸子第二、三分组居民、水泉墓地的一部分居民以及白庙墓地ii组居民等。
 
  现有的古人种学资料表明,从汉代开始,内蒙古长城地带的人种地理分布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主要是增加了一种新的种族类型因素,即西伯利亚人种类型。其特征为短颅、阔颅、低颅、阔面和颇大的上面部扁平度,例如前文所提到的三道湾汉代鲜卑居民、南杨家营子拓拔鲜卑居民、朝阳东部鲜卑居民以及豪欠营、山嘴子等辽代契丹族居民都属于此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属于西伯利亚人种类型的这些古代居民均为游牧民族,而这种具有短而低的颅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古人种学资料中至今尚未发现(仅在崞县窑子墓地中出现了一例属于长颅与低颅相结合的“古西伯利亚类型”的头骨)。因此,我们似乎有理由推测这应该是一种外来的人种因素。
 
  [15] 江苏南京北阴阳营组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并且在基本体质特征上与当地的现代人最为接近。
 
  江苏常州圩墩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较为近似。
 
  浙江余姚河姆渡组居民一方面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蒙古人种性状,可基本上归入南亚蒙古人种范畴,另一方面又具有一些接近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性状。在古代对比组中,河姆渡居民与我国华南地区先秦时期的河宕、甑皮岩等组颇为相似。
 
  福建闽侯昙石山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人种都比较接近,但在面部特征上的各项数值更接近南亚人种。
 
  广东佛山河宕组与现代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人种群有较多的接近成分,但其仍应属于蒙古人种的南部边缘类型。
 
  广东增城金兰寺组既具有比较明显的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同时也拥有某些与赤道人种可以对比的性状,其多数特征与华南地区其他新石器时代居民基本一致。
 
  广东南海鱿鱼岗组在种族类型上可能属于蒙古人种中的华南人类型。
 
  广西桂林市甑皮岩组头骨被认为具有接近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性质,但比现代南亚种族的颅型更长,还具有较大的面宽和更大的鼻宽。这种低面、阔鼻和长颅特征在我国华南地区古代居民中很具代表性。
 
  重庆巫山大溪组居民可能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比较接近,但同时在某些种系特征上又显示出与南亚人种近似的倾向。
 
  湖北房县七里河组的主要种系成分应接近东亚蒙古人种,此外,或许也含有某些与南亚类型相似的体质因素。
 
  河南淅川下王岗组颅骨的形态特征与蒙古人种中的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其他古代对比组相比,下王岗组和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居民比较相似,因此,研究者认为居住在丹江上游的下王岗新石器时代居民与黄河下游的居民应是同属一个种族类型的古代居民——古代华北人。
 
  从现有的古人种学材料来看,南方地区的先秦时期居民至少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的种系类型。第一个类型以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闽侯昙石山、广东佛山河宕、广东南海鱿鱼岗、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颅骨组为代表,或许还包括了广东增城金兰寺组。该类型居民的主要种系特征为:长颅型、低面、阔鼻、低眶、突颌、身材比较矮小。他们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华南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包括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均有所不同。在现代对比组中,他们一般和东南亚一带的居民,如印度尼西亚人,以及大洋州的现代土著,如美拉尼西亚人等比较接近。此外,该类型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那里。目前已知的材料显示,这种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可能是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即浙、闽、粤、桂一带为主要分布区的。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将该种体质类型命名为“古华南类型”。
 
  根据古史文献记载的民族分布地望,“古华南类型”可能代表了广义的“古越人”的种系特征。至于该古代类型与现代华南地区居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不妨暂且做如下大胆的推测:由于中国历史上北方地区战乱频仍,大量的北民南迁乃至侨置郡县,致使南方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北民南迁的压力迫使一部分“古华南类型”土著不断向更南方向的东南亚一带以及太平洋诸岛屿迁徙,因而对这些地方的现代人种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南迁的北民与当地土著“古华南类型”居民在长时间的共存、同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的华南汉族和其他众多少数民族。
 
  南方地区先秦时期第二个种系类型可暂且称之为“古中原类型”,其典型代表是河南淅川下王岗组,此外还应包括江苏南京北阴阳营和常州圩墩两组居民。该类型分布的中心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和长江下游一带仅系此类型分布区的外延部分。该类型中心分布区内的典型代表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居民。“古中原类型”在近代对比组中与华南近代组最为接近的事实或许暗示出他们应该是南迁北民中的主要种系成分。
 
  四川巫山大溪组和湖北房县七里河组代表了该地区第三个种系类型。该类型的基本体质特征为:偏长的中颅型,中等的头高和头宽,长高比例的正颅型和宽高比例的中颅型相结合,狭面、低眶、中等的鼻宽。由于属于该类型的古人种学资料太少,目前我们对其分布范围还无法得出比较清晰的概念。前些年,笔者曾依据现有资料的分布情况,将该类型命名为“峡江地区类型”。[40] 对于该类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尚有待于相关古人骨材料的新的发现。从现有材料的分布地域上看,这一类型或许与巴人的起源有关。
 
  以上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也无不支持本文上述的研究推断。
 
  三、考古、古籍研究的研究
 
  3.1、考古研究
 
  [16]在仰韶文化发现近60年的时候,研究者关于仰韶渊源的探索有了较多的共识。最主要的收获是,认为不同地区的“仰韶”有着不同的来源。这个认识是在80年代初形成的,至90年代后,基本为学术界接受。杨肇清先生在总结20世纪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时,说“仰韶文化的源与流的问题也已大致搞清,仰韶文化早期各类型各有其来源”,具体说半坡类型源自大地湾一期文化,大河村类型源自裴李岗文化,后岗类型源自北辛、磁山等文化。
将分布在陇东一关中一陕南一豫西中心区的仰韶文化,分别命名为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它们或可合称为典型仰韶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将这个区域一度划属仰韶早期的北首岭下层类型归入前仰韶文化;将周边分布区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年代相当的遗存,与中心区明确区别开来,分别命名为后岗(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大河村文化和下王岗文化等。
 
  [17]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共74个,在许多聚落群中都有庙底沟类型遗址,能确定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有21个。在这21个聚落群中有17个都有特级聚落或一级聚落;有2个聚落群中没有特级和一级聚落,只能把二级聚落作为龙头遗址;还有2处聚落群中连二级聚落也没有,但是庙底沟类型遗址的数量占优势,所以仍可确认是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聚落群。这21个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聚落群,分布在西安辖区和榆林辖区各1个,铜川辖区2个,咸阳辖区4个,渭南辖区5个,延安辖区8个,陕南3个辖区没有,宝鸡辖区的聚落群中多有庙底沟类型遗址,但目前还不能确认以它为主体。这21个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聚落群,除榆林辖区1个外,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东部和陕北南部(主要是延安辖区),从大范围看已经联结为一个整体。
 
  [18]半坡文化晚期至庙底沟文化时期,是秦岭南北二侧古代居民向周边地区迁移的重要时期。从芮城东庄村到蔚县三关、从陕县庙底沟到淅川下王岗,承半坡文化之继而发展起来的庙底沟诸文化,沿汾河—桑干河、丹江一伏牛山的二条文化迁移与融合线路,不正与徐旭生先生所主张的黄帝和炎帝的东进路线完全一致吗
 
  [19]在距今五、六千年间,源于关中盆地的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成熟型玫瑰花图案彩陶盆为主要特征的庙底沟类型,与源于辽西走廊遍及燕山以北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龙形(包括鳞纹)图案彩陶和压印纹陶的瓮罐为主要特征的红山后类型,这两个出自母体文化,而比其他支系有更强生命力的优生支系,一南一北各自向外延伸到更广、更远的扩散面。它们终于在河北省的西北部相遇,然后在辽西大凌河上游重合,产生了以龙纹与花结合的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文化群体,红山文化坛、庙、冢就是它们相遇后迸发出的‘火花’所导致的社会文化飞跃发展的迹象。这是两类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组合而成的文化群体。
 
  [20]据最近学者们的分期研究,半坡文化最晚的遗存仅见于渭水上游地区,表明了该文化逐渐向西退缩的总趋势,这应当反映着庙底沟文化兴起于东方并向西扩张,逼迫半坡文化退守西北一隅的事实。
 
  [21]不仅“随枣走廊”分布有半坡类型文化遗存,在长江以北的整个湖北境内,都有半坡类型的踪影。李绍连先生以“江汉地区仰韶文化”来概括仰韶文化而且主要是半坡类型在长江以北的传播和影响,他说:“从陶器群看,江汉仰韶文化基本上属于半坡类型而同时含有一些庙底沟类型的因素”,比如半坡类型的直口杯形器纽的器盖,在大溪文化中常见,特别是在长江边上的宜都红花套遗址,出土有半坡类型的小口尖底瓶残片。他认为“江汉地区的仰韶文化内涵单调,不仅基本是半坡类型的东西,而且从陶器群看,没有早期遗存,迄今发现的都属中晚期遗存,这可能是仰韶文化由中原往这里扩展时经历了一段时间所致”
 
  [22] 岱海地区的早期农业开发,是由中原地区向北移民垦荒完成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在岱海乃至整个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分布比较普遍,其中以王墓山坡下遗址最为典型。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对外的影响空前扩大,在黄河流域很大的一个范围内都发现了花瓣纹彩陶等,其中主要通过岱海地区对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司空类型文化系统与红山文化系统融合,又产生海生不浪文化。
 
  [23] 岷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类型,仰韶晚期类型的居民是沿白龙江流域南下,过松潘草原,进而到达今茂县、汶川、理县等地。
 
  [24] 白龙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第一期阶段与渭河上游及西汉水流域的同时代文化差别不大,都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到了第二期阶段,其文化面貌与渭河上游、西汉水、乃至黄河上游流域的同时代文化也基本一致,均属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发展到第三期阶段,白龙江流域与渭河上游、西汉水以及黄河上游流域的同时代文化仍然大同小异,以共性为主,可以归入以大地湾四期遗存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当中,即通常所说的“石岭下类型”。但到了第四期阶段,甘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生了分化。东部以泾渭区为中心,通过常山下层文化发展为东部齐家文化;中西部以河湟区为中心,通过马家窑文化发展为西部齐家文化。在白龙江下游的秦岭谷地发展成以大李家坪三期遗存为代表的具有强烈地方特点和马家窑类型文化因素的仰韶文化晚期类型;而白龙江上游的甘南高原则分化为马家窑类型,其后的文化面貌尚不清楚。西汉水流域此阶段的文化序列也不是很清楚,但可能更接近于渭河上游地区。
 
  通过以上考古研究,可以看到,新石期时期中国核心文化——仰韶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演化,完全印证了本文上述的研究推断。
 
  3.2、古籍研究
 
  本文作者对《山海经》进行了十余年研究,发现《山海经》是具有很高科学信度和历史效度的中国史前唯一古籍,其所记载的史前人文地理资料,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初期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地理、气候、植被、人群分布的最新科研成果,高度一致(此研究已著《探讨中国史前人文地理的重要手段方法》,另文发表)。
 
  《山海经》记载的人文地理资料,也完全支持本文上述的研究推断。
 
  3.3、最新考古证据
 
  [25]2007年04月03日出版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披露:中外科学家最近完成了对北京周口店遗址田园洞人类化石的研究,发现了一批距今大约4万年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也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化石表明:很难相信现代人类只是简单地从非洲向东方扩散,特别是在欧亚大陆东部发现的稍晚的古人类带有相似的混合特征。田园洞的化石指示存在从其西方和南方来的基因流。
 
  “田园洞的化石指示存在从其西方和南方来的基因流”这一研究结论,恰恰与本文的研究结论一致。
 
  四、本文结论
 
  在上述诸学科的研究充分支持、印证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认为:本文的上述研究推断,作为本文的最终科学论断,可以成立。
 


 
  参考文献
1、bo wen1,2, hui li1, daru lu1, xiufeng song1, feng zhang1, yungang he1, feng li1, yang gao1, xianyun mao1, liang zhang1, ji qian1, jingze tan1, jianzhong jin1, wei huang2, ranjan deka3, bing su1,3,4, ranajit chakraborty3 & li jin1,3.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j] . 16 september 2004,nature 431, 302 - 305
2、李辉、宋秀峰、金力.人类谱系的基因解读[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7月31日,总第4期
3、mark a. jobling and chris tyler-smith .the human y chromosome:an evolutionary marker comes of age[j] .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august 2003,volume 4
4、li jin and bing su. natives or immigrants:modern human origin in east asia[j] . nature
reviews ,genetics,november 2000 ,volume 1
5、斯宾塞·韦尔斯,杜红译. 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徙史诗[m]. 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杜若甫,肖春杰. 从遗传学探讨中华民族的源与流[j]. 中国社会科学,1997 年第4 期
7、肖春杰,杜若甫,l. l. cavalli-sforza,e. minch.中国人群基因频率的主成分分析[j]. science in china,2000 vol.30 no.4 p.434-442
8、刘武 ,吴秀杰 ,汪良.柳江人头骨形态特征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问题[j] . 人类学学报,2006年8月,第25卷第3期
9、刘武 ,何嘉宁,吴秀杰 ,吕锦燕. 山顶洞人与现代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特征比较及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一些问题[j] . 人类学学报,2006年2月,第25卷第1期
10、christy g.turnerⅱ yoshitaka m anabei  diane e.hawkey.周口店山顶洞人齿列[j] . 人类学学报,2000年11月,第19卷第4期
11、潘其风,韩康信.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j] . 文物考古
12、朱泓. 体质人类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01
13、朱泓.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j] . 文物季刊,1998年1期
14、朱泓.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j] . 收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朱泓.中国南方地区的古代种族[j] . 人类学学报,2006 vol.25 no.2 p.87-101
16、王仁湘.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j] .考古,2003年第6期
17、许顺湛.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启示[j].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
18、孙祖初.半坡文化再研究[j] .考古学报1998年第4期
19、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22页,三联书店1999年6月北京第1版
20、薛新明,宋建忠.庙底沟文化渊源探析[j] . 中原文物,2003年第2期
21、李绍连《试论中原和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考古学集刊》第4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22、田广金,唐晓峰. 岱海地区距今7000一2000年间人地关系研究[j]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9月,第16卷第3辑
23、陈卫东,王天佑.浅议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j].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
24、张强禄.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初步研究[j] . 考古,2005年第2期
25、周口店发现中国最早现代人化石[n]. 北京晚报. 2007年04月02日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薛翔骥 [标签: 中华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华文化?费孝通说:看玉器
    以学校为主阵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清明上河图》澳门展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对台传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漫谈绿色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路径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在边远地区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浅析略述中华酒文化之一角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