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20世纪早期哈尔滨音乐活动的俄文资料考究

  内容摘要:作为舆论喉舌的哈尔滨俄侨新闻出版物,记录了20世纪早期哈尔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历史印证,有关哈尔滨的音乐活动大多都是通过俄文报刊的传播而被世界所关注和了解的。由于历史、俄文资料的保存等问题,俄文资料的收集成为哈尔滨地方音乐文化研究的困难所在。文章试图对20世纪早期哈尔滨音乐活动俄文资料的挖掘使用,以及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予以较为全面的阐述。希望借此来推动哈尔滨早期音乐活动史料的挖掘和梳理。

  关 键 词:20世纪早期 哈尔滨 俄文报刊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城市,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曾孕育过古老的文明。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哈尔滨开始了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外向化进程,俄侨音乐家组建了音乐艺术团体,开办音乐学校,使哈尔滨以“音乐之城”而享誉世界。作为舆论喉舌的哈尔滨俄侨新闻出版物,记录了哈尔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成为哈尔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印记。可以说,20世纪早期有关哈尔滨的音乐活动大多都是通过俄文报刊的传播而被世界所关注和了解的。
  在我国有关哈尔滨地方音乐文化的研究自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得到音乐工作者的重视。可以说挖掘整理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印迹,我们责无旁贷。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些年来出版的《哈尔滨音乐志》《东北现代音乐史》《风雨浮萍》《哈尔滨俄侨史》《上海俄侨史》《哈尔滨西洋音乐史》《哈尔滨早期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等书籍,较为细致地记载了我国地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历史。wwW.11665.COm在报刊中也登载了一些哈尔滨地方文化的研究文章,如《黑龙江日报》自1996年开始开办《城与人》这一专栏来登载有关哈尔滨音乐活动的文章数篇,如李述笑的《犹太音乐家和哈尔滨音乐城》、曾一智的《57年的思乡曲》等文章都以专题的形式访问或记述在哈尔滨生活过的老音乐家、“老哈尔滨人”,希望从中抢夺文化遗产,记录哈尔滨点滴的音乐发展足迹。对于这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对于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俄文资料的研究也应该是今后着力深入的。
  有关哈尔滨地方音乐研究的俄文资料的查询和使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是俄侨报刊。哈尔滨的俄侨新闻出版物,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而在这里出现并不断发展的。自1901年哈尔滨第一家俄文报刊创刊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俄侨完全的撤离哈尔滨,在这半个世纪里,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先后发行的俄文报纸有150余种,相继出版的俄文杂志近250种之多。尽管这些报刊大多是“旋出旋停”,但是它们记录的内容却体现着严肃的学术性与清新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些报刊大多数是属于综合性的刊物,对于哈尔滨音乐活动有过报道和评述的报刊主要有《霞光报》《哈尔滨导报》《生活新闻》等报纸和《亚洲俄罗斯教育事业》《亚细亚时报》《边界》《艺术之光》等杂志。其中要论及出版时间之长和影响面之广就要数《霞光报》和《边界》报纸周刊了。难能可贵的是它们在哈尔滨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氛围中能够接近大众生活。《霞光报》创于1920年4月15日,创办人是м.с.列姆比奇,这是一份内容通俗易懂、接近读者生活的白俄报纸。对于哈尔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音乐文化生活的记录、报道评论尤为可贵。就以1931—1932年俄罗斯文化节为例,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歌剧、舞剧、交响乐以及音乐学校的演出报道,并且对于一些知名的演奏家、演唱家及艺术团体、学校的精彩表演予以详细的介绍和评论,继而逐渐发展成为报业中的托拉斯,最后几乎垄断了中国境内俄文报刊的市场,成为远东俄侨最大的出版机构。
  《边界》是哈尔滨俄侨尽人皆知的一本以文学艺术为主的综合性俄文周刊。中文的注册名字是《绮陌》。创办于1926年8月23日,1945年停刊,共出版800多期。自犹太人ё.с.考夫曼出任主编后刊物越办越活,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文艺评论、哲学、美术作品,欧美及哈尔滨音乐的戏剧、舞蹈、电影介绍以及历史文化、地理风情等。这是当年在哈尔滨出版的所有俄文刊物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发行范围最大的刊物。发行自哈尔滨、上海、天津直至欧洲、美国等地。曾在1930年刊登了记者在巴黎采访世界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的专访,并刊登有夏里亚宾为《边界》周刊亲笔签名的照片,以及他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饰演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剧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老《边界》周刊至目前为止一直散落在世界各地。笔者在查阅过程中也只找到1926年—1930年、1932年、1940年的周刊。现在大部分还在俄侨个人和学者的手中保存,迄今还没有发现全套的存本,这也正是今后需要着力之处。20世纪90年代亚历山大·科列索夫在海参崴创办了《边界》文学丛刊和出版社。新的《边界》有专门介绍哈尔滨历史及哈俄侨的专栏。科列索夫曾多次来哈,不仅访问老俄侨,还与哈尔滨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学者交流。他还表示,今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老《边界》收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俄文报刊中还有一些板块用来介绍中国的戏曲文化。如《亚细亚时报》报道了在1913年东方学会邀请傅家甸京剧演员在铁路俱乐部为俄侨观众演出《三娘教子》《空城计》《母夜叉》等戏的情况。演出前,著名的汉学家п.м.格拉斯基向观众作了题为《中国戏剧的产生、历史发展现状》的报告,同时把戏文的俄文译本印发给观众。这恐怕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地向外国观众系统地介绍中国的京剧。另外《哈尔滨导报》《边界》等俄文刊物都有戏剧和音乐栏目来报道和评述哈尔滨各剧院演出的剧目、演员的演技以及中国剧院的演出活动等等。
  第二是回忆录及著作。20世纪90年代开始,散落在世界各地当年生活在哈尔滨的俄侨以及与哈尔滨有过渊源的人士,在亲历目睹了这个城市的生活和历史变迁后,如今将怀念凝固成文字,著书立说,回忆老哈尔滨的点点滴滴,展现出多彩的哈尔滨早期的风情画卷,谱写了哈尔滨20世纪早期的音乐篇章。如γ.希多罗夫《一个小提琴手的回忆》、 o.库莉尼奇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叶莲娜·塔斯金娜《鲜为人知的哈尔滨》、в.в.别拉乌索娃著《我的生平和音乐》等,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那个时代亲身经历者的哈尔滨音乐之缘。

  第三是各国建立的研究协会和俄文资料的收藏。我们应当注意到20世纪早期在哈尔滨生活过的俄侨中有许多的犹太籍音乐家。据史料记载,犹太人在20—40年代曾经有两万多人居住在哈尔滨。如希费尔布拉特、特拉赫金伯尔格、格尔施戈琳娜、隆斯特列姆、戈尔德施京等俄侨音乐家都是犹太人。现在在哈尔滨有一个犹太研究中心、一个音乐博物馆,在美国有一个伯克利犹太人博物馆。据美国著名的俄中、日中、俄日关系专家彼得·伯尔顿介绍,在澳大利亚、以色列都有“曾经在中国居住过的犹太人协会”。这位在哈尔滨生活了13年的小提琴演奏家曾在1998年6月以旅游者的身份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另外,在俄罗斯,1995年12月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罗斯境外图书馆”,其任务就是收藏在世界各国的俄侨出版物和手稿。
  在我国有关哈尔滨俄文历史资料的保存及收藏情况,俄侨文学专家刁绍华先生的《哈尔滨俄侨报刊简史》中介绍:哈尔滨俄侨出版的图书和报刊在历史上曾经数次遭到浩劫。1922年以前,哈尔滨并无收藏地方出版物的部门,报纸的档案材料保存很少。1945年,当时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之后,焚烧了敌伪时期俄侨事务局图书馆的藏书。同时把哈尔滨博物馆(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日伪后期的俄文报刊运往苏联(现存我国科学院远东分院图书馆)。因此,俄侨报刊到解放前就已不完整了。尤其是1917年以前和40年代前半期的更是残缺不全。笔者曾对我国北京国家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进行了俄文资料的查阅,我国的收藏部门对于接受的主要报刊保管得基本上是完好无损。但是对于这些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为了避免损坏,大部分馆藏不允许查阅,正是现在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了解到音乐文化历史研究一定不是孤立的,而是全世界音乐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才可实现的。我们也应该考虑如何将这些有益于研究这一民族、国家、地域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激活”,而不应一味地“保存”使他们真正成为“沉睡的历史文物”。现在是21世纪,是科技时代,是否应该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将这些年代久远的档案、报刊、著作在还没有完全破损之前,及时地采取措施,利用微缩等方式将其很好地保存起来,笔者想这也是所有“哈尔滨人”的责任。同时笔者也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哈尔滨地方文化的挖掘,作为20世纪早期哈尔滨音乐文化活动历史印证的俄文资料的保存应力求科学化,全世界的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哈尔滨地方音乐史学的课题研究更为深入。这正如学者所说的那样:每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都是属于人类的,而超越边界、超越时空的人类文化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参考文献:
  [1]刁绍华著《哈尔滨俄侨报刊简史》黑龙江日报 1999年10月—12月连载
  [2]刘欣欣、刘学清著《哈尔滨西洋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
  [3]石方、高凌、刘爽著《哈尔滨俄侨史》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8年
  [4]凌瑞兰著《东北现代音乐史》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年
  [5]汪之成著《上海俄侨史》 三联书店 1993年
  [6]李兴耕著《风雨浮萍》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年
  [7]郁正民、胡雪丽编著《哈尔滨早期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
  [8](俄)(《霞光报》) 日报 哈尔滨1920年创刊
  [9](俄)(《边界》) 周刊 哈尔滨1926—1930年 1932年 no.27—52 1940年no.1—13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胡雪丽 [标签: 世纪 哈尔滨 音乐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海伦钢琴H—5P摘得2012年度最佳声学钢琴奖
    2013美国公告牌音乐大奖
    香港2013:回归与转变香港影视娱乐博览观察
    二十世纪近现代音乐初探
    基于Multisim 2001音调控制电路的设计
    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
    西方中世纪音乐中的女性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思维嬗变成因
    2012中国手工艺术精品巡展(沈阳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