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电力电气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策略
【论文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风险识别 

  【论文摘要】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时时刻刻都存在风险。在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关系中,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风险识别就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工作的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对风险的估计和评价,进而影响决策者对风险的回避和防范措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风险识别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在识别中应尽量做到不漏项,同时又重点突出。本文选择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为研究课题,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对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送电线路风险管理的概念 
   
  所谓送电线路风险管理是指对送电线路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制定防范对策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目前,人们通常用到系统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估计,但是,人们还无法运用我们如今所能掌握的所有的技术、方法、理论,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随着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科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对风险的预测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2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特征 
   
  送电线路除了具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影响全局性和规律性的普遍特点外,还因其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wWW.11665.cOM 
  2.1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的复杂和不完全明了性,造成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难预测性基础施工经常会因为地质等原因不得不改变施工方案和更换施工设备,进而造成工期和成本的变化。送电线路基础无论在工期和质量方面还是在成本和效益方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甚至决定整个项目的工期和施工企业的效益乃至整个项目的成败。 
  2.2施工阶段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突出由于送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个风险发生会导致相关的很多风险指标发生变化,有时因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停工。 
  2.3风险发生概率的难确定性与其他项目可以通过大量的可重复的类似事件进行统计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同,送电线路施工的风险概率难于进行定量评估。有时只能采取定性的方式评估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 
  2.4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收益和风险管理成本的比值大也就是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获得较大的风险管理收益或者可以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损失。因为我国送电线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弱,施工企业有很大的风险管理收益空间,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评价准则 
   
  风险的评价要求解决风险的影响以及应采取何种对策处理风险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建立风险评价的准则。 
  3.1风险回避准则风险回避准则时最基本的风险评价准则,根据这一准则们对风险活动采取禁止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们宁愿放弃较小的风险受益而不从事风险活动,或者宁愿付出较高的代价来完全回避风险。 
  3.2风险权衡准则风险权衡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不可避的风险。乘飞机是冒着可能失事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失事的风险而不乘飞机旅行。风险权衡则正是需要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而这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3.3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准则风险权衡准则的前提是假设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风险。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不对风险作处理即可接受(小概率或小损失风险);二是付出较小的代价即可避免风险。对于第二类可定性地归纳为,若此风险处理成本足够小,人们是可以接受的。 
  3.4风险成本/效益比较准则人们只有在效益大大增加地情形下,才肯去花费风险处理成本,因为承担了风险,就应当有更好的利润。风险处理成本应该和风险受益相匹配。当人们付出了较小的风险处理费用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损失期望后就可以要求有较高的回报。 
  4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与管理程序 
   
  4.1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因为事故及其损失的性质是复杂的,所以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也是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型至少有五个因素:基本事件(低级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对系统正常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的瞬时结果);损失(描述死亡、伤害及环境破坏等的财产损失);费用(损失的价值)。结合故障树分析,低级的原始事件可看作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而初始事件则相当于故障树的一组顶上事件。对风险管理来说,必须考虑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组顶上事件和总损失。 
  4.2风险评价和管理程序送电线路施工企业对现有设施进行评价和风险管理时,应考虑所评价项目的优先顺序。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程序框架见图1: 
   
  5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下的具体措施 
   
  由于不同的送电线路具有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或者影响程度不相同,体现出绝对的多样性,所以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 

  5.1采用担保或履约保函的方式转移风险送电线路施工招标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业主为避免出现承包人在中标后不签承包合同,或签合同后不履约,或在预付款支付后不实施合同义务和责任等风险,业主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和签订合同以前以及支付预付款前,要求承包人提交由担保公司出具的履约担保或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将承包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出具担保的担保公司或银行。 
  5.2采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承包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遇到对于自身来说有比较大风险的项目,或由于成本、质量、工期等可能会因受到自身条件限制而产生风险时,可以向业主申请把此部分分包出去,以转移风险。由于承接此部分工程的分包人往往对这样的工程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对其来说,承接此部分工程不一定存在风险,可能还是一次机会。 
  5.3采取适当的合同计价方式转移风险对于项目业主来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形式,可以转移项目风险。常用的有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其他计价合同形式。 
  5.4运用合同条件转移风险在送电线路施工合同中,业主可以运用某些条件来转移风险,这种转移风险的方式实际上是利用合同条件来开脱责任。fidic合同条件中就有一些业主免责条款。例如我们可以改进企业的资质管理办法,调控行业总量,优化行业结构逐步发展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劳务承包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借鉴fidic合同的标准分包合同条件,制订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分包合同文本,建立和完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管理体制,制订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市场,健全工程总分包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总分包合同管理制度。 
  5.5保险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应对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送电线路施工保险是指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一旦投保的风险事件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与一定的补偿的一种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一种风险转移,将原应由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人。送电线路施工一般是线长、面广、点多、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复杂、潜伏的风险因素多,业主或承包人经常采取保险的方式,以比较小的代价,换得受损失时的补偿保障。 
  
  6结论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主要考虑送电线路施工项目的特点,对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实践证明,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搞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颇有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晔.标准工艺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作用、应用及编写需求[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3 
  2黄盛雄.回顾与展望我国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2008,8 
  3刘志权.山区送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j].电力建设,2008,4 
  4李钟秀.论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2008,2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俞明典 [标签: 电线 施工 风险管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高抗混凝土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10kV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
    浅析基站传输光缆线路的建设
    浅析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
    输电线路节能增效技术发展
    浅析风电场集电线路架空导线的选型
    浅谈超高压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工作的流程
    浅谈110kV及220kV线路防雷保护技术分析
    运营地铁线路杂散电流探讨
    试论如何加强送电线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光纤通信工程中光缆线路敷设研究
    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电气以及实验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