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西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4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4例疗效观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中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㖞斜”,也称“口僻”。手足三阳经均上行头面,当病邪阻论文联盟http://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脉受阻,可导致面瘫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等引起神经损伤而致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留下严重后遗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发僵、麻木,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腮、噤鼻子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眼睛闭合不全、流泪、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可于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1,2]。目前治疗以药物、理疗、康复训练、针灸等为主。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降低残损程度尤为重要。我院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获得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4例,均系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组。其中西药组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7~51岁,病程1~21天;中西医组27例,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20~52岁,病程1~21天。wWW.11665.COM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部分患者可有耳周及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有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③无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除外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如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根炎、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脑桥、小脑角、颅底病变,如听神经病变等。④实验室检查一般正常。
  1.3 入选标准:① 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② 单侧首次发病;③就诊前没有经过其他强刺激治疗;④无面肌痉挛。
  1.4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3]。
  1.5治疗方法
  1.5.1西药组:选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药物,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强的松、阿昔洛韦、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配合超短波、半导体激光照射、面部肌肉功能训练等,两周后针灸神经取穴。
  1.5.2中西医组:应用香丹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行患侧耳茎乳孔处及患侧口角旁局部封闭,每周1至2次。注射封闭时一定要回吸切勿入血。注射后并进行局部穴位按摩。其他治疗同西药组。
  1.5.3两组治疗满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6疗效观察 采用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以健侧为对照,观察项目共十项:静止面容、蹙额、轻闭眼、用力闭眼、单闭眼、动鼻翼、鼓腮、示齿、吹口哨、口呈一字型。按轻度麻痹、中度麻痹、高度麻痹分别计4、2、0分。病情评价依照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累计积分,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0分;中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2分,且≤20分;重度: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0分。
  1.7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检查无任何异常表现。所列项目累计积分≥36分。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面部外观基本对称,但做表情时面部仍稍有歪斜,阴天时面部稍有凉麻等不适感。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2分,且≤34分。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改善,面部不对称,外观轻度改善。所列项目累计积分≤20分。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所列项目累计积分≤12分。
  1.8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均数的t检验,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不适或药物过敏现象。经4周治疗后,西药组27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74.1%;中西医组27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5.2%。经χ2检验显示,中西医组治愈率高于西药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评分值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西药组和中西医组治疗方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效,见表1。并对两组疗效分值(疗效分值为每一个病例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之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中西医组疗效分值(10.81±3.63)高于西药组疗效分值(6.12±3.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更显著。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多由劳累汗出,或卧睡当风,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引起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4,5]。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人体强壮,各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外邪就不能侵犯,但当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时,风寒之邪就可能乘虚侵犯面部的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养而发病。而西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本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激发因素如受凉、身体过度疲劳、睡眠长期不足、精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神紧张及生活不规律、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的神经失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早期病论文联盟http://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面神经受损程度,取决于茎乳孔内急性炎症水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水肿时间愈长,程度愈重,面神经受压时间愈长,愈易变性而难以恢复,如果早期针灸治疗,刺激适度,可以给面神经一个良性刺激,使受压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收缩,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以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缩短面神经受压时间,增加面神经恢复的机率[6]。面神经的病理改变直接导致所支配效应器的运动功能的损坏,而肌肉康复训练能促进其反射弧的重建,维持和恢复效应器的形态和功能,防止、延缓和减轻失神经肌肉的萎缩,等待神经再支配,随着肌肉运动的改善,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性得到改善,提高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运动能促使患侧面神经兴奋,而面神经兴奋,又势必增强肌纤维收缩,形成良性循环,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

 中医各种疗法的原则均在于祛风通络,活血补气养筋。针刺穴位多以手足太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其他经络的局部穴位,针刺诸穴位以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风邪,同时疏通诸筋络,共达驱邪通络活血补气之功,其病痊愈。
  香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毫升含丹参、降香各1 g)又称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降香两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之一为3, 4-二羟基苯甲醇类化合物。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凉血宁心、祛瘀生新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酚酸类物质等。降香具有行气止痛,祛瘀止血的功效,临床常与丹参合用。香丹注射液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液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损害、镇静、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主要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心肌梗塞[7]。香丹注射液为丹参、降香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取其注射于局部能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椎动脉血液微循环、改善局部供血等药理作用,对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本组研究结果提示,香丹注射液直接注射于相关穴位和病变部位,用药量少,作用直接,起效迅捷,病人更易接受。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其中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优于西医治疗,显示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赵鸿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观察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拟中药清胃解毒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智齿冠
    浅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综合评估考核模式研
    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心得
    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