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广东某高校近3届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陈京萍,林雪芳,吴成林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某高校近3年5 299名新生的乙肝病毒感染5项标志物及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 299名新生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38%,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4.10%。【结论】该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保护性抗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校应加强学生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高乙肝免疫水平。

【关键词】  高校新生;肝炎病毒,乙型;乙肝标志物;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为了解广东高校青年学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以期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广东省某高校近3届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广东某高校2007~2009级新生,共计5 299人,其中男2 402人,女2 897人,年龄17~22岁,90%学生来自广东省。wWW.11665.CoM

  1.2方法新生入学体检时,清晨空腹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进行乙肝病毒感染5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和抗-hbc)检测,使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40u,ast>40u为肝功能异常。对2组检出率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也采用卡方检验,同时对α值进行bonferroni较正。比如进行3个时间点的两两比较,一共比较3次,这时采用α=0.05/3=0.0167与p值做比较。

  2结果

  2.1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表1结果显示:2007、2008、2009级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97%、9.17%、7.07%,2007级、2008级分别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届男女生hbsag阳性率对比,男生均高于女生,其中2007级、2008级男生与女生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007~2009级新生hbsag阳性伴alt或ast异常率分别为8.55%、7.41%、10.77%。各年级hbsag阳性伴alt或a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1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及伴肝功能异常情况比较(略)

  2.2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及无乙肝保护性抗体人群比率表2结果显示:2007~2009级新生乙肝抗体(hbsab)阳性率分别为47.11%、42.13%、43.23%,2007级、2008级男生与女生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3届新生hbsag、hbsab阴性(或弱阳性)分别为43.92%、48.70%、49.7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2hbsab阳性率及无乙肝保护性抗体人群比率比较n(略)

  3讨论

  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危害严重。2006年卫生部进行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表明,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其中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8.57%,广东省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1.10%[3]。控制乙肝流行仍是广东省疾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7级、2008级学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全国水平,但低于广东省水平,2009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全国水平,其原因可能由于1992年起,广东省重点对新生儿、学龄前儿童进行普遍接种乙肝疫苗,降低乙肝感染率有关。男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高于女生,与有关文献报导一致[4-5]。对性别差异问题,至今未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多数学者认为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受创伤、住院、输血机率较高,卫生观念较差及社交活动较频等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自身免疫、体内性激素水平等有关[4],提示男性更应重视乙肝的防治。研究结果还显示:hbsag阳性伴alt或ast异常率较高。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已取消乙肝血清学检测项目,但从早发现、早治疗角度出发,对入学体检中转氨酶异常者,应按要求进一步明确诊断、评价肝脏功能。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是衡量人群免疫水平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3届学生hbsab阳性率最高的2007级是47.11%,低于2006年全国15~59岁人群hbsab阳性率(47.38%)。说明该人群对hbv的免疫水平相对较低。结果同时显示:对hbv无免疫力的易感人群比率偏高,即hbsag阴性、hbsab阴性或弱阳性人数偏高,其中2009级新生中无抗体保护人群高达49.70%。这个数据说明,大部分新生对乙肝没有免疫力。因对新生入学免检乙肝标志物,乙肝传染源将会更加隐匿,故无免疫力的易感人群应接种疫苗主动保护自己。学校卫生工作者也要充分认识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切实做好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国内外对hbsag阳性转阴性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手段。多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终身携带,成人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因此乙型肝炎预防重于治疗。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学校卫生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和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做好每年的健康体检,加强推广乙肝免疫计划的宣传及执行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提高大学生的乙肝免疫力,阻断并减少乙肝的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崇柏.病毒性肝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6-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eb/ol] ..2008-04-21.

  [3]张吉凯,赵占杰,邵晓萍,等.广东省200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1):38.

  [4]陈爱莲,姚永红.大学生hbv感染状况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 4.

  [5]邱晓蔚,郝晓英,黄英,等.某高校12251新生hbv携带状况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2):12.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陈京萍,林雪芳,吴成林【摘要】 [标签: 广东 乙肝病毒 标志 检测 情况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广东中山市2009年恶性肿瘤流行状况
    广东省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
    广东地区肝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粤西某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防治策
    某高校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某高校6 534名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粤西某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与防治对
    某高校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相关因素研究
    某高校新生结核病普查结果分析
    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2008年广东省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广东省SARS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