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两岸三地”职业教育发展与启示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两岸三地”;启示
  论文摘要: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具特色。了解“两岸三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有利于相互借鉴。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而其背景、时间、特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两岸三地”地缘、文化等极为相似,了解它们的发展状况,更有利于相互借鉴彼此的经验以及启示。
  一、“两岸三地”职教发展概况
  大陆秉承传统,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其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职业教育历经五个阶段:(1)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5)。职业教育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稳步发展时期(1956--1965)。1963年中共中央指出,要认真贯彻执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3)全面倒退阶段(1966一l976)。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严重失调。(4)重新建设阶段(1977--199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由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而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第一次被国家正式使用。(5)开拓创新阶段(1991年至今)。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倡导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同年,《职业技能鉴定规定》颁布,职业教育有了系统而科学的计量指标,实现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客观化。WWW.11665.COM
  大陆现行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在学校职业教育中,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占份额不大,而且初等职业教育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渗透,中等职业教育成为职教主体。目前,大陆高职以专科层次为主,少许学校有本科,如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2001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厦门大学高职学院等也招收高职本科生。现在还出现了属于研究生层次的技术应用类的高职生,如农业推广硕士等。大陆职业教育还有逐步前移趋势,大力开办县市级大学,这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台湾地区根据其独特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欠缺而人口密度高的状况,较早建立“人力资源”概念,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台湾的技职教育指中等及其以上学校实施的技能养成及继续进修教育,相对独立,与普通教育二轨并行,上下衔接。涵盖三级五类学校,包括三年制的高级职业高中;二年和五年制的专科;还有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分为大学本科与硕、博研究所,并可授予学位。还有属于技艺教育的国中技艺教育班与高职实用技能班,属于社会教育的高职进修学校、专科进修补习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附设进修学院学士班等,构成了一贯而完整的职教体系。
  1968年实施九年制国民教育后,停办招收小学毕业生的初级职业学校及五年制高级职业学校,改招初中毕业生,以全力发展高级职业学校教育即职高。上世纪60年代,台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特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专注发展专科教育,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和养成使用专业人才为目标;90年代中期,取消三年制专科学校;进入21世纪,职业院校的档次不断上移,专科学校萎缩,高层次的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数量增加,以适应市场对技术人力的需求。自60年代起,台湾地区提倡私人办学,私立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和发展。21世纪后,私立职业院校的规模及在校学生数已超过公立院校。
  香港的职业教育称为“工业教育”或“工业训练”,实质上是与工商业、服务业有关的技术教育。20世纪上半叶,职业教育不受重视。l937年出现第一所工艺职业学校。香港经济热点转换频繁:二战后,由单纯的转口贸易转向纺织、制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70年代后则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工业的转型促使了香港工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大发展;进入90年代,信息业、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结构性失业上升。为适应市场变化,职教机构对失业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目前,由政府全额拨款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共有四个:香港职业训练局、建造业训练局、制衣业训练局和雇员再培训局。

  香港职业教育由就业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大部分构成。在职培训主要由遍布各社区的社会办学机构承担。就业前教育则是职教主体,大体上分为四个层次:预备职业教育(接收小学毕业生)、初级职业教育(接收中学三年级毕业生)、中级职业教育(接收中学生),高级职业教育则是就业前教育的顶尖部分,由得到香港政府确认的综合性大学工科院系承担。学生毕业后还必须参加实务训练和相应专业学会考试获取技师资格,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员。20世纪80年代,香港理工学院、城市理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后,开始招收硕士生,至此形成了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二、“两岸三地”职教经验与启示
  1.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
  由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中国人一向有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职业教育向来不受重视。在经济腾飞前,台湾、香港的父母也都希望子女能到大学去读书。台湾早期职业教育规模很小,职教生一直是“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才逐渐受到重视。单一封闭的精英教育向多样开放的大众教育转变,办学方向为服务经济发展,提倡实用性。职业技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英国统治时期,香港推行英式教育制度,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低于“学术”教育的另类教育。但是,近40年来受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香港职业技术教育较好地适应了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多元、多变的需求,推动了香港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促进了经济腾飞和现代化。
  21世纪,大陆经济进入崭新阶段,职业教育不断被重视,多项重要政策出台,为其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地方政策甚至误导其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迎合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潮流,对高考大肆宣传,造成普高持续过热,职业教育步履维艰,比例难以协调。
  2.职教体系多元化,升学渠道畅通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断完善,招生制度趋向多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纵向通达、自成系统”的“教育立交桥”。台湾的考试与招生相分离,各校自主招生,同时配以推荐、保送、直升及申请入学等方式。
  香港的职业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内地则多沿用普通教育的方式来区分办学层次和确定办学机构的等级,重理论轻实践。而香港直接以操作工课程、技工课程、技术员课程和技师课程来确定办学层次,形成了与高、中、初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相配套、衔接贯通的完善职教体系。这是香港特区职业教育中值得内地借鉴的成功经验。
  目前,大陆职业人才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特别是高职教育属于单一层次的、终结性的专科教育,与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沟通渠道还远未畅通,高职教育仍然是“断头”教育。只有从根本上打破这种终结性的职业教育,才能建起中专、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的多层次的职教体系;才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满足公民受教育的需要。
  3.政府参与统筹,重视法制管理、
  台湾、香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适时修订、逐步完善,以规范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台湾职业教育法规门类齐全,包括《专科学校法》、《职业学校法》、《职业学校设置顾问委员会办法》等;20世纪70年代后,又实施了职业技术院校评鉴。加强实务能力培养,落实职业证照制度,分成甲、乙、丙三级。
  香港政府则采取“积极不干预”的原则,主要运用法规和财政两大手段,从宏观层面来规范和引导。其法规主要有《职业训练局条例》和《学徒制度条例》,并成立了四大职教管理机构。无论是法律手段还是财政手段都明确表达了政府的意图,使教育不偏离政府预设的轨道,又不妨碍市场调节社会办学的积极作用。
  大陆的职业教育一直由政府全面包办,直至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这种状况才开始改变。近年来,政府有所放权,就业从统一分配走向双向择业。但计划招生、计划拨款、政府办学的做法依然是主流。这既使政府陷入繁琐的事务之中,又使办学机构失去了按市场规律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鉴香港特区的经验,依据市场原则,定位好角色,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4.顺应国际趋势,加强交流与合作
  职业技术教育,除了兼顾升学与就业功能,还与终身教育相结合,这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995年,台湾《迈向2l世纪教育白皮书》提出“技职教育要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台湾职技教育逐渐摆脱以往学历终结教育的功能。鼓励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弹性选课制,及随时进出、零存整付的学业方式,构建台湾的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而香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为一体,于职业训练局管理。设有各类课程,内容实用,方式和时间灵活。2000年推出《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教改方案,为香港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大陆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教体系,把职前教育与在职进修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加强同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极大地加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同样,“两岸三地”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这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谢志明 [标签: 发展前景 的发展 的发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关于混凝土碳化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感悟人生的优美句子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