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基于SWOT分析的创新型南沙新区发展战略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sowt分析法,通过南沙区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建立swot战略矩阵。并结合分解结果,采用创新型城区建设研究框架研究了建设创新型南沙,促进南沙迅速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南沙新区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和创新型南沙新区建设的战略举措.力争为南沙区能够更好的实现与港澳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尽快的达到先进城市水平,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力提供有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区创新;南沙区;swot 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9 c93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00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1],将南沙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南沙新区开发列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重大项目,定位为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将南沙新区开发提升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新高度。[2]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定位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从国家战略层面,确立了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3]
  作为地处粤港澳空间枢纽,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南沙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如何发挥珠港澳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促进珠港澳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确保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区, 保持竞争优势和经济带头作用, 带动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对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有着重要的意义。WWW.11665.CoM[4]
  本文突破传统的现状-问题-建议的论文研究模式,在对南沙创新型新区建设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区创新理论,采用城区创新系统研究框架。从建立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创新型南沙新区的角度对南沙创新型国家新区的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2.南沙区基本现状及其分析
  南沙新区是位于广州市,依托珠三角地区。1990年6月,南沙确定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2005年,南沙变身为独立行政区,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2012年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新近批复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南沙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对国家、省、市科研机构及行业科技信息资源进行联合 共享,积极推进战略合作,大力吸引一批国内优秀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南沙共建研究院或创新产业基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得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和条件日益改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南沙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5]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南沙区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法对南沙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1优势与条件
  (1)粤港澳空间枢纽,珠三角几何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南沙处于撬动粤港澳和大珠三角板块支点的战略位置。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大平台之一,相比较而言,南沙的人口密度小,土地储备充裕、土地开发成本低,产业布局回旋余地充分,经济承载能力最强,因此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卓具成效的粤港澳高端合作基础,良好的三地资源产业互补优势。南沙与港澳的合作历史较长,且历来以高端项目合作为主,具有良好的高端合作基础与经验,可以快速实现高端要素与产业的聚集。
  (3)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资讯科技园、南沙科技创新中心等为载体,南沙迅速搭建起多个高端科技研发平台和企业创新平台,推动全区的信息化建设。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南沙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汽车、光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2.2劣势与问题
 

(1)本级可支配财力弱,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南沙本级可支配财力也很薄弱,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419.13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9亿元、仅依靠本级财政投入,不足以完成新城区建设所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教育配套方面与文化娱乐方面不够完善,医疗配套设施的缺乏,让南沙对广州人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到科技人才在南沙的集聚,科技创新活动必备的基础设施欠缺。
  (2)政策制度束缚较多,建设高水平新区的软实力欠缺。从国际上看,南沙区以至于整个珠三角地区都缺乏国际话语权和资源配置力,相关法律、体制、政策和经营环境也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高端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国内一些园区相比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差距较大。
  (3)科技创新机制落后,政府对科技创新扶持力度还有待提升。科技创新平台集成资源的能力较低,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还较少,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从科技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来看,2010 年南沙投入的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为2.24%,低于广州市的3.66%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平台创新服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创新竞争力的提升。目前,南沙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但结构不够合理,中低层次人才较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明显不足,尖端人才尤为短缺。
  2.3机遇与潜力
  (1)在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转型必要路径的条件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不可避免,这会对原有的经济格局产生较大的冲击。由于南沙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没走低端劳动密集型路径,基本没有历史包袱,在中国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望获得后发的竞争优势。 (2)粤港澳合作由低端向高端攀升。港澳的合作带动一直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发动机。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签订给香港澳门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广东制造业的升级给港澳服务业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粤港澳产业合作的主要仟务。
  (3)广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南沙担负广州向南发展的重大使命。随着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南沙滨海新城作为广州发展重要节点作用日渐增强。以向南发展作为广州发展的战略主导方向,把南沙新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和城市战略的核心地位,大力度、高水平推进南沙新区建设,推动粤港澳更紧密合作,将使广州逐步由“滨江城市”转变为“滨海城市”。
  (4)南沙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从国家的全局考虑,将南沙的定位提高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定位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国家在财税、金融土地、海洋以及对外开放方面均给予优惠政策
  2.4挑战与威胁
  (1)周边城市产业同质化与恶性竞争,广州在区域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广州周边分布着深圳、珠海等发达城市,城市间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对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等资源展开强力吸纳和争夺激烈。而广州由于定位及发展空间限制、历史包袱等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如何通过错位竞争促进珠三角城市的共赢,在强手如林的区域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对广州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2)滨海新区等国内其它高水平开发区的迅速崛起。从全国看,浦东新区发展相对在熟,滨海新区后来居上,它们都在本区域产生了较强的资源配置效应,在全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影响力。从珠三角看,与南沙并为粤港澳三大合作区域的珠海横琴新区和深圳前海地区,发展速度非常快,影响力不断扩大。它们的迅速崛起,可能给南沙吸引高端要素及重大项目布局带来较大的竞争与压力。
  (3)体制制度差异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推动粤港澳合作是南沙发展的历史使命,粤港澳高端合作是南沙发展的源动力。粤港澳合作以“一国两制”为基本框架,三地合作存在较大的体制差异。未来南沙与港澳的合作必然以高端服务为主与制造业合作不同,高端服务合作对体制制度等软环境的要求很高,这样三地体制差异所造成的交易成本上升将难以回避。
  (4)充分利用资源亟待机制创新。当前国家将南沙新区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赋予充分的资源。但是

,南沙未来发展需要处理的不光是省内各市之间的关系,跟港澳还有“一国两制”的关系,跨越了一些基本社会、经济甚至是政治制度。怎么构建一个好的机制,能够把粤港澳、大珠三角、省、市、区各方的资源有效的调动起来,使他们都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这是一个挑战。
  3.基于swot分析的南沙区创新发展战略矩阵
  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tbreat)分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个决策过程[6].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基于s0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7], so一种内部优势而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这种战略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去抓住和利用外部事件变化中所提供的机会。wo战略的目标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适用于这一战略的基本情况是:存在一些外部机会,但有一些内部的弱点妨碍着它利用这些外部机会。st战略是利用内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很有优势的战略主体在前进中总要遇到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劣势,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针对南沙区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我们构建南沙区发展战略矩阵。
  表1 南沙区创新发展战略矩阵
  战略选择 优势(strength)
  1.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具成效的粤港澳高端合作基础,良好的三地资源产业互补优势
  3.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显著。 劣势(weakness)
  1.本级可支配财力弱,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2.政策制度束缚较多,建设高水平新区的软实力欠缺。
  3.科技创新机制落后,政府对科技创新扶持力度还有待提升。
  4.平台创新服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创新竞争力的提升。
  机会(opportunity)
  1.基本没有历史包袱,在中国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望获得后发的竞争优势
  2.粤港澳合作由低端向高端攀升。
  3.广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南沙担负广州向南发展的重大使命。
  4.南沙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利用南沙区的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借助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契机,发挥南沙区创新平台及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全面的深化同港澳地区的合作 wo战略(利用机会,弥补劣势)
  以发挥和合作为契机,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加强创新扶持力度,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威胁(threat)
  1.周边城市产业同质化与恶性竞争,广州处于相对被动地位。
  2.滨海新区等国内其它高水平开发区的迅速崛起。
  3.体制制度差异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4.利用资源亟待机制创新 st战略(利用优势,减轻威胁)
  利用海洋资源等优势和三地资源产业互补优势,深化粤港澳全面和做创新园区的建设 wt战略(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在竞争和发展中趋利避害,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使各项制度能够符合创新城区建设发展的步伐。 4.基于swot的创新型南沙新区建设的基本路径分析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成后的南沙新区,将实现与港澳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等与目标定位直接相关的重要方面,均达到香港及其它国际先进城市水平,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力。
  通过前面对南沙区的swot分析得到的南沙区发展战略矩阵,围绕着“粤港澳”新型合作区域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南沙新区建设“粤港澳”合作创新城区建设的的发展战略路径。
  4.1为建立“粤港澳”合作创新型新区的的基本社会环境发展路径
  (1)加强以“智慧网络”为特征的基础设施,提升创新城区的物质条件。建立珠三角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全力打造内贸与外贸货运航线高效衔接的亚洲枢纽型港口物流中心,积极构建海陆空联

运体系。 积极构建智慧城市。南沙应加快与先进国家及先进地区接轨的速度,成为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机结合的智慧岛,打造中国“智慧城市”先行区。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提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利用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企业组建技术联盟。搭建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推动各类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积极利用海内外科技资源。针对南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国内外知名企业。充分利用南沙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发挥南沙资讯科技园的粤港科技合作载体的作用,促进两地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发展区域开放型创新协助体系。
  (3)培育以“创意阶层”为主体的市民社会,充分吸引和留住人才。第一,加强培育,提升市民素质。第二,创意优先,构筑创意阶层。加快改善连接南沙新区与广州市核心区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的广州城区居民来南沙购房。第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使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建立起南沙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第四,筑巢引凤,吸引全球人才。实施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提供高端服务、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四高战略”,形成人才特区。第五,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
  (4)加强政府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引导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财政资金对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绩效管理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体制改革要严格按照计划管理程序,实行立项、监督、验收三权分离,建立客观、公正、严格的科技评价体系。全面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创新链条,加强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环节的对接,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5)加强风险投资体系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新型投资、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总量等方面,保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金融支持服务,建立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现代投融资体系,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保障。
  4.2 以粤港澳“三地合作”为打造特色的创新管理制度
  为充分调动港澳特区政府参与粤港澳合作的积极性,并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经验,国家和省、市层面在环境建设、做事规则、规划、用地政策、财税等多方面赋予南沙新区先行先试权,促进粤港澳体制机制在南沙新区的对接,争取在南?a href="http://www.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氏忍剿鞒鲆惶踉粮郯木靡惶寤诤戏⒄沟目蒲j健?
  第一,创新合作平台。建议由中央牵头,在南沙设立常设的粤港澳合作高层协调服务机构,议定共同发展章程框架。支持民间合作机构在南沙设立服务平台。
  第二,创新合作模式。为降低粤港澳合作的体制摩擦成本,可考虑在南沙新区设立穗港、穗澳专属服务区。专属服务区采取双方政府共同出资、共同管理、按照出资比例分享利润的合作模式。支持探索港澳人士参与南沙新区管理的形式和途径。鼓励粤港澳工商企业界和专业服务人士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第三,建立粤港澳公共服务共享的体系。探索引入港澳公共服务机制,在南沙新区率先建立粤港澳政府在社会民生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及资源共享体系,大幅度提升粤港澳三方公共服务的相互兼容性。
  第四,促进与港澳在法律制度环境方面的对接。一是在南沙新区开展与港澳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二是鼓励南沙新区在管理制度方面先行先试。包括鼓励对政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借鉴国际经验,先行先试;对国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领域,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探索发展;对国家己做出明确规定的领域,在审批管理上,赋予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相当于省级或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对一些特殊领域,国家监管部门可设立专门机构直接监管等。

>  4.3以粤港澳“三地合作”为内容的空间载体,加大各类园区合和高端产业合作的建设
  建设“南沙粤港澳深化合作综合示范区”是南沙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南沙新区发展的主题性定位,而近中期发展重点是将其建设成为 “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为便于将来有针对性地向国家争取产业扶持和有关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建议在南沙新区设立三大主体功能合作区:
  第一,粤港澳创新产业园。建设粤港澳联合创新区促进三地创新资源的共享。鼓励跨国公司在粤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南沙将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通过教育培训、科技孵化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港企、港人在文化、政策、技术和产业方面与内地对接,使南沙新区成为港企、港人北上珠三角乃至大陆腹地发展的跳板。将港澳科技成果融入珠三角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将更好的服务于珠三角港资企业及相关产业,打造粤港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和推动大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 第二,粤港澳商贸航运服务合作试验区。依托港澳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南沙新区良好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构建大珠三角海陆空联运体系等方面加强与港澳的合作, 促进粤港澳港航资源整合, 提升粤港澳国际航运竞争力。[8]发展现代中、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业,建设发达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带动力、辐射力、支撑力。同时,依托南沙保税港区,建设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和华南重要物流基地。促进旅游签证及通关便利化,打通港澳客运航线。打造国际邮轮旅游航线母港,加快游艇俱乐部和邮轮母港建设,与港澳联手共建“大珠三角”邮轮、游艇滨海休闲旅游基地。
  第三,粤港澳文化产业合作升级。开展内地、港澳与国际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率先实现“一试三证”。支持内地与港澳高水平大学在南沙新区合作办学,支持南沙新区开展港澳高校独立办学试点;支持南沙引进各类国际教育培训机构,并为国际教育人才的引进提供便利。搭建粤港澳产业合作平台,推动粤港澳文化创意及影视制作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第四,其他高端产业的合作。培育战略性高端产业抓住南沙新区接近香港这一国际资本中心的优势,和深圳交易所错位发展,与香港、深圳合作,积极和世界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家接触,吸引风险投资进入南沙,确立南沙新区的金融中心位置。加强高端商务服务业的合作,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高端品牌免税区,大力引入港澳及全球的高端品牌经销商在南沙经营。加强与港澳在健康服务方面的合作,支持粤港澳医疗机构在南沙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医疗保健产品的研发和服务,打造粤港澳居民共享的区域休闲游想中心。
  4.4全面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强化港澳基础设施对接。共同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港澳快速连接通道,加速推进与港澳航空与航运领域的合作。脱产跨?a href="http://www.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糜魏突踉撕较撸⒄褂事帧⒂瓮б导婢哂新糜魏涂驮斯δ艿脑耸渫纭l剿魍ü匦履j剑忧靠诎蹲酆吓涮追窆δ堋?
  建设生态宜居环境。首先,充分发挥南沙新区在推进粤港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中的示范作用,建设跨境生态环境廊道。促进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的特生态融合的岭南水乡格局,应咋高品质、独特、精致的“钻石水乡”风貌。
  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率先建立跨境的粤港澳社会民生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共享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与警务工作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努力为三地居民营造社会保障可携环境。发挥粤港澳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共同开发多元旅游产品体系,为粤港澳特色旅游资源开辟“一程多站的”线路,打造世界重要旅游休闲中心。
  5.总结
  本文通过对南沙基本情况进行swot分析,分析了南沙建设创新型城区的优势与条件、劣势与问题、机遇与潜力和挑战与威胁,建立swot分析矩阵。并结合sowt战略矩以及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借鉴,围绕着将南沙区打造成“粤港澳”三方合作创新型城区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合作城区,促进南沙“粤港澳”合作创新型城区迅速发展的基本路径。发展路径以深化“粤港澳”三地合作为目标;立足于精致

城市建设;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南沙诚信形象;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粤港澳合作为契机。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条件,建立以粤港澳合作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加强粤港澳产业合作,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为四步基本策略,力争将南沙建设成一流的国家级创新型新区。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发展纲要.新华社授权发布,2011年.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09.
  [3]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实施细则》的通知.广州政报,2010,06.
  [4]刘振新.促进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区域经济发展迎接加入世贸的挑战.华东经济管理[j],2002.08.
  [5] 胡亦武,张仁寿,黄小军,陈佳.南沙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广东科技[j],2012.05.
  [6]钮振德,潘军,谭立静.swot类方法分析的理性化思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
  [7]杨明祥.区港联动:迈向自由贸易区[j].宁波经济,2005(12).
  [8]黄小彪.关于粤港澳共建珠三角国际航运中心的思考[j].港口经济,2011.02.
  作者简介:
  冷瑞华(1967-),女,湖北人,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通信地址:
  北京科技大学739信箱,100083
  联系电话:
  15201166583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南沙 南沙 新区 南沙 新区 南沙 新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的粒子滤波算法
    基于实验与分析教学方法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CCTV移动传媒SWOT分析
    基于漏电保护器的研究及选型应用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抄核收新模式
    基于EMC节能改造GSM智能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基于通讯模式的变电站设备时间质量监测方案
    基于风险理念的电力技术管理分析
    基于AR技术的文化旅游商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研…
    基于知识转型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
    基于BSC的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