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解题,更要求学生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
         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数学的应用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问题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应用意识,才能显露数学教育的本色。wWw.11665.cOM而且数学知识的应用是近几年数学教改的热点,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始终。
         3.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也是时代的需要。过去我们的高中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要求偏高,知识面窄,必学内容中除集合思想渗透有数学应用意识外,其他的都没有。现在随着课程改革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必须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讨论高中的应用题,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的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强调数学的应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差的原因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不仅是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也是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科学。但由于历史的影响,教师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理论性,宁可一遍遍的去重复那些严谨的数学概念、讲授那些为解题服务的技巧,却很少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结论形成和发现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到的作用等内容。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许多学生就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
         2.数学应用意识差
         数学应用意识,简单的说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我国旧的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教材”占多数。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应用的程度和水平,理论型教材对实施数学应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这是造成学生缺乏、甚至是逐渐丧失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
     3.数学能力弱(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的建模是关键。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所以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阻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许多学生不能从众多的文字、数据中排除数据的干扰,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建模。
     三、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拓展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美国学者道恩斯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了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并定名为“改变世界的书”,其中有10本直接应用了数学。美国另一位学者在一份报告中又列举了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得定量研究就占了2\3。对数学的这些应用,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以上这些内容,其效果应该比介绍某一数学理论重要。
我们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的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列,把抽象的概念,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或适当合理的应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才可能带着喜悦、激昂的情趣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的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进一步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2.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不可缺少的武器。在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在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尤其应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问题,这是教学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划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3.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克服困难,进行独立的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
         (2)可改造课本上的课例、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
         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在进行证明;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等等。
         中学生能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力。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祥振,杜云来.中职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and a practical subject. it not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solve problems, but also requries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applying awarenes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pplying ability.
key words: mathematics; applying awareness; applying ability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汤自赢 [标签: 数学 应用 意识 能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究怎样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
    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数学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小学数学考试评价的几点看法
    “数学活动经验”目标我们一直在实践着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立体几何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计数原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