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 理论教学 组织形式
  论文摘要:以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多而不活、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并使其身心得以终身受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为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的选编,教学时数的分配,及增强学生的体质,提供了依据,并发挥了作用。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体育课时少,教学内容多,重点不突出。高校学制本科多为四年,新生人学年龄多在18左右,正是身体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体育课只开设两年,这就违背了青年身体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增强体质的实际需要。虽然三、四年级可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锻炼,但据调查,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有名无实,实际参加锻炼的人数很少。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体质与健康的状况的特征是:一年级学生体质逐渐增强;二年级体质状况呈现最好;三年级体质状况有些下降;四年级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此外,教学内容多,重点不突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忽视体育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wwW.11665.COm在体育教学中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机能成熟高峰期,他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由于理论部分比重偏低,大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普遍贫乏,不少学生仅了解一些简单的锻炼形式和方法,在锻炼时盲目性比较大,以至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长期得不到效果,因而对体育锻炼失去信心。
    3.教学组织形式传统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兴趣。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注人式”、  “填鸭式”、“教师包打天下”等教学形式还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过程呆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造成“身顺心违”,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的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体育观的树立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它对终身体育锻炼将产生极大影响。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要完成与终身体育的接轨,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1.延长体育课年限,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体育教学大纲中本科学生开设两年体育课,教学要求强调整体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注重纪律性,教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健康状况较容易控制。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比低年级多,但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却很少,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反而下降。因此,为保持体育锻炼的连续性,应建立多种俱乐部,让三、四年级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自觉地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增加理论课时数。高校体育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前导和补充,集中地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大学生而言,“知”很重要,它是激发行为的动力,是情感和自觉性的重要基础,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更重视“知其所以然”。在增加理论课时数的同时,要注意理论课内容的安排,可以开设具有一定学术水准、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如运动保健、运动处方、体育养生、体育疗法等内容。
    3.丰富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激发学习热情。打乱传统的原行政班教学,男女学生分班教学,按学生的身体状况、自身素质及个人兴趣自由选课。具体方法:一年级开设普选课。以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能为主,并设保健班。二年级重新选课,除普通班外,开设提高班,使学生个人爱好和学习兴趣同步发展,不断深化专项技术及理论知识。三、四年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及运动技术水平以会员形式加人各俱乐部,定期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并组织比赛,体育教师对俱乐部的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
  三、结束语
  “全民健身是在新形势下发展我国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的重大举措,高等学校要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专门人才。”为此,我们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断的增强体质,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自觉接受健身教育,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体验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科学地、自觉地、独立地进行健身打下基础,从而推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明辉 [标签: 改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实战型竞赛对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
    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OEC管理模式在高校花样跳绳运动队训练效能控…
    试析债的撤销权制度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虚拟化运行模式可行性分…
    试析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引入健身秧歌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论高校改革中的学校效能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