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试析高校公共体育现有教学模式及其改革
论文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对高校公共体育现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操作思路.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体育可算是唯一能贯串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出现“炒冷饭”、衔接脱钩等现象。20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中小学学生出现了体能素质全面下降,肺活量指标继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情况。这种状况通过高校体育课教学可得到改观。1998-2001年笔者对黄冈师院全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进校时。但是,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还不能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改革。
  1高校公共体育现行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计划的中间环节。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从组织形式到教学方法,跟中小学没有明显区别。原国家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着实左右了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整10年,各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尚方宝剑”,心安理得地确保了“一方平安”。其实,这10年间,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不断涌现,但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不大,高校的体育教学仍在摆出一付“老大自居”的架势。据笔者多年的了解和研究,现阶段高校体育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教学模式。
    1)“基础课+达标课”“基础课”又称普通体育课,在低年级开设。Www.11665.cOM指将小学体育课中已经出现过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再炒一遍冷饭,基础课结束,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了,达标成绩也有了。“达标课”主要在高年级开设,因为每年要上报达标统计成绩080年代末90年代初,甚至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仍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2)“基础课十选项课+达标课”“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选项课”指设置少量大众化的体育项目或健身(休闲)项目供学生选择,在二年级开设,同时将达标内容以身体素质训练的形式搭配到每次课中(简称身体素质“课课练。高年级设有“达标课”。采用这一模式的学校为数不少。
    3)“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基础课”、“选项课”性质相同,包括上文提及的“达标课”在内均为必修课。“选修课”指设置少数相对本校已开设的课程而言较为新颖的休闲项目供高年级学生任选,以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达标测验在课外进行。目前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在采用这一模式。
    4)“选项课+选修课”这一模式比较前卫,它取消了基础课,创造条件尽可能开设较多的体育项目,以必修的形式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同时开设选项课,学生可以在低年级的4个学期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不分男女,按项目重新编班。再安排一些融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高年级开设“选修课”。采用这一模式的学校虽然不多,但前景乐观。
    5)教学俱乐部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外高校那种松散的、非学科性质的俱乐部,它仍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出现,少数高校采用这种模式。在俱乐部中所设置的项目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条件而异,一般在10个左右,由于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意识较薄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以及师资水平的限制等原因,采用这种模式目前很少成功。

  2新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上文提及的5种模式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寻求对身心健康、人性发展、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体育能力贮备、创新意识培养更为有利的新教学模式显得更有意义,更为迫切。已经习惯了的、长期存在的东西很难改变,尤其是对“成功经验”的置疑和否定更为艰难和痛苦。2001年9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针对中小学出台了“新课程标准”,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相对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大学体育课程更应有所作为。为了跟该课程标准接轨,为了保证大学体育课程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特设计“选项课+教学俱乐部十选修课”这一新模式。

    2)预期解决的主要问题(1)锻炼习惯的养成。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走向工作岗位后,只有不到i/5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从小学到大学历时16年的体育教育,连起码的健身习惯都没养成,值得深思。(2)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目前“教师会什么教什么”、“因人设课”的现象仍较严重,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口号喊了多年,两个中心的转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否则学生的人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3)“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健康的标准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说明不仅仅“体育”跟健康有关,其他各门课程的学习与健康都有关系,只不过是体育课程与健康关系更直接、更密切而已。
  3运行新模式的操作思路
    1)一年级设置“选项课”结合国家即将颁布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对刚人校新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为a,b,c三级,根据项目特点对不同等级设置3组(约12项)不同类型锻炼项目做为主教材,供学生选择,每学期学一个项目,同时将24式太极拳作为普及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集中上大课,约占学时的10%左右。“选项课”合格者进入第二年的教学俱乐部学习。
    2)二年级设置“教学俱乐部”教学俱乐部共设有近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基础级和高级两个层次,采用“大课制”分层次教学,不同项目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既有渗透又有拓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和层次,学期中途可以更换层次,但项目是一学期选择一次,同时将游泳做为普及内容,季节性安排到第三学期的开始(<9月份)和第四学期最后((6月份),约占总学时的2500,第二学年理论课内容不占课时,主要通过网络或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
    3)高年级设置“选修课”在高年级设置一些时新、高雅、休闲的运动项目进人学校“公共选修课”的行列,将有一定难度和层次的体育知识系列化,列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行列,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成立各单项课外体育俱乐部(不同于教学俱乐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无论是选项课还是教学俱乐部,均为必修课。包括选修课在内,均采用网上“点击”选课,打乱行政班制,根据学生的志愿按项目重新编班,不分男女混合授课,选项课一般不超过40人,教学俱乐部及公共选修课(实践课)一般不超过60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为40-120人(采用多媒体教学),低于40人不予开课。对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便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4结束语
  目前高校普遍推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体育课程虽然被国家规定为必修课程,但同样面临着课时压缩和课程改造的问题,体育课教学模式改革不容回避。为了达到共同的课程目标,应允许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但作为一个学校在一定时期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和.稳定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应是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下,更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锻炼习惯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应审时度势,及时修正,使大学体育课程真正担负起让学生健康地走向社会并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习惯的任务。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宁启璜 [标签: 有教 模式 改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实战型竞赛对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学研…
    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OEC管理模式在高校花样跳绳运动队训练效能控…
    试析债的撤销权制度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虚拟化运行模式可行性分…
    试析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引入健身秧歌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论高校改革中的学校效能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