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对于数学课堂导学中预习环节的初步认识
    摘要: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意义非常大,这一学期我组进行的“课堂导学模式的探究”教研主题,主要从利用导学稿进行数学课堂导学方面进行研究。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为标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要不要预习这个传统的话题一直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争论的一个焦点。面对充满分歧,甚至是根本对立的预习观,我问自己:数学课究竟要不要让学生进行预习?坦白地说在这学期之前我个人一向是不提倡预习的,因为有时预习了可能会对你的课堂教学带来一些负面的因素,比方说“抢嘴”、“不认真听课”、“上课走神”等,它既影响课堂教学又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有的老师怕学生预习,怕一些错误的理论先入为主影响学生,怕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新鲜感,怕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到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其实,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但最近看了“洋思现象解读”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介绍”结合自己的一些亲身实践后,我对数学预习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理解。我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还没有体验预习的快乐。通过对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先进经验的学习,我发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 模式是相当重视预习的,不仅仅思想上重视预习,而且把传统的“预习环节”落实到专门的课——“预习课”,课本上每节内容的学习必须先上预习课。wWw.11665.com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在介绍经验时喊的很响的一句话就是: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能上!可见预习对于他们的教学是多么重要。
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预习环节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其一: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其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为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而预习正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其三:提高听课效率。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容易将不懂的问题搞懂,同时通过预习有助于听课笔记的记录与使用,课本上有的内容可以不记,这样挤出时间来,认真听课,认真分析,可提高学习效率。其四: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一学期我组进行的“课堂导学模式的探究”教研主题,主要从利用导学稿进行数学课堂导学方面进行研究。在导学案的设计第一个环节就是学生的自主预习,对于预习环节我认为,不能采取松散的“放羊式”,让学生回家看看书就可以了,而应该把预习当成一种家庭作业,精心设计预习方案,引领学生做由浅入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以让学生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为标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预习方案三点要求
    1、精心准备。预习方案要提前印发给每个学生,当做课后作业的一部分,内容一定不能过多,不能增加学生的课后负担。 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设计的问题要精练,设计的内容要有挑战性,要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
    2、控制难度。预习是学生自主的认知过程,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预习的终止。所以在预习方案中设计的问题,特别是有点难度的问题,跨越性不要大,要细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让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不出现“知识断层”,使学生顺着问题的“台阶”一步步走进我们预设的“轨道”。
    3、问题新颖。预习方案中设计的问题要新颖,不能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要进行变式设计。特别是考察学生对定义和公式的理解的问题,不要问“什么叫函数?”“什么叫中心投影”“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等等,让学生从课本上抄到预习方案中,这既是学生不喜欢的重复劳动,又考查不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内容,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改成让学生举一个现实生活中关于函数的事例,也可以教师举几个事例让学生进行判断,学生既有兴趣做,我们也可以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预习过程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方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只有通过思索才能提高概括能力. 
  每学完一节或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善于交流的习惯,领悟数学的思维结果. 
  学生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自己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教师的点拨中,他的思想方法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有效的预习,指导他们预习的方法,并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的完成质量,然后在课堂上对预习的内容加以巩固和深化.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预习的质量,并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可能产生问题的地方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预习时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解“惑”,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 
  教师对有针对性的题目解法独特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表扬,鼓励他们开动脑筋,创造新思维,在预习时进一步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带动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会更加融洽.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概念,而且能学会数学思维方法. 
  课堂上有目的的检查,有针对性的讲解,恰如其分的肯定,使学生感受到通过预习能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只有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目的的听课,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
经过这一阶段的主题实践研究,我认为数学课堂增加预习环节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自学的习惯,课堂上节省了不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会有更多机会进行下一阶段的探究。
以上只是开学之初,经过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的初步体会和主题实践的一点的积累,相信经过我和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下一阶段我们对课堂导学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冀文锋 [标签: 数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数学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小学数学考试评价的几点看法
    “数学活动经验”目标我们一直在实践着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立体几何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计数原理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概率统计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新增内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