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利用数学教材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摘要:新的理念和要求,尽量保持了以往教材的长处。我们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美育因素,不难发现对数学美的揭示、认识和探讨,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诸多裨益。
    关键词:数学学科;学习能力;生活情境  
  数学学习需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超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编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其内容好、编排形式新、练习安排恰当等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它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又尽量保持了以往教材的长处。我们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美育因素,不难发现对数学美的揭示、认识和探讨,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诸多裨益。
  一、揭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类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是人的“似本能”的一种心理属性。数学美是一种理智美,它具有简单、统一、对称、有序等特征。数学概念的明确精练,定理的简洁深奥,公式的简明醒目,方法的新奇奥妙,都会使人心灵震撼,心荡神驰。这些都是激励学习者克服疑难,不断进取的极好动力。陈景润之所以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说就是在他幼年的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听到路过的学者讲到了一个新奇的“1+1=2”。这一新鲜、奇特而简洁的数学命题,使幼小的陈景润知道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王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这顶王冠上的明珠。一一这王冠上的明珠,成了他矢志不渝的愿望,并为此奋斗终身。
  二、认识数学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学习能力是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者对数学美的认识有直接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数学美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数学美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WwW.11665.coM我把数学美与学习能力的增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以下几点:1.充分认识简洁美,不断增强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充分认识有序美,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3.充分认识对称美,不断增强学生的联想、类比能力;4.充分认识统一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三、理解数学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数学学习质量主要是指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效果。现行教材在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主要是指对数学概念的准确把握,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对数学规律的自如运用,特别是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实践表明,对数学美的深入钻研和理解,不仅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如,375+861+625+139、25×3×4×7、387-(187+146),如果按照原来的顺序计算就很麻烦,学习了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规律之后,可以进行简便计算:375+861+625+139=(375+625)+(861+139);25×3×4×7=(25×4)×(3×7);387-(187+146)=387…… 计算教学中允许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大多数学生会在面临计算问题时注意调节自己的计算方法。
  我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立足于教改探索,以美育为己任,充分利用教材、资料,以及各种教学手段,并在平时教学中深入挖掘和提炼数学中美的因素,充分地展示数学美,诱发学生审美情趣,不仅可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愉快,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的发展。

  四、利用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到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原来的价钱可能就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对单位“1”的量的训练,再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五、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一次数学测验,某班的得分情况如下:100分的5人;90~99分的15人,80~89分的15人,70~79分的2人;60~69分的2人,60分以下的1人。全班平均分数为92。根据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算式?”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纷纷回答:1.满分的人数是优秀人数的百分之几?2.优秀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及格率是多少?4.满分的人比90~99分的人少百分之几?5.90~99分的人比满分的人多百分之几?……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生活需要数学,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层次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从而进一步熟练了表面积的计算,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都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朱玉坤 [标签: 数学 学习能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六横岛厌氧发酵利用研究
    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数学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小学数学考试评价的几点看法
    “数学活动经验”目标我们一直在实践着
    合理利用时间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题——立体几何
    2013年高考数学必做客观——计数原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