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生物学教学与探究能力培养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图表具有直观形象和鲜明生动的特点。插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表格是生物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或比较。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探究动机;生物实验;新课程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是每个生物教师面临地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究。
        1.充分利用书中图表,激发探究动机
        图表具有直观形象和鲜明生动的特点。插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表格是生物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或比较。它们以直观、系统的特点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有着文字说明无法替代的优点。在图表教学中,巧妙处理图表,使图表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统一。针对学生识图能力差,对教材中插图不够重视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生物插图的兴趣,把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与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wWW.11665.Com如动物与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学生找出共同结构和不同结构,从而认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各种细胞器的名称、形状、功能要认识,哪些是动植物细胞中特有,哪些是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对高等植物细胞来说是“三有一无”(有细胞壁、有叶绿体、有大液泡、无中心体)。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从细胞类型、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次数、子细胞数目、同源染色体有无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从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范围、物质转变、能量转变、实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识图、列表比较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可迁移的情境,提高探究水平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应向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多提出几个为什么?如在复习光对植物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时,设计了有一幼苗的尖端被切除,在切口的左侧放置一带有生长素的琼脂切块,问幼苗向哪个方向生长?如果在左侧用光照射,幼苗又如何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除温特对比实验外,还有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感光性实验、照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的实验、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实验等,都可以设计多种实验现象,提出更多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上述实验体现出了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生物学事实现象→提出假设→设计科学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解释验证。探究生长素特性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类:单侧光照射类(分析单侧光照射的部位和方向)、切割移植类(分析植物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云母片插入类、锡纸遮盖类(锡纸遮盖不透光、分析遮盖的部位)、匀速旋转类与失重类等。
        3.认真做好生物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要勤于动手动脑,善于科学观察并描述生物现象。能够通过观察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能够对问题做假设和预期,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方案,能够解释实验结果并获得科学的结论。
        高中生物课本中考纲明确规定的实验内容有17个实验。还设有“演示实验”、“小资料”、“课外读”及“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栏目。加大了实验力度,增大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广阔性,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脂肪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实验,让学生掌握了制作临时装片的技术。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节课上,某小组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温度高低是不是对酶的活性有影响?”经过讨论,他们阐明了以下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点:酶是生物催化剂,酶的活性是指酶在特定的化学反应中的催化效率,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细胞中的酶促反应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因此,温度过高肯定对酶的活性有影响。那么,“温度过低是不是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小组间交流之后,另一个小组受启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温度过高肯定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会使酶失活)。但是,到底多高才算过高呢?在温度升高到‘过高’之前,温度升高会不会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呢?我们主张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来做实验……”可见,“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这一环节,在科学探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强化了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王富玉 [标签: 能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从生命教育观照生物学教学
    对小学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
    数学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高校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生物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谈音乐鉴赏课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化学教育中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的策…
    试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