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 | 管理 | 计算机 | 医药 | 经济学 | 法学 | 社会学 | 文学 | 教育 | 理学 | 工学 | 艺术 | 哲学 | 文化 | 外语 | 代写论文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关于囚徒困境的几个问题
“最糟”的次序来。
为了把囚徒困境中的“两难(dilemma)”性甚至“悖论(paradox)”性因素更突出、更尖锐地显示出来,有人虚构了一个更“典型”的情景[1,p.6](按:以下的中文转述,为了便于理解,略有改动):假定在前述“案例”中,法庭向两个囚犯“宣布”了新的“判决规则”: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将被判为快刀砍头的死刑;如果两人都沉默,则两人将被宣布无罪释放并获赔偿1000元;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沉默,则坦白者可获自由并加10000元奖赏,而沉默者将被凌迟处死。 在这个“案例”中,“无情”而“严格”的逻辑将使两个“理性”的囚徒共同选择坦白策略,从而走上高悬一把快刀的断头台,而不选择共同沉默从而获得自由并且还能在皮包中装上1000元货币。难道这竟然会是“理性人”的“理性”选择吗?
    二、囚徒困境的若干分析和实例
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中,范式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范例。可是,许多人都只注意了作为“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的范式,而忽略了作为范例的范式。其实,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和科学活动中,范例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不难看出,囚徒困境正是博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例。
有人可能会认为:囚徒困境只是“象牙之塔”中的理论家虚构的一种“思想游戏”,或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特例。第一论文范文网WWW.11665.COM整理。
这实在是一种错觉。
应该承认:囚徒困境最初的确是“象牙之塔”中的“抽象理论思维”的“产物”。如同其他的许多“象牙之塔”中的产物一样,人们愈来愈深刻地感觉到它同“现实世界”实际上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
已经发现,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现实生活中类似囚徒困境的事例是大量存在的。
对于囚徒困境的原因、条件、性质、意义等问题,博奕论专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已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有人注意到在囚徒困境的“案例”中两个局中人不能互相通信是一个限制性条件,因此他们设想这就是造成囚徒困境的“原因”。例如,有人说:“囚徒的苦恼在于他们不能商量沟通。”〔3〕于是, 有人便提出了如下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两个局中人可以“进行通信,然后合作”。
反对者认为这是于事无补、不解决问题的。“显然,一个囚徒要保持沉默的意图不可能引起另一个囚徒有同样的意图——如果另一方忽视这个意图的话。不准通信的假定对于囚徒困境来说不是关键性的。可以增加一个通信条件,但这仍然不能造成什么不同,只要假定每个人对可能结果的偏爱顺序与以前相同并且每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与另一个人的意图相反的策略。每个囚徒都可以对另一个囚徒说:‘如果你将保持沉默,那么我也将保持沉默’;可是,只要每个囚徒可自由地说一套而做另一套,那么困境就没有什么变化”。“有人也许会假定可能存在着强迫性协议条款,比方说对违反协议进行特定的处罚,这就会改变囚徒的偏好顺序。这样的假定会改变原有的决策问题的结构。而我们一直假定每一方只对造成他有可能获得的最有利的结果有兴趣,并且他的偏好顺序是严格给定的。在这个假定之下似乎没有任何合作‘协议’能造成什么不同。”([1],pp.9—10)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囚徒困境的“要害”不是通信问题。有人可能会认为囚徒困境的“要害”在于:每个局中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对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为了自利的目的他甚至不惜违背“协议”。这就是囚徒困境的“要害”。于是,有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答案:不要做一个利己主义者。
“这个回答,至少就其现在的叙述方式而言,由于立足于误解而陷于失败。在这个上下文中‘利己主义者’的最自然的解释是指那些主要——如果不是唯一地——只关心个人利益的人。因此,只关心他自己将在监狱中关多长时间的囚徒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但是,很清楚,囚徒困境无须受限于这种意义上的利己主义者。可以构造出一些例子其中的每个人在其所处的选择环境中都与利他主义的。读者可以回想起,对于每个局中人对结果之偏好的全部要求只是存在着一定的顺序。在此顺序背后的动因可以是利己的,或是利他的,或者是兼有二者。”比方说,我们可以很简便地构造出另一个例子:情景和条件与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皆相同,只是假定两个囚徒在进行决策选择时,决定偏好顺序的标准不是完全与唯一的利己标准,而是完全是唯一的利他标准,这时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没有。所谓的囚徒困境在这个“利他主义者”的“情景”中依然是一个“困境”。所以,囚徒困境的前提条件是偏好的发散(divergence)而不是自私自利或对他人的漠不关心[1,p.10]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国学者在介绍、解释和评论囚徒困境时许多人都特别强调囚徒困境凸现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例如,张维迎说:“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2],p.123)郑也夫说:“理性的个人,加在一起[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https://www.11665.com/Philosophy/otherph/201103/49874.html]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李伯聪 李军 [标签: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意愿行为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关于对交往行…
    试论形而上学:生存境界的彰显——关于形而上…
    浅析关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主流文化意识原因…
    浅谈马克思与柏拉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
    关于诚信的哲学思考
    关于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奥斯汀的哲学智慧
    关于德治的三点思考
    杜维明关于“文化中国”的运思
    关于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
    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宗教本质论述的几个阶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XMLGoogle | Baidu

    Copyright 2006-20011 © www.116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论文大全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