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地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

 一位妈妈的愧疚
  一年前的那天,在距离震中数百公里的东京,我也感受到了那种地动山摇般的剧烈摇晃。
  虽然与东北灾区相比,东京的震感简直算是小巫见论文联盟http://大巫,但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恐怖。电视上不断传来灾区的悲惨画面,那一晚,在地震和海啸的余恐中,我失眠了。
  年幼的女儿才刚满6个月,那以后的每个晚上,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临睡前我都会将一个妈咪包放在枕边,除了手机和便携式照明灯,里面还装了奶粉、尿布、毛毯等婴儿用品。
  灾区也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母亲,她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又忍受了多少艰辛和担忧?一想到这,我的心便隐隐作痛。
  那之后,强烈的余震时有发生。偶尔,我也会带着家人去神奈川的老家住上几天。
  老家的房子距离海边只有大约十分钟步行的路程。如果那里再发生一次大地震,再掀起一波海啸,我们将注定无力回天。伴随着这种惊恐,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我都没能睡个踏实觉。
  随着福岛核电事故的报道逐渐明朗,我开始担心核辐射对孩子的影响,好一阵子不仅囤购了大量的矿泉水,也在买菜时开始关注蔬菜的产地。
  灾区的人们是怎样地举步维艰,而毫发未损的我们却还对生活这般地斤斤计较,虽然内心深感愧疚,但一想到身边尚有这么年幼的孩子,却再也无法阻挡自私的蔓延。
  
  谁来安抚我们的心灵
  一年过后,当时留下的恐怖记忆和惊慌心情不仅没能从脑海里抹除,反而更加挥之不去。www.11665.cOm新年伊始,我便在东京遭遇了一次震感明显的地震。
  进入三月,随着一周年的临近,有关介绍灾区重建情况及预测首都圈地区发生直下型地震概率的电视节目变得越发密集。然而,若有若无的灾难面前,究竟需要准备些什么?
  矿泉水、干粮、便携式照明灯还有简易厕所……必要的装备多得数不胜数,究竟备齐多少才算合适,我却对此一筹莫展。总不至于毫无章法地乱买一气吧。
  商场和网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灾产品,哪一件看着都像是不可或缺。
  买,还是不买,这样的举棋不定恐怕每个日本人都曾经历过。除了物质上的准备,有一样东西却是真的必不可少。那,就是心理。然而,纵然被人反复提醒该来的总会到来,却仍然无法做到平静地去面对。
  虽说距离灾难已过一年之久,但心里的“地震”却远没有结束。每天直播的国会辩论,不是执政党内部自相厮斗,就是在野党吹毛求疵,不厌其烦。
  虽然政府有许多迫不及待的事要做,但老百姓唯独对灾区重建工作迟迟未能展开而怨声载道。虽然一些政客的解释让人无法满意,但他们背后,却有许多人为了灾区的重建而每天奔走努力。
  坦白地说,政府也在为此辛苦地工作着,但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灾难留下的巨大后遗症,即便再努力地解决眼前的问题,亦总有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接踵而至,到处都是这种力不从心的无助感。
  过去,总谈“战后”;如今,却开始讲“灾后”。然而在许多人眼里,现在却仍处于“灾中”。
  不仅重建尚未成功,而且除东北地区余震时有发生外,据说未来几年,在关东、东海及东南沿海等广大地区极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地震。照此说法,灾难真的还在继续,一切都远未结束。
  受此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形态也都变得更加矛盾和复杂。
  全社会都在呼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让日本众志成城度过危机的舆论,但是,却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帮助灾区处理灾后留下的建筑垃圾,甚至有的还会公然表示抵制。明明只会假装慈悲,却还口是心非地歌颂着所谓的感情纽带。类似这种睁眼说瞎话的闹剧,生活中到处都在上演。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借“纽带”之名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狡猾的种子也曾种植于我和其他许多人的心里。
  
  日本年轻人觉醒
  倒是日本的年轻人,却以志愿者的身份实实在在地为灾区做着贡献。也许是现实社会的价值缺失反而激发了他们的觉醒。过去,大学生都渴望毕业后能去东京电力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上班,或者当一名公务员。但这股潮流却随着地震的余波逐渐退去。
  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会以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去判断招聘单位,而且对就业本身也有了新的定义。他们希望在这个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也让我想起了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许多80后也自发赶往灾区开展志愿工作,让外界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日本的年轻人也曾因为任性自私、缺乏霸气而让整个社会怒其不争。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任何年代的年轻人在某一时期都难以避免的缺点。但是一旦到了抗震救灾这样的非常时期,他们每个人都会明确责任,甚至还叫上朋友,一同奉献自己的能量。这也是日本在大灾大难过后收获的最大欣慰。
  有这样一个故事。岩手县的大槌町是一个以水产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东北小镇,也是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震后,当地百姓为了重振被地震破坏的水产加工业,曾求助于银行和政府,但都无功而返。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议在网上募捐,呼吁网民每人捐一万日元。截至今年2月底,此举已吸引4000多人关注并筹集资金超过8000万日元(相当于640万人民币)。大槌的百姓也在捐款网站的首页作出承诺:“等到产品重新上市的那一天,会向所有提供帮助的热心人赠送当地特产以示感谢。”帖子一出旋即吸引了大量网民纷纷留言:“请别把答谢的事太放心上,希望灾区早日重振旗鼓!”“不求回报,只希望能为你们贡献一点绵薄之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力。”……饱含祝福和温暖的言语瞬间就在网上蔓延。
  一股又一股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并以各种途径传递向灾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政府的援助往往需要经过一套繁琐的流程,而来自民间的帮助却能更加及时地抚慰灾民的心灵。
  与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曾被认为缺乏自主意识。仅用了一年时间,日本就让世界改变了这种看法。也就在这一年,我们在思考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在收获意义的同时,也看清了一些口号背后的空洞本质。 论文联盟http://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中,无论是真心的鼓舞,还是虚伪的祝福,都让我们获得了不少启发。如果我们不能从中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等到灾难再次降临的时候,我们又将从头学起。
  一年前的失眠,和那之后战战兢兢度过的每一天,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回忆。希望再过一年之后,灾区的重建成果能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那时候,我们也能以更加平静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日本 地震 道通 地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建设幸福农林 实现街区的“中国梦”
    美艳金发湿地苔藓的“巨人”
    SARS后的“一案三制”
    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的“下一个金矿”
    让学生“探索”数学天地的“奥秘”
    探究高中理科班历史教育价值的“切入点”
    精心设计有效的“地理活动”
    “畜牧局长”的“畜牧经”
    高中物理换角度解题的“弊”
    生物进化中的“自然选择学说”
    SOA与信息化的“春秋战国”时代
    灵武羊绒的“圈养”之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