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材料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

摘 要:遂昌县三仁畲族乡自2000年开始,围绕竹业发展,进行了参与式林业体系建设。通过投入机制创新,改变政府资金投向,引导和形成经营者对竹林经营的主动投入并成为投入主体。实施推广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通过技术的参与式设计和技术推广新体系建设,构建自下而上的技术推广新机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竹林高效经营新技术示范与推广,竹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参与式 机制 创新 技术推广 竹产业 


遂昌县三仁畲族乡距县城妙高镇6公里,总面积79km2,辖十四个行政村,总人口0.83万人。全乡林业用地面积0.56万公顷,其中竹林面积0.1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竹林基本集中分布在县道三石公路两侧,立地条件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带,是我县的主要竹产区之一。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乡竹业产值1700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43%,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081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竹产业。竹产业已经成为遂昌县三仁乡广大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竹子真正成为遂昌县三仁乡人民的“聚宝盆”。
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开展竹类经营历史悠久。早在清朝,遂昌县三仁小忠的“龙藏”冬笋即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说明当时三仁的竹笋生产已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重视、扶持下,遂昌县三仁乡的竹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自2000年开始,围绕竹业发展,在遂昌开展了参与式林业体系建设[1],通过竹林高效经营示范与推广,竹林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Www.11665.cOm据调查,高效经营的竹林年产值达到3.0-4.5万元/公顷,最高产值仅竹笋一项就达6.0万元/公顷,竹林经营效益实现历史性突破,农户参与竹林高效经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遂昌县三仁乡竹产业化发展对推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遂昌县三仁乡在竹业发展过程中机制创新的实践和效果进行总结。
1 问题提出
竹业是浙江省主要林业产业之一,竹产业对我省山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竹业在我省实行的是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制度,属于“超小型”经营组织规模。小规模经营政策,使土地生产经营缺少规模效应,减缓了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步伐。从农业生产保障体系上,由于农业制度的不完善,林地承包到户后,林地经营主体不明确,使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基本建设投资,使林地病虫害统一防治、农业科技推广等现代化集约经营技术措施难以实施,农业生产的计划性下降。其次,小规模农户经营使每个农户在信息获得、农产品生产、搜寻消费者以及农产品销售等市场化过程中,交易成本提高,降低了农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土地制度来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对土地的使用完全依据农户自己的意愿,农户对自己经营的土地可以采取精耕细作,也可以粗放经营,甚至搁荒,还可以进行短期化掠夺式经营,无论是从土地资源,还是从农户行为,都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社区的发展中,经营者不仅从对林地的经营中获取较优的经济收入,而且,就社区的全面发展而言,如环境、基础建设和文化的发展,同样是社区或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建立多元结合的良性循环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收、农村致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投入机制的创新
几十年来,受经营主体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对竹业的投入,上到国家,下到省、县、乡镇,其投入竹产业的主要形式为对经营者竹林的经营补助。由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凡符合规定,达到一定经营标准的,均可享受一定的资金补助。广大经营者或仅为了得到政府补助,对竹林进行一定的经营管理——做“政府部门所要求做的事”。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是投入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从根本上讲,是经营者(农民)和管理者(政府部门)对经营主体的认识偏差[2]。这种观念一旦形成思维定势,严重抑制林农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林农对竹林经营的积极性。
为了扭转上述不合理投入机制在林农中所形成的观念,遂昌县三仁乡在竹产业的投入机制和观念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彻底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政府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引导和形成经营者主动投入并成为投入主体。政府资金主要投向为:
2.1 技术创新资金 投入 
针对遂昌县三仁乡竹产业的实际,重点开展了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的试验发展。应用推广的技术成果面向农户、面向生产,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而可见。近年来,在遂昌县三仁乡投入技术发展资金达8万元,重点开展了竹林高效经营技术试验与示范、区域性土壤测试分析、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建设与评估等项目的试验和研究工作,为竹业发展提供管理和生产的技术保障。
2.2 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事业,根据三仁乡具体情况,开展了竹子现代

科技园区建设。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5万元,基本完善了道路、水分管理设施和示范基地建设,将新技术在示范园区内率先进行推广和示范,通过示范园区建设,改善了生产环境,使当地老百姓能够直观的看到通过应用竹林经营新技术所产生的效益,并通过园区的可视性,对外展示和宣传了三仁乡竹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2.3 激励机制建设
实行以奖代补、重奖示范户和奖励积极参与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的政府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等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在当地树立应用新技术出效益、技术致富新观念。三年来,用于奖励的资金3万元,其中对2001年实行示范户重奖2户,每户奖励0.5万元。

2.4 新技术的推广、宣传和社会化服务建设
三年来共投入新技术的推广、宣传和社会化服务建设资金32万元,其中遂昌小忠竹笋市场建设投入资金12万元,品牌宣传等投入资金10万元,竹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投入10万元。
自开展项目以来,在遂昌县三仁乡竹产业上共投入资金58万元,95%资金投入属于公益性投入。政府资金投入转向的根本改变是,投资主体发生质的转变,由林农依赖政府投入为主发展为农户主动投入并成为投入主体。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表明,三年来林农自发投入在竹林管理上的资金达327.5万元,其中肥培管理投入资金120万元;共计对1000公顷竹林进行了垦复改造,投入资金187.5万元;新造毛竹林33公顷,投入资金20万元。政府投入和林农投入两者的投资比例为1:5.6,也就是说政府只要投入1元钱,可以引导农户投入5~6元。
3 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3、4]
长期以来,林业技术推广实行的是以技术为导向、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推广方法,即对技术的选择和决策是一种由上而下的下达的过程。技术推广体系为政府组织建设的县——乡——村各级技术推广机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是这一体系中的核心和主体。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或科技人员根据已有的技术经验举办培训班、讲座、技术咨询和印发技术资料等传播经营技术。专家和科技人员对广大经营来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林农处于被动接受新技术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尽管政府及科技人员花了很大力气,但往往收不到如期效果。为了克服这种弊端,遂昌县三仁乡在技术推广机制上进行创新,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推广新机制。
3.1 推广主体即技术本身的参与式设计
围绕推广实施的竹林经营新技术,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技术,对当地竹林经营现状、社会、经济基础和经营者经营方式取向等进行调查[5]。根据调查评估和反馈结果,技术专家组应用参与式设计的原则,吸收经营者参与,根据不同推广实施时期,采用“阶梯式”技术推进方式,设计推广的新技术措施,使推广实施的技术具备相对先进、可操作性强、关键技术准确、及与经营者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适宜等特征,分阶段进行推广、落实,从而能被经营者真正快速、准确地接受和使用。
3.2 建立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互动式的伙伴关系 
在以往的技术推广工作中,专家、技术人员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居于经营者之上,与林农在心理上产生了距离和隔膜,并形成技术推广人员和林农之间的认识矛盾。推广人员认为农民不接受科技成果是农民自身的问题,因为农民“素质低、思想落后、保守、僵化”;农民则认为研究和推广人员根本不了解他们,技术推广的方法及技术本身和他们的经营状况及经济和文化环境现状不符合。基于此,浙江林学院和县林业局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推广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与林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建立起政府官员(决策者)、管理人员(执行者)、研究人员(技术拥有者)、技术推广人员和经营主体——广大经营者的双向互动,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共同参与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农户就生产、新技术的实施和竹业发展过程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发表意见和建议。针对林农的困难和建议,专家 和技术人员,不厌其烦,一一予以解答或协同有关部门解决。目前,遂昌县三仁乡的林农,特别是一些示范户,与专家技术人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关系融洽的好朋友。有的示范户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做法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与专家进行探讨,这是技术推广工作到位的一种具体表现。
3.3 转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作风
在技术推广工作中,林农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不但要使林农知道竹林经营新技术,还要林农能熟练掌握使用新技术,使新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专家和技术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观念,在不同生产环节,到村、到户、到山片进行技术指导。以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方伟教授为首的技术专家组,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无论人员培训、举办讲座、还是座谈会、走访林农、查看现场,工作踏实、负责,深入农户、基层技术人员,从早到晚,基本上没有空余时间,连饭后的休息时间也与县里有关技术人员探讨技术推广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项目实施的这几年中,技术专家每年在各生产季,如春节前后就深入到重点村组和示范户进行走访,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服务。通过改变工作作风,带动广大基层管理人

员和林业技术人员,把技术推广工作做细、抓实。
3.4 建立以人为本的传播机制[6]
改变原有技术推广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以经营者为主体,乡镇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推广机制。采用技术研讨、技术培训、技术座谈和现场指导及推广效果评估与反馈等形式,建立多学科、多层次技术推广与社区发展管理技术新体制。针对乡镇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技术研讨、技术培训的方式,传播管理和竹林经营新技术,使管理干部和技术推广人员在竹林经营的观念认识上得到提高和转变。使管理人员对竹材高效经营的技术有所了解,便于指导农村工作;使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竹林的生长发育规律,竹林高效经营的原理和技术,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树立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竹林经营与推广新理念。对经营主体——广大经营者,主要采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座谈、现场指导和技术资料等形式,建立技术二级流动体系,传播经营新技术。通过多层次的培训、示范户示范作用及农户间的人际传播,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在全乡的普及面达到90%,竹林高效经营面积实施率达到76.9%以上。
4 服务机制的创新
竹林培育业发展如何和二产、三产联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又一重要任务。遂昌县三仁乡在竹产业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好林农想做,但各家各户难以做好的事。
4.1 品牌建设
遂昌县三仁乡“小忠”冬笋是遂昌传统名品,近年来政府通过注册了商标和各种途径宣传“小忠”品牌,在市场树立了良好声誉。2001年在杭州的“丽展会”和北京的“全国林产品博览会”上,“小忠”牌冬笋深受各地客商欢迎,并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银奖和被认定为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主成分分析 电路 热分析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境外施工企业的汇率风险控制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美国IIHS碰撞中心探秘1:那些兢业的假人【图…
    有关办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几点思考
    浅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EMS、OHSMS在电…
    关于发展非煤工业的思考:内蒙古案例
    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的探索与实…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浅谈中小型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跨越式发展十堰市汽车电子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