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年 度项目资助,项目编号:kst2011j03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本文研究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趋势,结合最新出台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提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 发展规划
  2009年9月21日、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讨论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将上述七大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将战略新兴产业界定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011年3 月中旬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关研究概述
  “产业”最广泛的定义就是为一个组织或团体生产近似产品的企业群(porter,1980;hitt et al.,2009)。bart los(2004)用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来定义战略性产业,认为其与国际贸易有着紧密的技术联系;hirschman(1991)认为战略性产业是对经济有牵头作用的先导产业;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认为,产业的兴起与分工存在正相关关系。WwW.11665.cOm
  国外学者关于新兴产业研究很多:从战略性来看,新兴产业代表着企业完整的成长环境;新兴产业是处于产业成长初期的产业;新兴产业能促进经济再增长、解决失业,促使高技术生长环境的成长;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注重知识管理战略;新兴产业联盟之间的合作主要受不对称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maryann p.feldman(2010)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产业地理布局的影响;natoshi osada(2005,2006)将新兴产业按合资和中小企业类型分为12个领域;anders waxell(2009)试图用行业标准来定义生物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欧阳 (2010)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做了研究评述,指出我国理论研究的不足,并阐述了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施平(2010)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其具有演化性、周期性、集聚性、主体交互性、知识密集性与专业化五大特征。
  陈柳钦(2011)认为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
  朱迎春(2011)对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作出相关界定。政府主要作用是引导、激励、服务等。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储备,支持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
  韩雪莲、谢理(2011)在研究180家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对企业进入、时机与绩效等问题提出了企业的进入时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绩效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有正影响,对经营发展能力绩效指标有负影响的观点。熊勇清(2011)对比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
  国内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都注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国外对新兴产业的研究更为深入,国内更多关注政府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借鉴国外发展的重要经验以及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提出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我国各省市都在加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河北省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选择电子信息材料、功能材料、先进合金材料、涂布材料等领域。天津市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其中储能电池、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重点领域。截至2010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航空以及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西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最显著的军民一体特色。2011年1-7月份,安徽战略性新兴

产业完成产值1934.9 亿元,各领域均发展迅速。湖北注重产学研联合,在基础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区别发展。湖南2010年8月出台《关于加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规划纲要》,选择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广东2011年上半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600亿元。2010年江苏在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方面实现销售收入2821.2亿元。甘肃基于自身优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以及生物产业。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有3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2008年,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19亿元;信息网络产业中通信产业发展迅猛,电话用户数超过10亿;新医药产业尤其以生物制药发展较快,我国在杂种优势利用、常规育种和部分作物转基因育种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我国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4月,科技部发布《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自2002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均以10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2010年产量8.7gw,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但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起步晚,目前没有太阳能热发电站。拟定2015年装机达到100万千瓦,2020年达300万千瓦。我国光伏产业制造链正在逐渐形成,太阳能市场安装量年成长率达到552%。随着第二届中国光热发电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的光伏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2年5月,科技部发布《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智能电网产业链的形成是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以及支撑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有风电企业近90家,23家具有批量生产能力。201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04mw。2015年规划装机9000万千瓦,2020年规划装机1.5亿千瓦。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成本在3850元/kw,远低于国外11800元/kw的成本水平。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牵头制定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经过了3轮征求意见,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作重点部署。据相关测定,截至2009年底,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2万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累计投入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位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将达到8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发展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烟尘处理装备,促进共生矿产资源和资源再回收利用是目前发展的重点。
  据《中国统计公报(2009-201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型乘用轿车从2009年的748.5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1012.7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取得重大成就:《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我国在“十五”期间,启动了863计划。确立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三横的研发布局。“十一五”期间,实施了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申请了3000余项专利,颁布电动汽车国家和行业标准56项,建成30多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平台。我国现阶段主要以电池模块化创新为突破点,实现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在2009年启动了“十城千辆”示范工程;2010年示范城市从13个增加到25个。预计在2015年左右建成网络化供电体系。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指出我国将以纯电驱动力为主要战略方向,重点推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争取在2015年达到50万辆的汽车销量。
  2012年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门类的初步产业体系。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部分新材料产能居世界前列。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硬材料、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将对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6个领域进行重点发展。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快速增长,2009年生物医药实现产值918.71亿元,比2005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在863计划中,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和西安三个研发中心。抗体药物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等生产实现了产业化。
  2012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201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7亿元,比“十五”提高3.8个百分点。2011年12月30日,国家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瞄准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以突破具有知识产权的现代生物育种前沿技术为核心,加强转基因、细胞工程等植物分子育种高技术研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
  抗虫棉是我国独立发展的转基因育种,在河北、河南等地推广培植取得重大成效,转基因抗虫水稻产业也在起步发展。农业纳米技术与食品生物技术、农业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仍是当前研发的重点。
  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16.5%。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2009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约14万亿元。20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1.6万亿元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收入的8%左右。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航空装备产业中民用航空产业规模有所扩大,并加大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我国目前的发展重点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投资2515亿元,比2008年增加18%。2010年固定投资2392亿元,比上年减少6%。但与之对应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3889亿元,比上年增加48.2%。2011年固定投资2161亿元,比上年增加0.4%。
  《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网民达4.57亿人,网站约191万个。截至2010年,ipv4地址总量达2.78亿,居全球第2位。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应对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
  《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年度发展报告》指出,无锡市将打造成为国家级传感信息中心,为了实现聚合效应而加快产业的成熟和规模化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的通知》,强调要推进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和应用,鼓励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二)主要问题
  1.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许多领域形成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但关键设备和技术大部分依赖进口。光伏产业中的多晶硅关键技术落后国际先进水平,晶硅电池生产所需高档设备需要进口;风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以及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没有完全掌握,主轴轴承、电控系统等关键设备和技术依赖进口。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物联网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尚未掌握。一些重大、多发性疾病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依赖进口。互联网中的操作系统、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也未突破。 2.政府政策支撑体系未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与产能直接面对市场需求。我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市场准入制度、市场标准制定以及商业模式的培育均处于逐渐探索与完善阶段。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核心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资金密集需求的融资体系尚未健全。一些新兴产业由于前期的融资困难出现资金瓶颈,财政、税收的扶植制度尚在探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产品缺乏有力的政府购买支持,难以扶植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
  3.产业基础限制与企业创新不足。我国大部分产业依赖于传统产业基础,而产业升级换代尚未完全实现。电动汽车的研发相对比较早,但由于传统汽车以及相关传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而难以支撑其中高端技术的创新。医药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比较低,高科技人才及创新制度均不完善。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一些大型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有效合作,产学研相互脱节。
  4.产业集中度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以后,由于原有产业布局的固定使其

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分散,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无法实现产业共生以及协同效应。各省份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不协调,产业链重复,各自发展,没有形成明确分工以及统一部署。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小、散问题严重,出现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现象。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与关键时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对于相关产业的政策扶植与发展力度,在加快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与国际接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月,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4月,日本决定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6月,英国颁布了《构筑英国的未来》;9月,美国颁布《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报告》。我国各区域、各政府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方针。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产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合作尚未完善。金融泡沫的出现让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就总体趋势而言,国务院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经过10年以上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随着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块化与平台化的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朝大平台、产业链之间竞争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继续实现,产业的研发也将实现全球合作和技术集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产业周期中的进入期,产业间标准的制定以及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受国际环境以及低碳经济的影响,生物育种、新能源及生态产业的发展将逐步成为主流。
  就具体趋势而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实现利润97.13亿元,基因工程、细胞培养与生物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转基因作物以及基因相关的知识产权争夺将成为生物育种主要发展趋势;航空、海洋、轨道交通以及智能制造将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主流;风力发电、生物柴油与半导体光伏技术的创新是新能源产业推动的主要动力;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开发应用、混合动力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产业的总体提升以及国家战略的实现。在把握整体趋势的前提下,依据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科学技术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战略的重点应该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完善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以及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的建立。以r&d为核心,支持创新活动;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重消化、吸收与创新;加大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研究。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自身的源动力。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并获得知识产权。
  (二)改造传统产业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合作
  andrew arbuthnott(2010)通过研究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发现传统产业的产业基础和现状将影响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新兴产业也将从传统产业中获取利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将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并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而传统产业的市场、资金又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vivekananda研究发现,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将对企业联盟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在决定是否进行研究发展合作、信息共享、共担成本方面主要受联盟之间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三个因素的影响。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合作将使得产业之间在技术平台、资源信息共享整合和市场占有等方面获取巨大成功。产业间联盟以及合作将获取协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降低发展成本。
  (三)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usha c.v. haley(2011)研究了各国政府政策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系。政府通过生产补贴、技术转移等生产政策,以

及消费补贴、税收优惠和融资特许等消费政策,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berhanu abegaz(2011)研究发现,国家之间关税开放程度将对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率产生重大影响。贸易自由化将给国内企业提供一些潜在机遇并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技术的成熟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王昌林,2010)。 cheng zhang,peijian song(2011)研究发现,当地供应商以及跨国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时会对技术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该完善各产业相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发展以及推动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政府进行资金政策引导和实行财政补贴,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与金融借贷制度,通过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植与保护力度,建立重点示范工程与行业标准体系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和支柱产业;明确产业发展基础与比较优势;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项目专项规划,确定重点工程;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研究力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有机结合;集中优势科研、技术、人才资源,攻克重点技术;选定一些试点以及重点发展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重点扶植,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与产业技术联盟;制定发展线路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
  (四)完善法律法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风险性、准公共性以及外部性的特点,决定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调控,针对市场失灵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规范和制约。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规。例如,美国和日本的财税优惠政策、美国的政府采购政策等,这些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新兴产业发展。而在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法显得相当薄弱。应当借鉴国外法规,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完善法律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法律保障。以往建立的法律规范太过宽泛,不够具体。我国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以确保相关立法切实有效实施。2011年,我国发布9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标准,以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健康发展。针对中国各地区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政府应采取不同的地方性法规,因地制宜,确保各地区各特色,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norio sawabe研究指出,企业提取一部分投资资金进行创新是必要的,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强调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机构和群体将对新兴产业集群产生重要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应该注重与国际接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创新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发展特点,进行知识管理、技术管理和人才管理;要注重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储备,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bart los.identification of strategic industries:a dynamic perspective.reg.sci,2004,83
  2.艾伯特·郝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daniel p.forbes , david a.kirsch. the study of emerging industries: recognizing and responding to some central proble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26)
  4. norio sawabe ,susumu egashir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networks in emerging industries. j evol econ ,2007(17)
  5.vivekananda mukherjee,shyama v. ramani. r&d cooperation in emerging industries, asymmetric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rationale for technology parks.theory dec,2011(71)
  6.maryann p.feldman,iryna lendel.under t

he lens:the geography of optical science as an emerging industry.economic geography,2010,86(2)
  7natoshi osada,chihiro watanabe.structured impediments for smaller ventures in creating new emerging industries in a service-oriented economic.journal of services research,october 2005-march 2006,volume 5
  8.anders waxell.to capture an emerging industry:using industrial standards to identify the biotech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december 2009,vol.12
  9.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
  10.施平,郑江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思路[j].贵州社会科学,2010
  11.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
  12.朱迎春.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 13.韩雪莲,谢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进入、时机与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1
  14.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15.andrew arbuthnott,jessica eriksson.when a new industry meets traditional and declining ones: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wards dialectics and social movement theory in a model of regional industry emergence processe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6)
  16.usha c.v. haley,douglas a.schuler.government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 in the 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54,no.1 fall 2011 cmr.berkeley.edu
  17.berhanu abegaz,arnab k.basu.schuler.the elusive productivity effe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emerging economie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january–february 2011,vol.47
  18.王昌林.中国产业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9.cheng zhang,peijian song.competitive action in the diffus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products in emerging markets: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arketing manager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11,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vol.19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战略 新兴产业 战略 新兴产业 七大 战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改革…
    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借鉴价值
    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浅议
    孔子“仁学”的人权思想对我国法治构建的积…
    我国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析
    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探讨
    对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思考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
    浅谈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营销
    浅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我国连锁超市联合配送策略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