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中国社会学研究概况(2005—2006)

中国社会学研究概况(2005—2006)

一、序言
  
  自20世纪初社会学进入中国以来,其发展和命运就一直充满了变数和悖论。一方面,中国社会具有绵延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复杂格局,它总能激发社会学家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运用来自西方的这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繁复理论做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本土解释——这既能够说明为什么在1930年代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却仅劣于美国这样头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够解释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已被斩草除根近30年的社会学为何能够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再度萌生,并在随后的30年中取得了远比与其命运相似的其他几门学科更为突出的成就。另一方面,作为对法国大革命及其造成的旧秩序崩溃后果的消极回应,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维护现存秩序的保守品质,这一品质造成了它在1949年后的中国命运多舛:在1949年夺取政权的那一代革命者眼中,社会学是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它的保守品质是与革命和继续革命的宏大叙事格格不入的,这决定了它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不可避免地销声匿迹;而同样还是这一品质,在2004年后却为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作用赋予了充分的理由: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认定,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自然不能缺少社会学和社会学家的介入。
  
  上述社会变化,说明经过80余年的风风雨雨和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不但摒弃了在“文革”中发挥到极致的“斗争哲学”,而且对单纯的经济增长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wWW.11665.cOM这种认识的形成既和以经济全球化为代表的整个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有关,更和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努力,中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不无联系。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如何整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与个人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进而推进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作为一项全面而艰巨的伟大任务摆到我们面前。
  在借用cssci数据分析2005-2006年间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影响力之时,将这种分析置于如此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自然有其充分的依据和理由。从理论上说,米尔斯早就意识到,“社会科学家中普遍存在的躁动不安……是当代知识生活普遍性的躁动不安的组成部分”;从现实来看,如赵文词所言,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一向就是流行的社会科学理论、获取经验资料的手段和社会氛围或公众舆论之间三方互动的结果。如此,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在探讨一门学科的发展及其影响力之时,将其嵌入社会脉络之中,那么我们的分析所具有的意义自然也能够超越这一学科之外。
  
  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作为一种常规化的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论文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之一。因此,每一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多寡及质量的好坏,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揭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从表1中可以看到:(1)cssci收录的社会学论文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达到17.5%,这反映了社会学类研究领域量的增长;(2)在引用文献方面,无论是总的引用文献,还是篇均引文数量,或是有引文文章的数量增长都在15%以上,无引文文章则有较大幅度下降,有无引文文献比接近4:1,这说明社会学类论文研究质的提高,也反映出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在规范化方面的进展。
  由引文文献体现出的社会学类论文质的提高,可以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的角度说,社会学类论文的篇均引文数在2000—2006的7年间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中(只有2003年略有降低),从2000年的6.88篇上升到2006年的9.38篇;从横向的角度说,表2给出了这两年间社会学与相近学科的6个学科在有无引文文献比例和篇均引文量两个指标上的对比,分析这些数据能够看出:(1)在有无引文文献的比例上,社会学类论文次于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和管理学,但高于新闻传播、政治学和教育学;(2)在篇均引文量上,则仅次于心理学,在7个学科中名列第二。这说明,经过重建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整体规范性已经大有提高,其研究体现出了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先前研究积累的重视程度。
  在引文文献方面,需要注意的第二个指标是引用文献的语种分析。表3给出了2005-2006年两年间社会学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情况,这些数据直接反映出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国际前沿接轨的程度、研究者的整体语言能力,以及获取学术资源的范围。通过数据可以看到:(1)中文文献始终是社会学论文引用文献的最重要来源,这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社会学研究问题的本土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化程度依然偏低;(2)英文和译文被引用总篇次为16735篇,占到引文总数的36.5%,这说明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学的绝对性影响;(3)在来自英文作者的引文当中,译文占到了1/3强,这说明直接使用英文文献的能力匮乏以及英文资料获得的便捷性仍然是制约中国社会学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与此相关的第三个分析指标,涉及社会学类论文的引用文献类型。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学学科学者们的阅读和文献使用习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一学科的成熟度和新颖度。通过表4的数据可以看到:(1)图书和期刊是中国社会学类论文引用的最主要来源,两者相加占到了所引文献总数的77.2%,这反映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研究方式对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塑造;(2)和图书相比,期刊论文的引用量一直在迅速上升,从2000年不足图书的一半,到2006年与图书十分接近,这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因期刊论文的电子化带来了查阅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学学科内容的更替加快,学科的新颖度大为提高;(3)网络资源成为继图书、期刊论文和汇编文献之后引用最多的文献来源,占全部文献的3.9%,这说明信息化时代网络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
  论文联盟http://
  文献引用率是反映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表5的论文类型统计数据表明:(1)在社会学文献方面,研究论文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形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式,占到文献总数的将近90%,这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的专业化和学科化建设的成果;(2)评论成为引用率最高的论文类型,篇均达到11.3篇次,高于文献综述的篇均10.4篇次和研究论文的篇均8.83,这说明学术评论已经引起了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其评论水准也大有提高:评论已不单单是一种个人感悟和主观表达,它同样也涉及学理的探究、逻辑的推演和资料的引证。
  
  三、社会学领域基金论文的分析
  
  从事科学研究少不了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在科学研究越来越超越个人兴趣而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时更是这样。在社会学诞生初期,研究者们除了从学校或教会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外,自身或家庭的财产继承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其学科化,基本上在同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基金会等民间机构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支持。
  
  因为有赖于大规模的经验数据和田野调查,和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等传统的人文学科不同,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更为倚重外部资源的支持。这种支持的来源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基金会和个人资助外,在前苏联、德国和法国等欧陆国家和中国,国家的财政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仅就中国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这两个主要途径获得的财政支持,无论项目数量还是资金额度都有了相当的提高,这一方面固然与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有关。
  从表6中,我们能够看到,2002—2006年5年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社会学和人口学的资助项目呈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度项目数从2002年的67项(含自资项目1项),增长到2006年的99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无论是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还是青年项目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现象或许与前一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正副所长景天魁和李培林两位教授走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分别作了题为“探索社会和谐的奥秘”、“深度透视和谐中国”的报告。事后,《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报告的内容。
  随着基金资助的数量增多、力度加大,近年来在社会学领域由基金资助写成的论文其发表数量也在迅速上升。从表7中可以看到,2006年由基金资助完成的论文739篇,是2005年437篇的1.7倍。如果对比2000—2004年的统计,我们发现不仅由基金资助完成的论文数量在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例,2002-2006年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由67项增加到99项,增长了47.8%;同期,在它资助下完成的论文则由31篇增长到176篇,增长了近5倍。
  从表7中我们还能够发现,从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来说,对社会学研究影响较大的基金依次为其他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市)基金、教育部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考虑到其他基金包括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庞杂,而一般省(市)基金的资助额度又比较低(像上海、江苏这样的发达省市,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额度也不过1—3万元),因此可以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来源。
  对比表1,我们能够发现,2006年cssci收录社会学论文2827篇,是2005年2406篇的1.17倍;而2006年在各种基金资助下完成的论文739篇,是2005年437篇的1.69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社会学论文的增长速度。如果比较2000—2004年的统计结果,对比则更加明显。与2000年相比,cssci收录的社会学论文数量增长了66%(2000年为1703篇),而基金资助完成的论文数量增长了6.5倍(2000年为98篇)。这说明各种基金,尤其是包括教育部基金在内的国家基金的资助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在逐年增加。
  如果说我们可以用被引次数来衡量学者、机构、地区和具体的论文、图书的学术影响力的话,我们也同样可以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不同基金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力。表8给出了2005-2006年社会学基金论文的被引统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科院基金、其他部委基金、中科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和其他基金都取得了较高的被引率,篇均被引都在1.00以上,说明这些基金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都比较高。相比之下,省(市)基金的被引率仍比较低,或许因为这类基金项目的关注点侧重于当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中国内地社会学的整体发展影响并不显著。
  
  
  四、社会学学科论著的影响分析
  
  学术影响力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以论文或著作等有形的学术成果为基础的。除了数量以外,单篇的论文或著作在某一领域内的影响力常常也是甚至更是学术影响力的标志。韦伯的论文《以学术为志业》和《以政治为志业》、费孝通的著作《乡土中国》,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广泛引述,是这些著述也是这些著述的作者学术影响力的标志。鉴于数据统计的限制,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只是某篇论文或著作在社会学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对那些具有交叉学科性质或影响超越学科界限的社会学著述,其影响力则无法在这里获得有效的讨论。一般说来,在本学科领域影响较大的著述,除了其研究所具备的学术水准以外,往往其论域也处在本学科的主流论域之中,它反映了某一时期社会学的主流范式。
  1.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论文
  在2005—2006年的两年间,被引用次数达6次以上的社会学期刊论文共有66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删除了10篇在两年间被引用次数6次以上的英文文献,其中名列榜首的英文文献是戈兰诺维特的两篇论“弱关系”以及论“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的论文。其余8篇包括华裔旅美学者边燕杰、科尔曼等6位学者的关于市场转型、社会资本、社会分层、强关系、失业等问题的研究论文。在这10篇英文文献中,有半数被引次数达到10次以上,占被引用10次以上的期刊论文总数的近1/3,这进一步验证了表3所示英语世界对中国社会学的深刻影响。
  
  从研究主题来看,在66篇被引次数领先的期刊论文中,名列榜首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被引篇次达21次;其次是该所李培林研究员的《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被引篇次达20次。值得关注的是,不仅这两篇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讨论的都是农民工与农民流动问题,在全部66篇论文中,竟有24篇以上与该主题直接相关,这说明有关农民工与农民流动的问题是这两年间社会学界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究其原因,不仅在于自1990年代起超过l亿人口规模的农民流动,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问题,吸引了社会学界的关注;更在于自2004年以来,政府、传播媒介和公众对于民工工资和社会保障等问题高度关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刺激了社会学界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热情。
  如果说农民流动与农民工问题成为学术焦点,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氛围或公众舆论的左右,那么,关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以及中国人的“关系”和人际信任研究的论文在被引次数较高的66篇论文中也占相当比重,则反映了国际社会科学主流范式的变动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其实,前述戈兰诺维特和边燕杰等人对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和社会资本等研究的英文文献的“走俏”,也是这种影响的注解之一。在接下来的焦点中,关于人口、生育、老年问题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若干论文,所以会在被引次数方面有不俗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社会学家对人口和民生问题的焦虑与关注,也体现了社会学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回应。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被引次数较多的问题中,大多与中国社会的宏观变迁密切相关,或以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探讨具体的社会现象与问题;或通过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探讨,还原社会的变迁。变迁所以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由1978年后30年间中国社会的现实所决定的。在这30年间,中国的gdp从2650亿美元增长到3.5万亿美元,成为这个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3大经济实体。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形态和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学家们关注的研究主题确实是由社会学的主流范式、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资料的可得性所决定的。
  
  另外需要交代的是,这66篇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70%以上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主流刊物,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有11篇、《社会学研究》有22篇、《人口研究》有13篇,这充分证实了主流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而从这66篇论文的作者来看,7人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入选,其中最多的是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他在两年间有4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在6次以上。除此以外,边燕杰除2篇中文论文外,还有2篇英文论文也位居被引前列(未计入66篇次)。在孙立平、边燕杰之后,郭志刚、李强各有3篇论文,顾宝昌、王思斌、于学军各有2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达到了6次以上。除了海外华裔学者外,北大和清华学者的影响力显然也名列前茅,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学议题的把握与创造力。
  2.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
  2005-2006年间,中国社会学引用图书文献(包括汇编文献)达23641篇次,占总被引用量45823篇次的51.59%。这一比例虽较2000-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占引用文献的半壁江山以上,这说明社会学学科对于图书文献的倚重程度仍然比较高。删除社会学文献中引用较高的马、恩、毛、邓以及哲学等非社会学类的著作和各种统计资料和年鉴,2005-2006年间社会学论文引用10次以上的图书共有97种。在这97种著作中,译著达58种之多,占近六成,这再一次表明了国外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影响。在这58种译著中,位居被引次数前列的包括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波普诺的《社会学》、吉登斯的《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3年的华北农村》、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以及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等,其中多为社会理论方面的论著,它说明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吸收和运用仍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全部97种高引著作中,名列榜首的依旧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版),被引次数达到79次之多。如果将被引21次的三联版的《乡土中国》加上,则总被引量达到100次以上。《乡土中国》这本写成于1948年的仅仅150页的小书,自社会学重建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社会学界学生们的必读书目,其中的许多原创性的概念尤其是用来说明中国社会特征的“差序格局”,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社会学界也有相当的解释力和影响力。紧随其后的是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这是一项样本量较大的有关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最终成果,自2002年出版以来,引起了中国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因为将工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列为中国社会十大阶层的最后三层(8、9、10)而产生了广泛的争议和社会影响。此外,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孙立平的《断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李强的《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吴忠民的《社会公正论》和边燕杰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也都有不错的被引次数;而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编》、郭志刚的《社会统计分析》、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周晓虹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和杨善华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等教材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不过,和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著作的被引率并不算高,这一方面与国内社会学家多为新生代,缺乏中国文学或历史学学科的那种经典人物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社会学学科因与变动社会的联系密切而导致的学科新颖度比较高有关。
  
  五、简短的结语
  
  
  本文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5-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概况作了多方面分析。通过分析,并且与社会学学科2000-2004年5年间的数据对比能够看出,社会学这样一个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成长正在走向规范和成熟。但是,像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学科一样,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方面,最重要的挑战孕育于国际化的趋势和本土化的要求之间的张力。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及由此而来的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社会学与国际的接轨步伐正在加快,本文所提及的西方社会学著作和译著、各种英文期刊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就是明证;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实践品格又要求它能够对当论文联盟http://时和当地的问题做出自己及时而恰当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炼自己的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显然,从后一个标准来看,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尚欠成熟。在现实方面,最重要的挑战孕育于规范化的趋势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之问的张力。一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规范学科的压力,在中国这一压力同样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向社会学和社会学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现实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是与规范化相矛盾的,而且常常还要求打破这种规范,降低学术和学科的要求,向现实妥协。显然,这两对张力的消长直接影响并规定着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周晓虹 [标签: 方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景观城市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思考
    长命锁的吉祥寓意看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观念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国际化…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世界蓝图与中国策略
    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借鉴价值
    社会学视角下的“第一夫人”外交
    对高职学生“中国梦”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从竹叶青茶广告看中国茶叶产品的广告表现特…
    当代美国主流社会亲犹态度的原因探究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媒介社会学视野下的电视访谈节目生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