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析农村社会礼物流动形式及其社会意义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区;礼品流动;表达性礼物;工具性礼物
  论文摘要:商品经济遵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日益兴起的礼品经济遵循互惠的原则。本文试图根据农村社区中盛行的礼品流动的形式来探讨不同的流动形式所蕴含的不同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在农村社区中所发挥的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商品经济由来已久,人们对它也倾注了较大的关注。我们从小接受的理念就是,在商品的流通中遵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我们不必担心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其它因素的干扰。然而,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礼物的流动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研究它对于深刻理解世俗社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农村社区中礼品流动的形式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人的行动和语言都表示着不同的含义,礼物的流动更是淋漓尽致的反应了社会的复杂性。人们都说有着五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社会,这种“人情味”在农村社区中表现的更为强烈。在农村里,礼物的交换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亲朋好友之间的礼物赠送
    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亲戚莫过于父亲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所以这些人群的来往是最密切的,他们互赠礼品的频率也是最高的。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日、喜事、丧事,都会“送礼”,且送的礼品在所有的礼品中是最好的。从家乡的情况而言,这类人群在给这一“中心家庭”送礼时都会比较。WWw.11665.COM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家中有结婚、去世、考大学或盖房子这类比较隆重的事情时,两边的核心亲戚都会提前商量送出的现金额,父亲这边的所出金额在所有人中是最高的,也是高度统一的;母亲这边的稍微有些变化,至亲送的金额会稍少,但金额的多少会根据与母亲的血缘关系具体而分,多少不等。而一般的中、远房亲戚在这些重大的节日中也会无一例外的送出礼品或现金,数额根据彼此的亲疏程度有所不同。然而,这种“送礼”行为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严格按照双向的潜规则来运行,只要是对方此次送礼了,在适当的时候必定会“还礼”,如果“还礼”是现金,金额会等于或稍大于对方。这条规则在农村社区中是被严格执行的,除非是想切断与对方的联系,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对方下次将不会再“出礼”,而是让曾经的关系破裂。
    (二)村民(左邻右舍)之间的礼品赠送
    农村社区中除了亲戚这一稳定的社会关系外,村民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相对而言也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与亲戚所不同的是,村民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是不会互赠礼品的,因为在农村社区逢年过节互赠礼品代表着两层含义,一种是有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一种是彼此是关系很密切的朋友。一旦双方有一次较为完善的互赠礼品形式,这种关系将会被固定并在来年延续,所以,普通的村民之间是不会随意在逢年过节时互赠礼品的。
    通常,村民只在他们家庭发生重大的事件时才会出相应的“礼”,这其中包括一般的礼品和少量的现金,现金一般在50元以内,且视这个家庭是否办酒席为标准确定送出现金或一般性礼物以及送出金额的多少。村民之间的礼品也是互换的,且更偏重于“还礼”的性质,所以,“还礼”时数量和金额基本与“送礼”时保持一致,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小幅度的上升。

    (三)其他类型的礼品赠送

    除了上述两种礼品赠送的形式外,在农村社区还存在着一种范围较小的但存在性也较为普遍的一种礼品交换形式,人类学家阎云翔将其称之为“工具性礼物”。这是一种较为短暂而又不太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当人们有需求的时候才会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求助。由于彼此之间的权力、地位及掌握的资源的不对等性,这种类型的礼品赠送很大程度上是单向度的,一般只有“送礼”而没有所谓的“回礼”,但是人们对此的态度是认同的。因为他们认为只要礼品送得好,他们的需求也会得到相应的满足,这实际上是礼品互赠的异化形式。在此过程中,礼品充当的实际上是一种准商品的角色,无形之中它们遵循的也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礼品的流动一般存在于村庄之外,因此在此过程中有较少的“人情”的压力。但是,选送何种礼品,采用何种形式送出礼品,在何种时机时送出礼品却成了一门艺术,需要村民们仔细地斟酌,这是决定交换成败与否的关键。
  二、礼物流通背后的社会意义
  毋庸置疑,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品互赠是严格按照彼此的亲疏关系而定的,其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一种反应,而且彼此的关系是对等的。他们之间的礼品互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维护原有的关系网络,即中国人类学者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的“表达性的礼物”,它是以交换本身为目的的,反应了送礼人和受理人之间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相对而言,这种由礼品的互换反应的社会关系网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地破裂,但偶尔因为地域和代际的关系会逐渐疏远直至解除这种亲疏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接触都是随着礼品互换的中断而中断的。
    在村民之间发生的礼品互换基本也是纯粹的以交换本身为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保持村民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与亲友间礼品流动有所不同的是,村民之间的礼品互换有时是该户在村落中地位和权威的象征,经济条件较好或知识水平较高的家庭会在“出礼”时比其他人稍多。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账本用来记录每年他们在“收礼”时所得金额,且要详细地标明有哪些人送了礼,送了多少礼。同时,这种常见的礼品流动对于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村民之间的互相团结。在各家各户需要帮助和遇到困难时,村民都会尽自己所能互帮互助。在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氛围,包围着村庄的是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私人伦理关系。但是,“人情”往往也会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村民对礼品的流动本身较为关注,稍有不慎则会在无意间破坏这种关系。
    而工具性的礼物赠送则少了相应的人情意味和相应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的维护,它更多的是通过频繁的礼物交换来扩张自己的人脉关系,具有更大的建构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社区也逐渐与城市社区接轨,由于资源、制度等的限制,工具性的礼品流动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三、总结
    农村社区出现的这种普遍的礼品流动现象在城市同样存在。有人说城市社区中这种现象更为典型,因为人们繁忙的工作总是阻止他们与亲戚朋友的相聚,而在逢年过节时送上礼品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有人说,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工具性的礼品赠送比表达性的赠送更具现实意义,甚至已经成为礼品流动的主体。
    不管上述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看到一个事实,即礼品经济在中国已经势不可挡。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情消费已经快速地增长,从另一方面讲也加速了经济的流通,这也正是史玉柱成功的将脑白金作为礼品运作的原因。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金英 [标签: 村社 会礼 会意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城市防洪与景观建设
    浅析塔山山地石人古迹
    浅析芙蓉民间歌谣所反映的地方特色
    如何克服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胃菜”——情境创设
    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的分析与干预策略的研究
    浅析古代招幌中的商业思想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农村小学小班化识字研究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