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及其对策
【摘要】促进充分就业, 加强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文章旨在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障碍与基本对策,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扩大就业中面临的障碍;二是影响扩大就业的原因;三是扩大就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障碍;对策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在我国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进程中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但是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面临地没了、地少了、山林封了、产品难卖了等新矛盾,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探讨实施扩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面临的障碍
  
  1.1 劳动力市场完善问题。建成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力市场, 在为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城乡统筹的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发育滞后和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WWw.11665.Com据了解,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并非是有组织的有序流动,大多都带有自发性;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亲朋好友、老乡等亲缘网络,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的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掌握不全,难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行准确的指导。另外,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主要是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缺乏整体上的合理规划,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造成了为数众多的“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型就业人口,达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加上城市就业空间有限,使农村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未能实现无碍流动,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受阻。
  二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作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不能完全反映劳动供求关系。尤其是有些国有企业工资薪酬方面问题突出,既不反映人工成本,也不反映劳动供求。此外,连接市场主体、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劳动合同形式主义成分较大,尤其是用人单位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存在着订立不公平合同、欺诈性合同与违反合同等问题。
  三是劳动力市场规则的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系统和执法手段有待完善,一些部门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相关手续和收费名目繁多,非法劳动力市场大量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的统一性、开放性和整体性。
  1.2 劳动力就业权益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里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城市人不愿干的工种,这些工作虽然一般不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但必须要求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然而,很多用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并未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因而引发了不应发生的安全事故。甚至在出现工伤事故后,也未对伤者做出有效的补偿。此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即使在同一部门从事相同的工作,城乡劳动力的工作报酬也是存在差异,尤其是城市劳动者享受的一些福利是农村劳动者所无法得到的。还有,近年来农民工被无故拖欠或以各种形式克扣工资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1.3 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全国城市职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城市居民就业后,可以参加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险。然而,农村社会保障才刚刚起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以后,尽管政府一再强调企业要把每一个职工纳入社会保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参保率依然很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数量庞、层次不一、构成复杂,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别[1];其次是流动性大,这种流动性不仅反映在省市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职业及用人单位之间;再次现有的社会保险关系是不能随着本人任意的转移和接续;最后,对于原本收入就不高且又不稳定的农民工而言,参保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少了一份收入,因而大多农民工也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2 新形势下影响扩大就业的主要原因
  
  应该认识到城乡统筹就业涉及面广,既包含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包含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甚至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内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镇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尤其是既有城镇劳动力收入分配体制将会在城乡统筹就业的过程中受到挑战[2]。从整体上看,这种挑战来自四个方面的约束。
  2.1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滞后,结构性障碍突出: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无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依据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变,城乡间的就业结构也会发生转变[3]。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目前我国已进人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20年,如果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间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
  2.2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
  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选择了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其核心是试图通过工业的优先发展,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种发展战略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当时我国的经济情况是人均国民收人水平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匮乏。同时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为了保证工业的优先发展,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将农业部门的利润转移到工业部门。由于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4]。另外,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村产品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2.3 城市落户难,户籍制度存在着最大制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户籍制度有所松动。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降低了农民进人小城镇的门槛。2000年以后,一些省市的有关部门也在其颁布的相关文件和法规中,基本上取消了农民落户小城镇时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的规定,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局限于眼前利益还没有为农转非敞开大门。即使局部地区降低了进入小城镇的门槛,但绝大多数也都只是针对当地的农民而言,大量异地转移的农民就业者仍无法得到城镇户口。现存的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着的不同社会经济待遇,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在权利和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就业结构的失衡,形成了城乡差别的制度化,致使劳动力合理和有序转移难以实现。

  2.4 待遇不平等,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的约束:
  现有教育培训制度仍有部分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个人接受教育培训仍然与户籍制度或者单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5]。比如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务工,其子女上学就存在问题,城镇学校不接受外来务工子女上学,或者即使学校接受,也需要付出高额学费。就业制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的歧视,这些包括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总之,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招用许可、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区别政策,一些条款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歧视性质。因此,与现有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相适应的只有劳动力就近务工,这样才可以给予子女以教育,同时还能成为一个“多面手”,务工与务农兼顾,这便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相违背。
  
  3 新形势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对策
  
  如何消除上述约束机制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笔者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涉及到“三农”的敏感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必须加快制度的创新,通过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转移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等手段突破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
  3.1 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 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就业教育培训, 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这是促进农村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做细致分析, 注重培训内容适合实际需要, 有利于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使培训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同时创新培训方式, 注重创业培训。要进一步全面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 实行按需定培, 并强化远程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转移就业率。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的完整体系, 并建立落实优惠政策和进行跟踪服务的创业培训机制。
  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培训管理机制, 使培训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结合, 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富余人员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与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做法,从长远来看是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合理的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结构。
  3.2 以统一互动机制为前提,完善就业运行体系。为了确保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可建立健全就业互动机制。一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运行机制。各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总体目标制定各自比较充分就业区(市)县规划,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调控机制。坚持以产业发展、项目引进扩大就业,鼓励和引导项目吸纳被征地农民。三是建立各地区之间就业的互动机制。中心城区与郊区(市)县“结对子”,帮助郊区(市)县失地农民在本市范围内转移就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工由劳动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四是建立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机制。整合部门职能,组成由政府牵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主体,避免职能交叉或政出多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3.3 以统一扶持政策为基础,完善就业援助体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比较稳定就业,应坚持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一是把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覆盖城乡所有失业人员。二是对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的人员给予多项补贴和优惠政策。如对职业介绍就业的每人给予一定的职业介绍服务补贴;青年职业见习期间享受当地最低工资的一定比例生活补贴等。三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可成立“就业援助”服务中心,按照“有话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援必成”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承诺:只要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拣,保证在一定工作日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3.4 构建城乡一体劳动力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6],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现公平竞争就业。逐步建立和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构筑城乡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如果能够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公共就业信息和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则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成本和风险;同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培训补贴等,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这将会增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民转移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破解。
  
  参考文献
  [1] 刘燕斌.面向新世界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 朱家春,朱康波. 从新农村建设看农民转移就业[n].中国培训, 2007,(3)
  [3] 屈建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n].民生就业, 2007-06, (269)
  [4] 王学江.逐步取消农业税将产生多重效应[n].国际金融报, 2004-03-09
  [5] 张建武,陈晟.广东城乡统筹就业的难点及对策[d].广东经济,2006-09:37-40
  [6] 赵仲建.改革现行就业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就业[j]. 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02:130-131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唐君 [标签: 大农 劳动力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及提高人口素质
    转型升级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中国城乡关系的人口学透视(二)
    浅谈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关系概念 切实推进 城…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
    浅谈如何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发挥计生协作…
    转型升级社会政策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转型升级社会政策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转型升级社会政策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浅析城乡分割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困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