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龟之神性分析
[摘要]龟是中国古代四灵之一,龟的神性是指龟所具有的特殊本领,龟具有甲虫之长、阴虫之老、长寿、通神、辟邪、天生神力、惩恶扬善,导气,引路,预测洪水,化形作祟等神性。
  [关键词]龟 神性
  
  龟的神性是指龟所具有的特殊本领。古人从来没有对龟的神性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论述,有关说法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显得比较杂乱。经过笔者的研究,综合各种文献资料来看,龟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神性,现分别述之。
  一、甲虫之长和阴虫之老
  甲虫之长。龟为甲虫之长的说法较为普遍。甲虫又称介虫。“介,甲也。”“甲”本是“铠甲”之义,后又比喻动物坚硬的外壳。“介”也泛指甲壳类动物。《礼记•礼运》曰:“何谓四灵?鳞、凤、龟、龙谓之四灵。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大意是:畜养了龙,则大小鱼只不会受到惊吓而乱游;畜养了凤,则大小鸟雀不会受到惊吓而乱飞;畜养了麟,则大小兽类不会受到惊吓而四处奔走;畜养了龟,则人情就不会有过失。《大戴礼•易本命》曰:“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又曰:“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足见龟是介虫之长。
  阴虫之老。有些传说把龟当作阴虫之老。《淮南子•天文训》曰:“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于阴。”介虫即甲虫,而鳞虫指的是鱼类。龟为介鳞之类,故为阴虫。《初学记》卷三十引《逸礼》曰:“龟者,阴虫之老也。wWW.11665.COm龟三千岁,上游于卷耳之上,老者先知,故君子举事必考之。”《白虎通》引《礼记•杂记》曰:“龟,阴之老也,蓍,阳之老也。”
  二、长寿
  龟的寿命很长,古人往往把它加以神化。古代文献有关这类记载很多。《说文解字》曰:“龟,旧也”。“龟”和“旧”古音相近,而“旧”和“久”相通,就是长寿的意思。《史记•龟策列传》曰:“龟千岁乃满尺二寸。”《论衡•状留篇》曰:“龟三百岁大如钱,游华叶上;三千岁则青边有距。”《史记•龟策列传》曰:“南方有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独异志》卷上曰:“汉有黄安,不知何许人也,常坐一龟,畏日光。龟每二千年一出头,安坐来见龟五出头矣。”龟竟能活几千年至一万年,这当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这充分说明了龟是长寿之物。
  三、通神
  龟能通神这一神性,是由其长寿这一神性演化而来。《初学记》卷二十引《尚书•洪范•五行传》曰:“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也。”又曰:“此禽兽草木寿久而知吉凶也。”西汉刘向《说苑•辨物》曰:“灵龟文(纹)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槃衍象山。回趾运转应四时,文著象二十八宿,蛇头龙翅,左精(睛)象日,右精(睛)象月,千岁之化,下气上通,知存亡吉凶之变。”《史记•龟策列传》曰:“龟甚神灵,降于上天。……知天之道,明于上古。”由于龟的寿命很长,所经历的事情特别多,故人们相信它明于吉凶、知晓天意。龟能通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龟能助人成就帝王之业,二是龟甲被用来占卜。《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皇帝出军决》曰:“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一在前,天一备后,河出符信,战即克矣。’黄帝寤,思其符,不能悉忆,以告风后力牧。风后力牧曰:‘此兵应也,战必自胜。’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大牢。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梦得符也,广三寸,表一尺。于是黄帝备之以征,即日禽蚩尤。”
  龟还被用来占卜以预测吉凶。《礼记•曲礼》曰:“龟曰卜,蓍曰筮。”所谓龟卜,是古人选取合适的龟甲,加工后对其进行烧烤,直至其出现裂纹,然后根据这种裂纹去领会神的旨意,进而判断吉凶祸福。《周易•系辞上》第十章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
  四、辟邪
  龟在古人的心目中,是解危消灾、避难降福的吉祥之物。这在古代文献中屡有提及。《史记•龟策列传》曰:“有神龟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兽无虎狼,鸟无鸱枭,草无毒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是为嘉林。龟在其中,常巢于芳莲之上。”
  龟能辟邪还表现在“玄武”图案上。在中国古代四象中,东方为苍龙,北方为玄武,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楚辞•远游》曰:“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曰:“呼太阴神使承卫也。”《后汉书•冯衍传》曰:“玄武潜于婴冥。”李贤注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可见,玄武具有抗灾保平安的护卫作用。古人常把玄武图案刻在墓室四壁和墓志四刹以及一些器具上,目的就在于此。汉代青铜“田氏”铭四神镜,镜背主纹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铭文为:“田氏作竟(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纹)章。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鸟玄武顺天下宜阴阳。孙子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以玄武辟邪的意图十分明显。
  五、天生神力
  龟天生具有神力,李时珍《本草纲目•介部一》曰:“蟕蠵别是一种山龟之大者,……人立背上,可负而行。”龟的这一神性还从以下一些神话中体现出来。《淮南子•览冥训》亦载有这样一则神话:“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龟的四条腿足以支起苍天,足见龟力气之大。《列子•汤问》有这一则神话:“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这则神话告诉我们,十五只大龟分三班轮流顶着大山,一班能顶六万年之久。
  历史上大量石碑以龟为趺,这也反映出龟具神力这一特点。
  为纪念北魏文成帝南巡而立的石碑即是一个明证。此碑位于山西灵丘,碑座为龟形,龟从头至尾长205、宽137、高53厘米,前做斜撑地面,后肢蜷曲,头颈微扬,呈负重爬行状,龟背中部横开一深12、宽34、长136厘米的长方体槽,在此槽中又开一宽34、长93、深15厘米的小长方体槽,两槽均槽沿平直,槽壁齐整,形成稳固石碑的卯眼,龟下是一块长135、宽124、厚17厘米的石板,与龟连为一体,四周光滑,未刻纹饰。
  六、惩恶扬善
  由于龟的寿命很长,并且龟曾经是屡助人间帝王的图腾。人们便认为龟能通人性,能知善恶,这体现在大量的民间故事之中。
  《搜神记》卷二十曰:“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元帝时以讨华轶功,封侯,愉少时尝经行余不亭,见笼龟于路者,愉买之,放于饮不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过。及后,以功封余不亭侯,铸印,而龟钮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闻,愉乃悟其为龟之报,遂取佩焉。累迁尚书左仆射,赠车骑将军。”可见,善有善报,龟能助善者一路高升。《搜神后记》卷十亦载有一则类似的故事:“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戌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见人卖一白龟子,长四五寸,洁白可爱,便买取持归,著瓮中养之。七日渐大,近欲尺许。其人怜之,持至江边,放江水中,视其去。后邾城遭石季龙攻陷,毛宝弃豫州,赴江者莫不沈溺。于时所养龟人,被铠持刀,亦同自投。既入水中,觉如堕一石上,水裁至腰。须臾,游出,中流视之,乃是先所放白龟,甲六七尺。既抵东岸,出头视此人,徐游而去。中江,犹回首视此人而没。”这个故事说明:龟能救善者性命。

  《史记•龟策列传》曰:“近江世上有人得名龟,畜置之,家因大富。与人议,欲遣去。人教杀之勿遣,遣之破人家。龟见梦曰:‘送我水中,无杀吾也。’其家终杀之。杀之后,身死,家不利。”可见,恶有恶报,龟能令恶者家破人亡。《搜神后记》卷十曰:“鄱阳县民黄赭,入山采荆杨子,遂迷不知道。数日,饥饿,忽见一大龟,赭便咒曰:‘汝是灵物,吾迷不知道,今骑汝背,示吾路。’龟即回右转,赭即从行。去十馀里,便至溪水,见贾客行船。赭即往乞食,便语船人曰:‘我向者於溪边见一龟,甚大,可共往取之。’言讫,面即生疮。既往,亦复不见龟。还家数日,病疮而死。”
  七、导气
  在古人的观念中,龟长时间不吃不喝,却能安然无恙。人们便以为龟会导气之法,于是民间出现了大量有关龟行气导引的故事。
  刘义庆《幽明录》曰:“人有山行坠涧者,无出路,饥饿仅死。见龟蛇甚多,朝暮引颈向四方。人因学之,遂不复饥。体殊轻便,能登岩岸。经数年后,竦身举臂,遂超出涧上,即得还家。颜色悦泽,颇更聪慧。洎食谷,啖滋味,百日复其本质。”可见,龟能导人行气,使人活命。《独异志》卷下曰:“张广定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子,年四岁,不能走,又不忍弃之,乃悬笼于古冢中,意谓他日得骸骨。及三年,归引取之,见其尚活。问之,女答曰:‘食尽则馁,见其旁有一物,引颈呼吸,则效之,故能活。’广定入冢视之,乃一龟也。”
  八、引路
  龟能给人指引道路,使之不致迷途。《史记•龟策列传》曰:“取龟置室西北隅悬之,以入深山大林中,不惑。”意即在家中西北角悬挂一只龟,则外出不会迷路。戴孚《广异记•刘彦回》曰:“唐刘彦回父为湖州刺史,有下寮于银坑得一龟,长一尺,持献刺史。群官毕贺,云:‘得此龟食,寿一千岁。’使君谢己非其人,故自骑马送龟,却至坑所放之。其后十余年,刺史亡。彦回为房州司士,将家属之官。属山水泛溢,平地尽没,一家惶惧,不知所适。俄有大龟来引其路,彦回与家人谋曰:‘龟乃灵物,今来相导。状若神。’三十余口随龟而行,悉是浅处,历十余里,乃至平地,得免水难。举家惊喜,亦不知其由。至此夕,彦回梦龟云:‘己昔在银坑,蒙先使君之惠,故此报恩。’”刘敬叔《异苑》卷三曰:“元嘉初,益州刺史遣三人入山伐樵,路迷。或见一龟大如车轮,四足各摄一小龟而行。又有百余黄龟从其后。三人叩头请示出路,龟乃伸头,若有意焉。因共随逐,即得出路。”
  九、预测洪水
  古人认为龟能预测洪水。《管子•水地篇》曰:“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古代文献中的一些传说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搜神记》卷二十记载了一个这样的传说:“古巢,一日江水暴涨,寻复故道。港有巨鱼,重万斤,三日乃死。合郡皆食之。一老姥独不食。忽有老叟曰:‘此吾子也,不幸罹此祸。汝独不食,吾厚报汝。若东门石龟赤,城当陷。’姥日往视。有稚子讶之,姥以实告。稚子欺之,以朱傅龟目,姥见,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龙之子。’乃引姥登山,而城陷为湖。”梁代任昉《述异记》卷上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传说:“和州历阳沦为湖。昔有书生遇一老姥,姥待之厚。生谓姥曰:‘此县门石龟眼血出,此地当陷为湖。’姥后数往视之。门吏问姥。姥具答之。吏以朱点龟眼。姥见,遂走上北山。顾城遂陷焉。今湖中有明府鱼、奴鱼、婢鱼。”从以上两则传说可以看出:龟目有血,则必有洪水,这说明了龟具有预测洪水的能力。
  十、化形作祟
  在古人的观念中,一切事物寿久则会成精。《初学记》卷二十八引《嵩山记》曰:“嵩高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龟也同样如此,寿久而能化形。下面的两则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干宝《搜神记》卷一九曰:“荣阳人张福,船行远野水边。夜有女子,容色甚美,自乘小船来投福。云:‘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曰:‘汝何往?作此轻行。无笠,雨驶,可入船就避雨。’因共相调,遂入就福船寝,以所乘小舟系福船边。三更许,雨晴月照,福视妇人,乃是一大龟,枕臂而卧。福惊起,欲执之。遽走入水。向小舟,是一枯槎段,长丈余。”刘敬叔《异苑》卷八曰:“元嘉初,建康大夏营寡妇严,有人称华督与严结好。街卒夜见一丈夫行造护军府,府在建阳门内。街卒呵问,答曰:‘我华督造府。’径沿西墙而入。街卒以其犯夜,邀击之,乃变为龟。察其所出入,甚莹滑,通府中池。池先有龟窟,岁久因能为魅,杀之乃绝。”文献中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仅此二例,足以说明龟能化形祟人。
  以上这些本领就是龟的部分神性,至于其它的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盛律平 [标签: 性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